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拍增多將力促房價下跌

土地流拍增多將力促房價下跌

近期,全國各地土地流拍事件頻現,土地市場降溫加劇。截至2018年8月末,全國已發生土地流拍807宗,累計流拍建築面積達7954萬平方米,是去年同期數額的7.3倍。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線城市,即使成交的土地,也是底價或逼近底價,成交價格普遍低於兩年前。

土地流拍增多將力促房價下跌

圖片源自網絡

土地流拍事件頻現,原因不外有三:

一是房地產開發商不看好後市,對於拿地持謹慎態度。今年以來,“房住不炒”已成鐵律,各地持續收緊調控,市場供求已現逆轉,對於房地產後市,開發商普遍持謹慎態度。加之,很多開發商在前幾年的土地儲備還沒有完成開發。

二是隨著調控進入深水區,房地產開發商的手裡現金吃緊,很多公司正在進行大規模裁員,他們已無餘力拿地。近日,包括泰禾集團、綠地、華夏幸福、長江實業上海公司等接連被曝出部分地區的“瘦身”計劃。而這場“名義上不會大張旗鼓,實際上數量可觀”的人才調整正在逐漸蔓延且持續深入。

三是土地價格居高不下,導致房地產開發商難以承受。2017年房企集中搶佔土地資源,在一定程度推高了土地價格,目前仍居高不下。部分城市的地塊掛牌價格相比地塊周邊房價偏高,導致起拍價格上不佔優勢,房企盈利空間有限。

土地流拍增多將力促房價下跌

圖片源自網絡

土地流拍,所產生的直接後果有二:

一是城市發展受阻,政府推出地塊拍賣,是基於城市產業規劃或城區功能優化,一旦土地流拍,這些規劃與優化的實施將變得遙遙無期;

二是嚴重浪費資源,從地塊推出,到房地產開發商參與競拍,至少需要數月時間,其中牽扯到政府部門、機構、企業、個人等,一旦流拍,將浪費很多人力物力。

土地流拍增多將力促房價下跌

圖片源自網絡

除了上述直接後果,土地流拍還將力促房價下跌。

首先,受既定規劃影響,土地流拍之後,政府還會將土地重新掛牌,在房地產庫存居高不下的市場環境下,重新推出地塊時,降低起拍價是必然。土地價格降低,則房地產開發商的成本將隨之降低,房價下跌將是必然。

其次,在資訊高度透明的當下,土地流拍率攀升的信息會很快被公眾知悉,這將在很大程度上加大公眾看空房價的預期,將令房地產市場觀望情緒蔓延。在庫存畸高、需求銳減的市場態勢下,房地產開發商唯有降價自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