森林防火歸應急管理部管理後,會對國有林場的撲火隊造成什麼影響?

天邊戀歌


專業的事要由專業的人來做。森林防火歸應急管理部門後,防火撲火救火就更專業了,資金、資源、設施、專業技術人員都可以綜合利用,力量、資金集中,更有利於應急救災事業發展。

新一輪黨政機構改革,將原來由林業部門承擔的森林防火職能,劃歸新成立的應急管理局,森林武警退役,由軍轉地,劃歸應急管理部門,進行力量整合。

森林防火和森林武警劃轉後,林業草原局保留的職能和森林公安,其行政執法權,集中在了《森林法》的執行,打擊犯罪,打擊非常偷採、砍伐、破壞森林資源等行政案件上,不再承擔防火救火職能。

而應急管理局下設的消防隊,將由省級直管,整合所有的防災救災力量,更有效地執行救火任務。消防隊的改革,目前還沒有定論,“總監製”技術等級劃分,消息剛出就被否決,能不能執行,還有待下一次表決。如果實行總監製,那麼消防隊還是事業單位,是應急管理的二級部門,事業單位以後還能不能參公,至今未有明確意見。改革後,消防隊的領導幹部是管理人員,士官是工勤人員,義務兵是合同工,地方專職消防隊仍然歸地方政府管理,不參和消防隊官兵一樣直管。

消防隊由武警轉地方後,改革最大的作用是能夠培養一大批專業的消防專業技術人員。以前,消防由武警擔任,由於現役規定,消防兵幾年一換,就像高層說的那樣,我們不缺勇於赴死的猛士,缺的是能夠專業判斷現場形式,做出“撤退”決定的專家。什麼樣的場景,什麼樣的聲響,什麼樣的火焰,什麼樣的空氣味道,在消防專業技術人員的判斷裡,都有著微妙的作用,都能成為他們臨場決斷的依據。勇於犧牲是我軍最優良的精神,無謂犧牲卻令人更為心痛,每個消防戰士身後,都站著偉大的父親母親、妻子、子女,他們為人子、為人夫、為人父,如果因為可以用專業技術判斷替代,卻無謂犧牲的話,怎麼能不令人心痛?


真寧腔調


“木頭工程師”認為,作為以前森林防火主力的國有林場的撲火隊會面臨著一次變革和重組。工作重心由“防救並重”轉向“以防為主”。大部分撲火隊員還是會留在林場,繼續從事護林和責任區的森林防火日常監管工作。


應急管理部的職責更多的是應急救災,而不是防患於未然、具體的日常防災工作。它的成立初衷在於整合優化應急力量和資源,推動形成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平戰結合的應急管理體制,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它的主體由專制後的公安消防、森林武警、安全生產的應急救援隊組成,可能會吸納少數綜合素質好、身體健康的撲火隊員。轉崗到應急管理部門的撲火隊員會面臨著工作

更繁雜,工作壓力更大,考慮到工作的特殊性,待遇會大幅度提高。對於繼續留在林場的撲火隊員來說,變化不大,無非多一個管事的婆婆而已。

圖片均來自網絡


木頭工程師


我們有些磚家自以為聰明,什麼都拿西方體制說事,把我國現有消防兵,改成西方所有消防員,雖然一字之差,差別大了去,消防兵是服兵役,消防員變成一種職業,當兵拿津貼,職業拿工資的,但這些所謂磚家知道嗎?一般西方消防員工資是公務員3一5倍,我們這方面能實行,還有美國軍人都是職業兵,我們是不是把軍隊也改成職業軍隊,我個人認為,國情不同,體制也不同,不要動不動搬西方體制,來複制,外國書畫家、作家是不拿資,靠自己創作,辛勤勞動養活自已,我們呢?工資照拿,業務時間再撈外塊,這個為什麼不學習西方呢?


誠實的人32342347


糾正一下題目,不是森林防火歸應急管理部,而是森林滅火歸應急管理部。換句話說,就是自然災害的應急歸應急管理部。落實到地方就是歸一個部門管理。國有林場防火是看護自己的財產,是企業的自主行為,在林場發生一般火災時,需要企業先行撲救,就是你自己家起火了你得有自救行為,不能幹等消防隊來吧,所以,該幹嘛還是幹嘛。應急管理只是管理大型自然災害,誇區域調動救災力量而已。


大舍和田玉館


基本是該幹啥還幹啥。


429方寸世界


森林警察歸屬了應急管理部,這是適應當前改革形式的一場重要改革措施吧,森林警察歸屬應急管理部後可以與原屬於公安部消防部門的消防力量形成合力消防管轄區域的空缺


軍事國學堂


專業的事情專業的人去做,這是一句流行語。國家應急管理部的組建是一個偉大的進步,讓救災預防指揮建設更統一,資源配置使用更合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