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美麗中國|四川「金溫江」再譜鄉村振興之歌

共建美麗中國|四川“金溫江”再譜鄉村振興之歌

溫江區壽安鎮岷江村九坊宿墅。

共建美麗中國|四川“金溫江”再譜鄉村振興之歌

惠美花境裡的童話世界。

共建美麗中國|四川“金溫江”再譜鄉村振興之歌

溫江北林綠道魯家灘溼地公園。

整潔的草坪與茂密的樹林相映襯,三色堇、吉祥草等精心搭配成一處處鮮花造景……在溫江區和盛鎮友慶社區,佔地面積約250畝的惠美花境美如畫卷,已成為成都市民夏日避暑“打卡”的好去處。

今年以來,成都市委提出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和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總體要求,四川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明確了“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戰略部署,都對溫江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與成都其他中心城區共擔“主幹”發展重任,這是溫江在新時期的發展命題,更是新徵程上的責任擔當。而17萬畝花木的現代農業根基、山水田林交錯的良好生態本底、國家、省、市農村改革試點的創新探索優勢,讓鄉村振興成為這一擔當中至關重要的一環。

把握重點,明確路徑。溫江深入落實“中優、西控”策略,確立了“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宜業宜居宜遊的新中心城區”的總體目標,劃定了“南城北林”公園城市格局,並進一步明確“北林”為鄉村振興的“主戰場”。

惠美花境等一批現代化農業融合發展項目,正是溫江在主戰場上積極實施鄉村振興“十大行動”,努力探索城鄉融合、振興發展的縮影。

規劃

扎牢鄉村發展根基

8月26日上午,成都市民蔡女士和家人走進溫江北林綠道魯家灘溼地公園,立刻被濃密綠蔭和婆娑樹影吸引住了,“這麼漂亮的地方,值得我從市區自駕過來。”

溫江綠道,對喜愛慢行休閒的成都人來說並不陌生。自2010年起,溫江就陸續建成了多個田園綠道組團,成為成都人週末休閒度假的心儀去處。

新一輪的成都城市規劃當中,溫江被納為新中心城區。新機遇下,以綠道為核心的慢行交通體系也隨之更新。以成都天府綠道建設要求為指引,依託現有的160公里綠道基礎,溫江規劃了全長698公里的市級綠道、南城慢行系統、北林田園綠道“三網融合”綠道體系。

其中總長350公里、貫穿溫江鄉村區域的北林綠道,更被溫江視為“助推城鄉融合發展的綠色經濟帶”——早在規劃之初,溫江就堅持把綠道建設作為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按照“以道為導、串珠成鏈”思路,推動城鄉要素沿綠道一體流動、產業沿綠道一體化佈局、人口沿綠道一體化集聚。

在規劃層面,溫江圍繞“鄉村振興”展開的思考不止於綠道。在“南城北林”公園城市格局中,4個特色鎮、100個新型社區和林盤聚落,為溫江人未來勾勒出“休閒於綠地,休憩於公園,進可享城市繁華,退可擁田園靜謐”,也為整個北林區域明確了未來的發展願景。

今年初,按照成都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部署,結合區域實際,溫江還制定出臺了“1+10”鄉村振興工作方案。以《成都市溫江區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十大行動”工作方案》為框架引領,“十大行動”工作子方案為具體措施,確定了今後工作五年的總體目標、階段任務、工作重點和責任分工。

不僅如此,溫江還啟動編制《溫江區鄉村振興2022發展規劃》《溫江區鄉村振興戰略空間發展規劃》,同時全區整合各方資金6.5億元,用於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融合

激發鄉村內生動力

2016年12月21日,貨值4.3萬美元的近2萬株榕樹搭乘中歐班列(成都)發往荷蘭,開啟了溫江花木通過鐵路運輸出口歐洲的大幕,歐洲花木市場的大門由此開啟。據統計,溫江花木出口額累計481萬美元,其中通過中歐班列(成都)實現出口295萬美元。

“花木走海運到歐洲要38天,植物普遍落葉,要在當地大棚培育半年後才能進入市場;走恆溫箱的中歐班列只需要13天,抵達後稍加整理就能銷售。”成都三聯花木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段濤解釋:時間與成本的節約,幫溫江花木贏得了海外市場。

把握中歐班列(成都)帶給這一傳統農業產業的發展機遇,溫江投資近3億元建設成都花木(農產品)進出口園區,打造集研發生產、農業交易、進出口服務、物流、展銷、電商、綠色觀光為一體的生態產業綜合體,預計2018年第一期項目工程建成投入使用,2019年全部建成。

在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中,產業興旺居第一位。而農業產業之興,不僅要捕捉機遇,更要激發鄉村發展內生動力。為此,溫江圍繞“融合”狠下工夫,著力推進農創融合、農旅融合、農養融合,打造農業產業發展新動能。

成都統籌佈局在溫江的成都都市現代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園,成為“農創”融合的重要抓手。該園區將按照“一核三區”空間佈局,推進“產業集群+平臺搭建”兩類項目。目前,溫江區原鄉和林現代農業精品園區創新中心一期完成建設並投入運營,“川農牛e購”等20餘個創新創業項目入駐。組建成都都市現代農業產業技術研究院,建立農業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吸納企業14家。

農旅融合方面,堅持全域景觀化景區化思路,實施北林綠道產業植入,持續提升壽安植物編藝公園、和盛紫薇雙創園等項目;農養融合方面,動物王國、大嘉匯生態養生園正進行景觀和配套施工,九坊宿墅、半畝方塘等民宿項目有序推進。

創新

助推鄉村振興致富

8月29日上午10時,溫江區壽安鎮岷江村“鄉村振興資源庫”啟動暨九坊宿墅“業態共享”簽約儀式在九坊宿墅舉行。

現場簽約共享的業態包括“共享廚房”和“共享菜地”:“共享廚房”通過九坊宿墅推薦客人到農戶自家廚房進行鄉村烹飪體驗,“共享菜地”則能滿足九坊宿墅遊客採摘活動需求。“這一探索能增加農戶收入,實現遊客、農戶、村委會、九坊宿墅多方共贏。”岷江村黨總支書記陶勳花說。

事實上,九坊宿墅項目本身就是壽安鎮試點推進農村承包土地三權分置、創新探索“風險共擔、利益共沾”利益聯結機制的成果。在明確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的基礎上,岷江村成立了岷江鄉村旅遊公司,在村民以閒置資金或資源入股後,又聯合社會資本共同組建了“九坊宿墅”運營公司,開展項目建設運營,從而撬動了存量資源,實現了區域價值的快速提升和村民、村集體的增收致富。

更多創新探索還在繼續。在原有城鄉統籌成果的基礎上,溫江進一步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同時積極創新集體經濟運行機制、創新金融支持服務機制,推動農業資源轉化。健全完善“農貸通”金融綜合服務平臺和農村產權交易服務平臺,實現農村產權與市場有效對接,促進金融資本投入農業農村,目前“農貸通”平臺累計實現貸款117筆2.56億元。

成效已經顯現:上半年,全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14264元,同比增長8.5%;第一產業增加值預計8.27億元,同比增長3.2%。

未來更加令人期待。據悉,溫江將堅持城鄉融合發展理念,繼續推進鄉村振興“十大行動”,著力打造幸福美麗新村升級版。這片曾激發詞作家陳曉光創作靈感,促使他寫下《在希望的田野上》的土地,將萌發更多美好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