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女孩玩真心話跳河溺亡,比拳頭更強大的是言語的摧毀力!

前幾天刷新聞,看到一條令人心痛的消息:


12歲女孩玩真心話跳河溺亡,比拳頭更強大的是言語的摧毀力!


浙江兩個12歲女生,因在打賭遊戲(真心話大冒險)中輸了,在同學們反覆的刺激、慫恿下,盡然“履行賭約”一起跳河。

然而,不幸的是僅有一個被救起,另一個永遠隨河流消逝。

對於事情的具體發生過程,來龍去脈,想必也不需過多贅述,“真心話大冒險”這類遊戲,大多數人也並不陌生。

但誰都不會想到,只是玩了場真心話大冒險活動,竟會造成這樣的結果。

女生被慫恿跳河身亡,只能說不僅與她自身心理素質較差有關,更與慫恿她的幾名學生有著脫不了的干係。

雖然涉事幾名學生都受到了經濟上的懲罰,但這心理上的懲罰卻將終其一生都難以磨滅。

很多人或許會說,那些刺激和慫恿她們的孩子“夠可惡”,簡直是“拿生命開玩笑”。

其實,很多時候,他們只是覺得“好玩兒”、“刺激”,於是,口無遮攔,惡言相加,一場“真心話大冒險”就這樣潛藏殺機。

這樣的情形,每個人或多或少可能都經歷過,這些不想回憶的經歷,它就存在於你的記憶深處,一旦從時間的箱子裡將它翻出,它的尖叫和獰笑,依然會讓你不寒而慄。


12歲女孩玩真心話跳河溺亡,比拳頭更強大的是言語的摧毀力!


也許,在校園時,你我都曾經被起過自己不想要的外號;也許因為一些無足輕重的尷尬小事,被人嘲笑;也許曾經因為某些原因被孤立……

相比於“面紅耳赤”的正面衝突,“冷暴力”更可怕。


1

每個孩子

都可能遭受過校園“冷暴力”

去年,中國青年報發佈了一項關於校園“冷暴力”的調查數據,在1999位受訪者中,86.0%受訪者認為自己身邊存在校園“冷暴力”。

其中,諷刺、辱罵和嘲笑被受訪者認為是最常見的三種校園“冷暴力”形式,其他常見形式還有

疏遠敵對、冷戰和話裡有話言有所指……

“我那時候被逼到有嚴重的抑鬱傾向,自殘、失眠、厭學、厭世,直到升到高中擺脫了之前的環境,才有所好轉。”

一位曾遭受過校園“冷暴力”的網友這樣說道。

校園冷暴力往往隱藏在同學相處的細節中,潛移默化地對人的心理造成壓力,甚至傷害,可能會讓孩子變得自卑、孤僻、抑鬱。

《優雅的謊言》中,女孩千智就深受校園“冷暴力”之害。


12歲女孩玩真心話跳河溺亡,比拳頭更強大的是言語的摧毀力!


在電影整個插敘的回憶中,我們並沒有看到千智被“欺負”的很慘烈,同學之間“玩笑”式的排擠,在我們看來也許算不上什麼,但卻足以對她的心靈帶來不可磨滅的傷害。

而在千智被孤立而鬱鬱寡歡的時候,同學花蓮假裝和她親密,卻又在背後散播她的惡性謠言:

謊稱千智小學時就被同學孤立;將千智因意外去世的爸爸說成是自殺。

千智深受謠言之苦。而謠言,又帶來同學的嘲弄和更嚴重的孤立。

這些痛苦,都被懂事的她隱藏在了微笑背後。忙於生計的媽媽絲毫沒有發現,她在學校遭受了欺凌。

她也曾去圖書館查閱和抑鬱相關的書籍,也曾試著向陌生人傾訴心中煩惱,也曾用織圍巾的方式來緩解內心苦悶。

然而,什麼也沒能改變。

同學的傷害,家人的忽視,內心抑鬱至極的她,最終不堪重負,用那條圍巾,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我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大家不分青紅皂白的就把一個並沒有犯多大錯誤的同學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用娛樂的心態去扭曲別人的人生。


12歲女孩玩真心話跳河溺亡,比拳頭更強大的是言語的摧毀力!


或許有人會說,哪有你說的那麼嚴重?是啊,就是說著玩玩,一個人哪有那麼大的能耐,

只是當一個人面對的是一個群體時,眾口鑠金,可以聲張正義,也可以推波助瀾。

2

沒有旁觀者,都是施暴者

近日,網傳東莞發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校園冷暴力事件。

一名16歲的女生曹樂樂在學校被懷疑偷竊,不堪謠言的壓力,最終選擇投河自盡。


12歲女孩玩真心話跳河溺亡,比拳頭更強大的是言語的摧毀力!


班裡有東西遺失,曹樂樂被汙衊為小偷,而且不止一次。最後,這場集體性的欺壓以她的輕生而告終,作為最後也是最微薄的反抗。

8月23日,樂樂的屍體從冰冷的水中被打撈起,被證實是溺水身亡。

在她生前最後幾分鐘與好友的訣別微信中這樣說道:“我死了,也是七班逼的......”

