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路記者實地踏訪長江商報今起推出獨家主題策劃--生態長江

策劃 姚海鷹 張振軍 統籌 楊忠華 劉飛超

新的城

小池很“小”,城區建成面積不過21平方公里。小池又很“快”,從5平方公里到21平方公里,只用了不到5年。

地處三省交界的小池鎮,原本默默無聞,因其湖北長江經濟帶開放開發“橋頭堡”以及長江中游城市集群示範區的戰略定位,而吸引外界的目光。

從小池鎮到小池濱江新區,不僅僅是名稱的改變,而是地位的轉變。從“掌舵人”來看,何永紅既是黃梅縣委副書記,又是小池濱江新區黨工委書記,由此可見當地對小池新區的重視。

小池沒有因為其小,而目光短淺。短短几年間,累計投入2000多萬完善當地規劃體系。小小的小池,有大大的夢想。

作為一個濱江新區,小池在其最近幾年的發展過程中,處處將生態文明擺在重要位置。

5家化工企業,曾是當地經濟發展的支柱,2012年,區內的化工廠全部關停,拆遷費用高達6000萬。取而代之的是變“招商引資”為“招商選資”,發展高科技、低碳環保的項目。

發展理念的變化,變化也是顯而易見的。

位於小池西北的長垏村,穿村而過的一條小河原本惡臭不堪,經2013年的整治,已成為當地“美麗鄉村”建設的典範。

3年來,小池新引進項目58個,協議總投資240億元,其中不乏世界500強。

環境的改善,以及未來發展前景的可期,小池已吸引江對岸的九江市民來當地發展置業。

這個名叫小池的濱江新區有一個“大城願景”:2030年,建成一個城區面積48平方公里、人口40萬的現代化中等城市。

而位於湖南長沙的湘江新區,其規模自是小池所不能比。然而,作為同為長江經濟帶上的一枚重要棋子,他們發展的理念如出一轍。綠色和生態,也一直貫穿在湘江新區規劃和發展的始終。

作為“國字號”的新區,在《湖南湘江新區總體方案》中,新區定位為先進製造業發展基地,推動製造業向高端化、集成化發展。

僅是建築業一項,就從細節體現了新區的不同。坐落於湘江新區的遠大住工瞄準現代綠色住宅,謀劃轉型升級。遠大住工二期麓谷工廠,不像一般的建築工地塵土飛揚、垃圾成堆。在車間,擺放著做好的外牆、陽臺、樓梯等“零部件”。這些構件製作完成後,就可以運到施工現場,建築工人按照圖紙將“積木”吊裝、擰緊、焊接。

新區之所以新,不在於其基礎設施的新,更在於發展理念之新。

湘江新區在1200平方公里的規劃範圍內,先確定禁建區610平方公里、限建區150平方公里,再確定開發建設區380平方公里,三分之二以上面積被規劃為保護區域,確保了生態系統不因經濟發展、城市建設等因素而受到破壞。

中國第三個、內陸第一個國家級開發開放新區——重慶兩江新區,6年前,是從一片發展相對成熟的區域發展而來。轉型升級,貫穿在該區發展的始終。

不靠海,不沿邊,無地理優勢可用,無現成經驗可循,兩江新區如何發展?歷時6年,兩江新區已然蹚出了一條內陸開放開發的路子。

1200平方公里的規模,2020.49億元的地區生產總值,兩江新區的發展勢頭不言而喻。更重要的是,該區在探索中,找到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平衡。形成了“一半山水,一半產業”的城市特色。

小池新區、湘江新區、兩江新區……它們規模大小不一,發展時間不同,但在探索發展的歷程中,卻不難找到共同點。它們都地處長江經濟帶,均將綠色生態擺在了發展的首要位置,它們代表了中國城市未來的發展方向。

湖北小池環保先行築基長江橋頭堡

三路記者實地踏訪長江商報今起推出獨家主題策劃--生態長江

小池清江大道旁呈現出日新月異的變化。黃梅縣委宣傳部供圖

長江商報消息(本報記者 張衡 發自江西)在湖北黃梅縣小池鎮臨近江邊的一塊閒置土地上,一位在當地生活了40多年的居民告訴長江商報記者,這裡原本是一座有著十餘年曆史的化工廠,由於工廠生產中會散發出異味和噪音,住在四周的人夏天都不敢開窗。如今,化工廠拆遷了,不僅空氣質量改善了,還引進了協議總投資240億元的58個項目。

事實上,戰略定位為長江經濟帶“橋頭堡”的小池,“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發展”,只是其大力推進生態環保建設的一個方面。

據長江商報記者瞭解,目前,小池投入4000萬元新建的汙水處理廠已經投入使用,當地開挖、改造港道6條,鋪設供排水管網60多公里,實現了汙水處理、地下管網的全覆蓋;長江排汙口和清江大道汙水提泵站等水系治理修復項目正在推進之中。

“小池濱江新區有一個人口40萬現代化中等城市的‘大城願景’。”日前,黃梅縣委副書記、湖北小池濱江新區黨工委書記何永紅接受長江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生態文明建設已經是這個濱江新區建設的“硬約束”,生態建設、資源消耗、環境損害是小池開放開發考核評價的硬指標。

