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和」嚴重的6個大學專業,畢業就失業,每年報的人還很多

近幾年來,隨著高校畢業生每年的畢業生人數逐年上升,我國大學生畢業陷入工作難、工作難的局面,市場的嚴重飽和這是大學生失業的最大原因。很多專業看起來十分火熱,每年都有大把大學生報考;但其實這些專業的市場早已經飽和了,報考人數多,但是市場需求量卻不夠,造成很多畢業的大學生找不到找工作,就連名牌大學生都不可避免。

“飽和”嚴重的6個大學專業,畢業就失業,每年報的人還很多!

材料化學

“飽和”嚴重的6個大學專業,畢業就失業,每年報的人還很多

材料化學專業這個專業聽起來是不是很奇怪呢?材料與化學,可以說是兩個世界的,並沒有什麼聯繫,怎麼它們兩個就合體了呢?根據材料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對工業生產中與化學有關的問題進行應用基礎理論和方法的研究以及實驗開發研究的一門科學。材料化學專業大多數辦公環境是惡劣,很多畢業生不堪忍受只能紛紛選擇轉行。

這個專業是個大方向,很多材料都懂,但不精,感覺什麼都能做,但實際是什麼都沒有法做,因為專業性還不夠高,對於工業這塊大家都知道現在實業不好做,專業性不高的想在這行業做下去是比較難的。

環境工程

“飽和”嚴重的6個大學專業,畢業就失業,每年報的人還很多

環境工程的尷尬之處在於本科就業面極窄,大部分學生都需要攻讀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畢業後進入高校、科研院所工作,工作大部分只能內部循環,這樣的專業一般前景不好。而且這門專業的學習範疇很廣,很難學精,再加上環境工程是一個燒錢的專業,無論是政府還是知名企業在招收環境工程畢業生的時候,不夠有原動力。

畢業就意味著失業這句話在當今的大學校園裡面十分流行,具體的原因有很多,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現在大學生數量非常多了,所以導致了就業困難。

生物工程

“飽和”嚴重的6個大學專業,畢業就失業,每年報的人還很多

生物工程起了一個不錯的名字,都說21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前景看起來非常不錯。但輿論中所提到的前景好指的是國外,國內生物工程當前還處於起步階段。在近幾年公佈的紅牌專業榜上,生物相關的專業總是榜上有名。主要是當前的市場需求還不夠多,而人才培養又嚴重供過於求。

高校的不斷擴招使得該專業的教學質量得不到保證,畢業生的能力差別也很多。而且我國生物市場不成熟,市場需求非常有限,畢業生供給過多,很多學生都面臨失業的危險!

市場營銷

“飽和”嚴重的6個大學專業,畢業就失業,每年報的人還很多

市場營銷專業可是前些年比較火的專業,畢業之後大部分去做銷售,但是銷售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的,需要的是各方面的綜合實力,以及對人情世故的處理能力,所以,一部分人在堅持了幾個月之後,也是不了了之,得不到大的提升,很難有作為。

市場營銷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就是為別人創造出高標準的生活而服務的。就是個人或者集體通過創造、提供、出售、同他人交換產品或者服務的過程而獲得自己所需的產品或者服務。其他專業的畢業生很容易能轉行做市場營銷行業,但是市場營銷的畢業生卻很難轉行到其他行業,就讀這個專業也是滿滿的心酸。

工商管理

“飽和”嚴重的6個大學專業,畢業就失業,每年報的人還很多

這也是一個聽上去高大上的專業,喜歡做管理的同學一定忍不住對這個專業下手了。所學都是各種理論知識,難於落到實處;而且學生在校學習的東西也不是很精華,一切都得靠實際鍛鍊,所以求職的時候也是一件非常尷尬的事情。

提起工商管理,不少畢業生感覺這個專業涉獵的內容又廣又雜,學習的各種理論苦於落不到實地,求職時非常尷尬。即使如此,一些立志要做管理人才的考生依然對這個專業熱情不減。一方面是報考走俏,一方面卻工作難尋。

哲學專業

“飽和”嚴重的6個大學專業,畢業就失業,每年報的人還很多

雖然哲學是一門很不錯的冷門學科,哲學專業能幫你認識自我和人生。但如果只限於興趣,建議還是隻將它當成一種學習之餘的學問。畢竟這是一個商業性的社會,哲學的就業面也相對窄一些。

曾經有人形容這個專業,雖不能雪中送炭,卻能錦上添花,實際上說的已經非常含蓄了。哲學聽上去就很高端,但是哲學專業就業特別難,因為市面上根本沒有多少崗位可供選擇,除了當老師,基本也想不到其他的出路,非得想出來一個,考公務員也是不錯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