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不住時間,不如將一座城市的理想裝進一間書店

留不住时间,不如将一座城市的理想装进一间书店

留不住时间,不如将一座城市的理想装进一间书店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若澤·薩拉馬戈曾說過:“一座文化書店,就是一件藝術品。” 一個好的書店,不僅是城市人文精神的載體,更是城市文化生態的一個有機構成部分,根植於厚重的城市文化土壤,不斷演變、發展,留存在人們的生活之中。

t+在探尋旅行與生活方式之外,也在探索城市裡的文化載體,書店作為最有生命力的地方,也在醞釀所在城市的鮮活一面。

書店裡翻開的美好世界

走進全世界的書店,觸摸城市的呼吸

留不住时间,不如将一座城市的理想装进一间书店

|葡萄牙,波爾圖,萊羅書店

萊羅書店由美國人喬治·惠特曼於1951年創辦,書店的聲名鵲起得益於替喬伊斯出版了曾被美英列為禁書的鉅著《尤利西斯》。17世紀的時候這座書店所屬的建築曾經是一所修道院,如今已成為巴黎左岸的地標,也是打卡必去之處。

留不住时间,不如将一座城市的理想装进一间书店

|法國,巴黎,莎士比亞書店

莎士比亞書店坐落在巴黎塞納河左岸,開業於1951年,海明威、費茲傑拉德等都曾是這裡的座上客。她被譽為世界文學青年的庇護所和烏托邦,因為這裡最特別的地方,就是專門為揹包旅行的年輕人們提供免費住宿,聽了是不是很想來呢?

留不住时间,不如将一座城市的理想装进一间书店

|希臘,聖托里尼,亞特蘭蒂斯書店

亞特蘭蒂斯書店位於聖托里尼島,這個小小的文學棲息地嵌入在一座傳統的粉刷白建築下方,從這裡可以俯瞰遠方的噴火山口。書店自2004年開業以來,已成為標誌性景點,這裡,或許是你最期望的理想之地。

留不住时间,不如将一座城市的理想装进一间书店

|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雅典人書店

雅典人書店是阿根廷的標誌性建築,始建於1919年,當時的名字是Teatro Grand Splendid大劇院。穹頂壁畫、希臘女像柱、腥紅色的舞臺幕布,書店依然保留著當初的雄偉壯觀,書籍與愛書客們,每日都在這裡循環上演著新的劇目。

留不住时间,不如将一座城市的理想装进一间书店

|巴西,里約熱內盧,Saraiva書店

Saraiva書店由Arthur Casas工作室打造,是一座色彩繽紛的書店。書店四層高,其中第一層就相當於兩層的高度,書架統一運用溫暖的胡桃木,與色彩繽紛的書本脊背組成一道彩虹橋般的閱覽空間

留不住时间,不如将一座城市的理想装进一间书店

|葡萄牙,里斯本,Ler Devagar

Ler Devagar書店位於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近郊的新型工業區LX Factory。這片在19世紀紡織廠廢墟上“重生”的園區如我們熟悉的北京798一樣,已成為集合了前衛藝廊、設計傢俱店、有機超市、工作坊和餐廳等等的創意之所,也理所當然成為遊玩里斯本必去之地。

世界上大大小小的書店,有修築在城市最好的地標空間裡的、有隱藏在小街古巷裡的,而我們總是在思索說:到底什麼樣的書店設計,最能代表這座城市的靈魂?

將一座城市的理想裝進一間書店

興隆湖書店建築創意設計競賽

2018年2月,“公園城市”的概念第一次被提出,就是在成都天府新區興隆湖畔。作為其生態名片與概念的始發地,興隆湖開始成為大眾矚目的焦點。美景、美食皆具,如果在這片風景裡可以再多一所可以看書的書店,你希望它是什麼樣子?

留不住时间,不如将一座城市的理想装进一间书店

上週去到興隆湖書店建築創意設計競賽現場,才慢慢發現答案,最終明白什麼樣的書店最符合成都這座城市的溫度。

就如現場評委所言:書店首先是一個建築空間,參與設計一個書店或圖書館,或是每位建築師或設計師的理想。但當書店愈發變成一個複合體,我們亦應該以多元的眼光和視角來看待。現場,像“魔方”、“舟”一樣的書店設計方案,都充滿著想象力。

留不住时间,不如将一座城市的理想装进一间书店留不住时间,不如将一座城市的理想装进一间书店
留不住时间,不如将一座城市的理想装进一间书店

直到現場一位評委老師為一個方案打出滿分時,我才看到本次大賽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套設計方案。

留不住时间,不如将一座城市的理想装进一间书店

這個獲得第一名的方案以“一本從天上掉落的書”為故事起點,構築出建築與興隆湖的關係。建築的屋頂劃出的弧線與湖面相呼應,屋頂抬高的一頭又頗具書店崇高的精神象徵意義。建築的美猶如波浪湧動,線條簡約的外觀,毫無違和融入環境與自然的理念,更有就地取材信手拈來的材料之美。

留不住时间,不如将一座城市的理想装进一间书店

|興隆湖書店建築創意設計競賽第一名、慕達建築 MUDA-Architects 參賽方案效果圖。

另一個惜敗的選手方案,或許更具有想象力:將整個書店建築設計為宛如“陀螺”的形狀,以將“書”與“店”分開,供喧囂都市一處真正安靜的讀寫之所。

留不住时间,不如将一座城市的理想装进一间书店

| 惜敗的興隆湖書店建築創意設計競賽第二名王沃、趙俊超、李晴參賽方案效果圖。

這兩個方案,依然深深留在我的腦海之中。一座書店,不僅是揉合了生態價值、生活方式與精神旗幟三重屬性的城市公共空間,還是一張“城市名片”,向別人展示這座城市的風貌。

就如世界上那些長存的百年書店,隨著時間的流逝,它們依然在現代氣息濃郁的時代裡,賦予所在城市更多的精神風貌。希望這些書店設計方案,能讓成都這座城市呈現形態的更多可能。留不住時間,至少可以將一座城市的理想裝進一間書店。

#今日互動話題

“在你心目中,最美的書店有哪些?”

留言區和t+分享下吧

留不住时间,不如将一座城市的理想装进一间书店

“其實,我是一個詩人”

圖片來自一築一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