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代用11年時間敗光100億家產,只因嚮往普通生活

海鑫鋼鐵曾經是國內最大的鋼鐵製造廠,在2003年曾經擠進世界外貿公司500強。可是這個鋼鐵巨頭從2003年李兆會會長輩們推上董事長的位置接替父親的事業後就開始一路下坡。

說到李兆會,他給大眾的現象一直是一個質樸的孩子,除了數次被媒體採訪其他時間幾乎很少出現在公眾面前。

富二代用11年時間敗光100億家產,只因嚮往普通生活

在他22歲那年,得到爺爺協助的他順利掌握了海鑫鋼鐵實權,從此他的人生就如電視劇般的跌宕起伏了。

李兆會接手海鑫鋼鐵後做的第一件事不是繼承父親衣缽大力發展實業,而是投資了民生銀行的股票。也正因為投資民生銀行的股票讓海鑫鋼鐵有實力擠進世界500強,但從此李兆會的巔峰就結束了。

富二代用11年時間敗光100億家產,只因嚮往普通生活

嚐到投資虛擬經濟甜頭的他開始滿腦子想著由實轉虛,在他的認知裡,虛擬經濟不需要和費盡心思和政商交流也不需要去工地辛苦視察,只要在繁華都市裡將錢投出去就能輕鬆獲得超過鋼鐵廠利潤。

在2000年左右,做實業還是做虛擬困擾了所有企業家,而李兆會則毫不猶豫的選擇了虛擬經濟,他看到了新的投資機遇,於是埋頭研究投資學問,也忘記了他的根基是父親的鋼鐵產業。最後由於鋼鐵廠長期缺少管理者導致一直持續虧損,終於在2014年鋼鐵廠因為資金鍊斷裂宣告破產。

富二代用11年時間敗光100億家產,只因嚮往普通生活

這位質樸的山西首富花了11年時間把父親的100億家產敗光了。

他曾在媒體面前直言:“財富對我來說是一種壓力,我更向往普通人的生活”。可是這個山西首富在敗光父親的產業後並沒有迎來嚮往的普通生活,而是因為公司破產問題還欠了2億債務,無法還款的他註定要成為“老賴”。

虛擬產業一直都是高投入、高風險、高收入的產業,雖然實體經濟的回報不如投資來得快,可實體經濟才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對企業而言才是長久生存的唯一道路。中國經濟早就出現了脫實向虛的危險傾向,今年有關部門大力“去槓桿”也是為了把經濟拉回正軌,讓實體經濟有更好的發展空間。

不是不能做投資,而是要謹慎考慮,如何安全合理的投資才是投資人首要考慮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