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一周在深圳結交兩大「強援」,能否助「三次創業」旗開得勝?

十幾年前,外媒報道深圳時的標籤是“世界工廠”,配圖也肯定是流水線上裝配國外知名品牌手機的女工。

長安一週在深圳結交兩大“強援”,能否助“三次創業”旗開得勝?

這幾年,深圳煥然一新,贏得的讚譽則是“硬件天堂”“創客之都”“創新之城”,甚至還擁有“硅谷”一般的稱呼——“深谷”。

別說這十幾年,深圳的整個成長史就猶如一個精彩紛呈的故事。

長安一週在深圳結交兩大“強援”,能否助“三次創業”旗開得勝?

從1980年開始,38年時光飛逝,深圳故事越講越生動,從當年的小漁村成為了比肩北上廣的“一線城市”,深圳已然是快速崛起的典範。

而本週,長安汽車選擇在這座城市起勢,接連兩天借來“強援”——華為和比亞迪。處於低谷的長安,能否讓其“第三次創業”旗開得勝呢?

長安一週在深圳結交兩大“強援”,能否助“三次創業”旗開得勝?

1.第一名強援——華為,它能為長安提供什麼?

今年四月份,長安汽車召開一場堪稱轟動的戰略發佈會,正式對外宣佈長安汽車“第三次創新創業計劃”。

在這個計劃中,未來的長安汽車將從傳統汽車製造企業轉型為面向用戶提供智能出行產品和服務的科技公司。

我們可以重點看看這句話的後半段,長安的目標是“智能出行產品和服務的科技公司”,而華為正是中國科技領域中的翹楚,並且有著多年累積的經驗和信息技術。

此次簽約合作,長安恰好跟華為“取取經”。

長安一週在深圳結交兩大“強援”,能否助“三次創業”旗開得勝?

長安將與華為建立聯合創新中心,華為提供前沿的信息通信技術及新能源先進控制技術;反觀長安,未來將提供先進技術應用的場景及載體,以智能駕駛、智能網聯、智能交互三大領域技術為支撐,協同打造一個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共享化的創新研發平臺。

通過聯合創新中心的建立,雙方將在車載移動通信系統、多終端互聯互通、車載操作系統開發、車機芯片開發等領域攜手合作。

長安一週在深圳結交兩大“強援”,能否助“三次創業”旗開得勝?

2.第二名強援——比亞迪,未來長安新能源戰略的拼圖

7月5日,長安汽車與比亞迪在深圳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而這個協議的一個重點項目,就是這兩家企業將聯合設立以新能源動力電池生產、銷售為主營業務的合資公司。

功夫AUTO認為,這兩家企業攜手設立電池合資公司,不乏寧德時代在背後的“推波助瀾”。

2016年,比亞迪以7.1GWh的銷量穩居國內動力電池榜首,在全球僅次於日本松下,高於寧德時代的6.8GWh。而到了2017年,寧德時代以12.0GWh的動力電池銷量成為全球第一,反超比亞迪的7.2GWh。

長安一週在深圳結交兩大“強援”,能否助“三次創業”旗開得勝?

面對寧德時代的窮追猛打,比亞迪除了自身投建工廠,還在與其他企業尋求合作。而長安恰好面臨轉型,也在尋求契機,兩者一拍即合,就這樣結緣深圳。

通過這次與比亞迪戰略合作,長安無疑將進一步加快搶佔新能源汽車的快車道。

長安一週在深圳結交兩大“強援”,能否助“三次創業”旗開得勝?

長安汽車掌門朱華榮認為,“目前自主品牌相對國際巨頭而言顯得多而散、大而弱,志同道合的企業走在一起,將會從低級的競爭關係演變為高級的競合關係,以及提高效率和競爭力。”

除此之外,雙方將聯合各自在智能互聯網、共享出行、海外市場等領域的優勢資源,圍繞汽車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出行等領域展開全方位深度合作,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長安一週在深圳結交兩大“強援”,能否助“三次創業”旗開得勝?

自兩年前銷量登頂後,長安近兩年以來銷量飄忽不定,甚至跌出了排行榜的前十名,的確需要一場“大變革”以尋求銷量的提升。

而這一場大變革,對長安來講更是一場豪賭,賭輸了後果不堪設想。此次長安戰略聯手華為、比亞迪兩大“外援”,能否借“鵬城”快速崛起之勢一飛沖天呢?且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