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数据:95后偏爱互联网,今日头条与腾讯阿里位列前三

· IT互联网最受95后偏爱,985、211高校人才扎堆

· 互联网大厂热度高,今日头条赶超百度与AT位列前三

· 近四成毕业生未从事本专业工作

· 95后关注自我成长:会因喜欢的产品而选择offer

· 选城市:人才政策难收买,关键还得薪资高

随着毕业季的到来,一大批“95后”陆续进入职场。作为职场新秀,他们更关注哪些问题?他们想pick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公司?

在保障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的前提下,大街网梳理了截止到2018年8月大街app上已有的95后用户行为轨迹的数据积累,在选取的3350份用户样本中,进行了一次调研——探寻你的求职基因——大街网95后求职意愿调研》(以下简称《报告》)。我们发现,作为伴随互联网发展而成长的一代人,他们的选择的确 “大有说道”!

· IT互联网最受95后偏爱,985、211高校人才扎堆

大街数据:95后偏爱互联网,今日头条与腾讯阿里位列前三

2018年应届毕业生实际签约和期望就业的行业

报告显示:对95后最有吸引力的行业是IT/互联网/通信,这不仅是他们心中最期望进入的行业,也实际签约人数最多的行业。同样较受欢迎的行业还有金融类、广告传媒、教育文化,不过像金融类和教育文化等专业度要求高的行业,其实际签约人数少于期望就业人数,呈现供过于求的竞争局面。

供需相对平衡的是传统行业,如消费品、商业服务、房地产,这些行业的期望进入和实际签约数基本吻合。

值得注意的是,IT/互联网/通信行业的实际签约远大于期望就业。一方面,IT/互联网/通信行业处于上升期,对年轻劳动力有很强的吸纳能力,另一方面,除了研发技术岗位,互联网的产品和运营岗并没有完全匹配的大学专业,包容不同专业背景的毕业生加入,可能也是导致最终签约人数多的原因之一。

大街数据:95后偏爱互联网,今日头条与腾讯阿里位列前三

不同行业对95后的简历录用情况

大量年轻人才的涌入,是一个行业生产效率和创新活力的重要保障。而名校学生能力强视野开阔,就业选择范围广,他们的择业选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大街网数据表明,985院校占比最高的行业是IT互联网。在其录用的95后人群中,超过一半来自985院校,211院校率更是高达80%,居于各行各业人才密度的首位。

让人意外的是,历来都是就业大热门的金融行业,985院校率刚刚超过30%,准入门槛比起互联网逊色不少,对95后精英人才的吸引力稍显不足。

· 互联网大厂热度高 今日头条赶超百度与AT位列前三

大街数据:95后偏爱互联网,今日头条与腾讯阿里位列前三

2018年8月大街app中互联网企业搜索次度 (单位:千次)

从95后学生用户在大街app的搜索热度可以看出,互联网大厂受到更多关注。而其中腾讯和阿里位居榜首,同为“BAT”的百度却位居第四。近几年,百度一直处于流入量最高却人才净流出的尴尬状态。2017年百度共流入6483人,离开5909人,平均每招入100名新员工,就有91人离职,流动率之高令人咂舌。

大街数据:95后偏爱互联网,今日头条与腾讯阿里位列前三

2018年8月大街app中头条职位JD点击量超过百度 (单位:千次)

值得一提的是,替代百度第三名位置的是今日头条。自2017年起,今日头条发展势头强劲,带领着抖音、火山小视频、西瓜视频等平台,强势收割线上流量,不久前抖音的国内日活更是达到1.5亿。

往年由BATS社会化媒体巨头(即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新浪微博)引领的格局,如今已被以智能算法见长的今日头条(即字节跳动/ByteDance)所打破。可以说头条能在95后心中的地位一路走高已在预料之中。

据媒体报道,今日头条2018年校招技术offer32万起,最高可以拿到100个月年终奖,在薪资方面可以说是行业内最有竞争力的企业。在2019年校园招聘,今日头条索性一次性放出5000+offer,数量是其他大厂的2~3倍规模如此之大的人才需求量可能会让头条的搜索热度继续飙高。

而同为“TMD”的滴滴,则掉出前六,仅仅排名第八。2016年校招季的滴滴是风光的,大预算的宣推和高曝光度让滴滴在高校招聘会上风头一时无两。但在2018年,尽管滴滴目前凭借着发展稳定系数高、应聘难度及竞争压力略低的优势仍在大量校招,

滴滴在一众年轻群体尤其是95后学生心中,已经不再是投递简历的必选项。

大街数据:95后偏爱互联网,今日头条与腾讯阿里位列前三

互联网行业不同岗位的招聘需求分布

互联网行业人才具体在做什么呢?在互联网企业的招聘岗位中,技术类岗的招聘需求量是最大的,为22.52%,占到所有岗位的四分之一。其次是市场销售类,占到了20.47%。而从薪资水平来看,技术类岗位无论从薪资还是涨幅,都高于其他岗位。

这种情况下,随着越来越多优秀人才涌入技术岗,部分热门技术方向的人才供需关系难免失衡。根据2019校招多家互联网大企业的最新数据,今年算法方向已经严重供大于求,投递量和需求量的比例高达10:1,竞争十分激烈,而前几年热门的客户端方向,投递却很冷清。今日头条的HR为了吸引客户端人才,在今年九月初公布校招政策,安卓、iOS研发方向入职满一年即可获得相当于3个月工资的签约金,人才紧缺程度可见一斑。

大街数据:95后偏爱互联网,今日头条与腾讯阿里位列前三

2018年互联网行业主要岗位平均招聘薪资(单位:千元)