面對的同學的暴力欺凌,選擇自殺死亡來報復,加害者輕易的忘記一切重新生活,而受害者只有選擇死亡的方式得以解脫和報復。

校園暴力欺凌真的可以害死人,受暴者從身體到心理都會得到嚴重的摧殘,尤其是心理上的傷害,更是有可能會影響一生,也許一個人的命運會因為校園欺凌而改變。

想到了東野圭吾的《惡意》:

施暴者輕易的忘記一切重新開始新的生活,而受暴者產生心靈的扭曲活在噩夢中。

更寒心的是面對施暴者,受暴者選擇了沉默,而周圍的人也選擇了冷眼旁觀。

@深海魚

“我們小學有個女生有心臟病,每次發病她就會躺地上口吐白沫。我們都覺得很噁心,所以大家,包括我自己都遠離她,她也一直沒有朋友。”

@小王子

“上初中的時候我們整過一個男生,他智力沒問題,但給人感覺傻傻憨憨的,我們每次看到他上廁所,就會喊上幾乎整個年級的男生,一起衝到廁所裡哄他,有的時候搞得他滿手都是尿,這樣持續了3年。我當時不是弄他的人,但是圍觀起鬨的人之一,沒有想過阻止。其實主要是因為看他好像也不生氣,感覺他喜歡被人整。其實我們就是覺得好玩,沒有惡意,現在想想可能是挺過分的。”

@AGA

“我上初中的時候班上有個男生,老是給人感覺鼻涕口水擦不乾淨。其實他人不壞,就是覺得他髒,所以全班女生都不願意和他坐同桌。有一次安排坐我旁邊,我還很不高興地寫了一篇日記給班主任,讓她把他調走。後來老師只能讓他一個人坐。當年我們這麼做,是不是很讓他受傷?”

就如《legal high》中所說的:“欺凌的本質是氣氛。”


12歲女孩玩真心話跳河溺亡,比拳頭更強大的是言語的摧毀力!


一群人刻意的眼光,壓低的聲音,有意的埋怨,或許僅僅是覺得好玩的討論,便足以將一個同齡人推入深淵。

3

如何處理校園冷暴力?

遭受校園冷暴力的受害者家長,往往對事情的發生瞭解的比較晚,或者自始至終毫不知情。

那是因為孩子難以跟父母進行良好的溝通,又或者怕生出更大的事端。

他們在人際交往中總是能夠較為明顯的表現出自卑又膽小。

那麼,在孩子難以表達清楚的前提下,作為父母到底該怎麼才能準確得知孩子是否在學校裡被欺負呢?

一般來說,任何事情的發生必有端倪。身為父母,只要細心一些,其實是可以通過孩子的行為來進行判斷的,以此提高警惕。

孩子的行為會因為校園冷暴力而發生改變:

不願意去上學,或者參與學校活動;從來不談論自己的朋友;物品經常性丟失又找不出理由;衣服經常破損;看起來常常害怕又焦慮;情緒越來越不穩定,常常哭泣;學業成績明顯下降;體質下降,晚上睡不好;對自己的看法越來越負面;……

除非是在事情嚴重到無法收場的情況下,孩子一般面對父母都會閉口不言。


12歲女孩玩真心話跳河溺亡,比拳頭更強大的是言語的摧毀力!


比不諳世事的孩子帶著惡魔的面具更加難以原諒的,是家長和學校對校園冷暴力如此輕蔑的態度。


多數人沒意識到,孩子的力量能造成多大的傷害。多數人沒意識到,校園冷暴力遠比你以為的廣泛和頻繁。


對此給家長的意見是:


第一,家長要關注到孩子受到的傷害,包括生理和心理傷害。

平日裡多關心孩子的成長和生活,對於他的校園生活有一定程度的參與和了解,這樣當孩子出現反常時可以第一時間及時發現。

發現孩子正在遭受冷暴力,要在第一時間關注到他所受到的心理傷害,及時干預,幫孩子把心理傷害疏導出來。


第二,瞭解事件的真相是什麼。

讓他把遭受的事情回顧一遍,告訴爸爸媽媽。爸爸媽媽會站在他這邊,支持他幫助他,一起把事情解決。


第三,雙方家長和校方一起幫助涉事方的孩子認識事情的後果,幫助孩子做出調整。

施暴方的孩子要增強對群體規則與秩序建構的理解,把這當作一次生命教育和尊嚴教育的好機會,併為自己的錯誤承擔該承擔的責任。

做為父母,為了防止這樣的傷害發生,應防患於未然,教孩子學會識別、應對校園冷暴力 。

遇到欺負並不是躲開就能解決問題,在遇到傷害的時候知道怎麼“反抗”是我們自己都需要學習的一課。


很多時候我們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卻忘記教會孩子們如何去爭取自己的權益。

也許正如那個觀點說的,退讓到最後就只會成為一個退讓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