高新技术类岗位不仅人才需求量巨大,在薪资上也展现出碾压性优势。《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技术研发、产品岗位人才的平均薪资分别达到1.45和1.37万元,平均薪资增幅均超过5%。从互联网到传统制造业,各行业中技术、产品人才的薪资优势愈发明显,这一点在技术密集型行业上表现尤为集中。

· 近四成毕业生未从事本专业工作

在对已就业的2018年应届毕业生的调研中发现,有38.76%的已签约毕业生表示签约岗位与所学专业并不相符,近四成人的工作与专业不对口。

大街数据:95后偏爱互联网,今日头条与腾讯阿里位列前三

2017年毕业生实际签约专业对口情况

同时,调研数据发现专业对口率呈下降趋势,同比去年小幅下降了3.6%,反映出年轻学生群体就业时更少受到专业的限制。

这个现象的出现,一方面反映出目前高校的专业设置和市场用人需求之间,依旧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结构性矛盾;另一方面,受到“移动互联网”、“共享经济”、“粉丝经济”等商业模式和新兴产业的影响,跨领域、多元化人才需求持续上升,给予了大学生更多的就业机会。

· 95后关注自我成长:会因喜欢的产品而选择offer

大街数据:95后偏爱互联网,今日头条与腾讯阿里位列前三

求职过程中95后最看重的因素

95后最关心自我成长,62%选择了“学习前沿知识和技能”。当然,薪资和办公环境也是他们求职时着重考虑的要素,追求体面是永远不过时的需求。

不过,大多数95后并不过于追求“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只有37%的学生选择了这个选项,这个数字也是大街历年大学生就业调研以来的数据最低。这意味着,比起一份稳定可预期的工作,95后更容易被蕴含多种可能性的工作吸引,这对部分主打“清晰职业发展路径”的传统专业机构来说是个坏消息。

95后们关注自我成长,相信个人奋斗,偏好灵活的晋升管理机制,如何对95后展示职业的丰富多样性,可能会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招聘命题。

大街数据:95后偏爱互联网,今日头条与腾讯阿里位列前三

求职产品影响力对择业时公司偏好影响

为自己喜欢的产品而定下offer,在95后群体中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调研数据显示,66.69%的学生表示,产品的影响力肯定会影响择业时的公司偏好,31.84%的学生倾向于把产品影响力当做选择时的一种参考,只有不到2%的极少数同学表示根本不会受产品的影响。总体来说,大多数95后在择业时会受到公司产品形象的影响。

95后注重个性化的自我表达,愿意为兴趣买单,当95后使用互联网产品时,“爱尝鲜”、“追潮流”是他们的用户标签,当95后求职互联网公司时, 他们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别人听到会“WOW”的公司。

哔哩哔哩和知乎,曾因其独特的产品调性拉了很多年轻群体的好感。到2018年,短视频强势崛起,年轻人逐渐走入抖音的时代。与此同时,抖音背后的今日头条在95后心中的地位里水涨船高,成为毕业生求职视野里的TOP选项。

大街数据:95后偏爱互联网,今日头条与腾讯阿里位列前三

2018年今日头条在大街app的搜索次数变化表

从图表可以看到,“抖音”的指数曲线和“今日头条”的搜索热度曲线有较高的重合度。随着抖音在百度等搜索平台上的热度飙升,今日头条在大街网上的搜索次数也呈渐升趋势。

目前抖音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75个语种,位列40多个国家的应用商店前列。据今日头条的公开资料显示,其员工平均年龄还不到27岁,这群年轻人创造的产品,打破多种文化在全球流行,审美意义上“年轻活力有态度”的抖音,证明了95后表达自我的强需求。

对95后来说,工作并不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他们更愿意把工作和兴趣结合起来,在实现自己的价值同时彰显自己的个性。

没有什么能比一份offer更能证明“你是谁”,把兴趣和个性做成自己的事业,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

· 选城市:人才政策难收买 关键还得薪资高

2018年以来,西安、成都等二线城市的抢人大战如火如荼,优惠的政策吸引很多一线城市买房落户。不过,95后对此不太感冒,比起优惠的人才政策,他们还是更看重薪资和城市前景。

大街数据:95后偏爱互联网,今日头条与腾讯阿里位列前三

选择就业城市时95后最看重的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95后学生在选择就业城市时,69.45%的应届毕业生认为工作城市的“工资水平”最重要,其次是“城市未来发展前景”,得票率为43.38%——关注眼前的收入,也关注未来的发展潜力,这届大学生关心个人发展等现实问题,至于文化、环境、政策等城市软实力,至少对年轻的95后还没那么重要。

跟随“新一线”城市落户、购房等优惠政策的步伐,企业也相继在正在崛起的“新一线”建立子公司、分公司,甚至新设区域总部。

华为迁都松山湖,字节跳动也在杭州、成都、武汉、厦门等城市设立了研发中心,近年来众多知名企业纷纷布局准一线城市。想兼顾职业发展的大平台和相对舒适的生活居住体验,准一线城市的大公司分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很多人看好95后,因为觉得这群互联网原住民自发地带着这个时代的特质。他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消费形式,都可能决定今后中国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发展进程。

有野心,但不傲慢,爱自由,但不散漫。95后重视薪资的同时也注重自身发展价值,拥有鲜明个性的同时还有更强的职场适应能力。他们就这样带着这个时代独有的印记,兴冲冲踏入职场。相信互联网行业的下一个全新风口,就在这一代人的年轻动能中被再次挖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