33項生態環保指標執行率超98%

“池小能容月,山高不礙雲”,湖北黃梅小池地處鄂贛皖三省交界處,是長江經濟帶與京九經濟帶的黃金交會點,素有“九省通衢”、商貿旅遊“金三角”之稱。如今,這裡被冠名為“湖北小池濱江新區”,戰略定位是湖北長江經濟帶開放開發的“橋頭堡”、長江中游城市集群建設的示範區。

日前,長江商報記者來到小池實地採訪。一出小池高速路收費站,就看到一條寬闊筆直的刷黑路面向小池主城區延伸。這條長5.22公里、寬80米、雙向6車道的道路名為“湖北大道”,投資3.77億元,不僅是鄂東門戶上的一道靚麗的風景,更是湖北、安徽及長江以北地區與江西周邊交通聯繫的主要通道,是長江中游城市群的“連心道”。

這條“連心道”上,路邊的寬景觀綠化帶,大樹、灌木、花草一片,顯現出勃勃生機。當地政府工作人員告訴長江商報記者,這條“連心道”不僅展示著小池形象,更是展示湖北形象、長江中游城市群的形象,而這條道路通植被存活率達到了百分之百,對於一般城鎮來說這個數據是很難實現的。而小池的成功歸功於科學的生態建設。

上述工作人員向長江商報記者介紹,自2012年開始,小池累計投入2000多萬元,編制了經濟社會發展、城鄉建設、土地利用、產業發展、生態環保等33項規劃,形成了完整的規劃體系。所有的規劃都把生態環保作為一項重要指標,與生態環保規劃相統一、相協調。同時,成立湖北小池濱江新區規劃委員會,嚴格執行規劃、管理規劃。聘請省級專業規劃評估機構,對《小池濱江新區總體規劃》三年來的實施情況進行了評審,評估結果顯示,小池規劃執行率達到98%以上。

小池濱江新區城區內的“小池印象”、“清江煙雨”、太子湖公園等5個城市景觀節點,已成為廣大群眾休閒健身的重要場所。相關數據顯示,小池城區建成區面積由2011年的5平方公里擴展到現在的21平方公里。2015年,小池城區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5%,綠地率達到38%,城鎮居民人均綠地面積達到12平方米。

在推進城區基礎建設的同時,小池大力推進農村生態環境治理,全面建設美麗鄉村。新區各村按規定配備了保潔員並統一制服,實現了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壓縮,鄉村面貌大為改觀。

在位於小池西北部的長垏村,一條清澈的小河貫穿村鎮,河邊滿是垂釣者。該村一村民告訴長江商報記者,很難想象,在2013年之前,這條小河曾經因河道淤泥堵塞,水草叢生,如一潭死水。不僅魚蝦難以生存,而且還會散發出陣陣惡臭,“現在環境好了,只要天氣好,每逢傍晚都會在河邊走走,與鄰居聊聊天。”

長垏村村支書周家平向長江商報記者介紹,這歸功於長列港生態河道治理工程,該工程是村投資250萬元集中辦的10件實事之一。2013年長垏村對這條47年從未清理過的河道,進行清河障、清淤泥,河道的疏通不僅使異味消除,水裡的魚蝦也多了起來。

環境的改善,“美麗鄉村”長垏村也從中嚐到了甜頭。周家平介紹,河道改善後,每年端午節,村民們會自發舉行龍舟賽,而長列端午耍龍舟賽,成為了當地鄉村旅遊的一塊招牌。“僅去年端午節龍舟賽即吸引了兩萬名遊客,其中就有一半是從長江對岸的江西九江趕來的”。

關閉化工廠引來“金鳳凰”

當地政府工作人員介紹,自1983年小池首家化工廠運行,長期以來化工一直是當地經濟的龍頭支柱,5家化工企業年利稅超過兩百萬元。隨著《小池濱江新區總體規劃》的推進,2012年小池區域內的全部化工廠停運,到2013年,5家化工廠全部拆除。“這幾家企業拆遷費用超過6000萬元,遠超當年這幾家企業的總納稅額,小池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發展”。

化工企業關閉拆除後,如今小池的新型工業以機械製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為主攻方向,變招商引資為招商選資,大力引進符合產業政策導向、科技含量高、低碳環保的項目。

3年來,小池新引進項目58個,協議總投資240億元,華電LNG、國藥控股等兩家世界500強企業,以及中部創新科技城、玖隆安防智慧城等一批知名企業紛紛落戶小池。小池臨港產業園初步形成“四縱四橫”路網框架,建成區面積達12.3平方公里,已聚集成長型企業47家。

同時,小池發揮科技、人才、政策、環境、資本等要素的“乘法效應”,支持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當地高新生物醫藥企業湖北億諾瑞積極尋求與天津紅日藥業合作,即將成為小池首家上市企業。科普達實業與華南理工大學共建院士工作站,著力對廢舊塑料開發再利用,大力發展新材料、新產品,年創稅收2000萬元以上。

江西省九江市70%的蔬菜來自小池,作為九江等周邊城市的“菜籃子”,小池將發展蔬菜全鏈條產業,發展農業相結合的旅遊產業。長江商報記者從小池濱江新區管委會獲悉,今年小池將編制出臺蔬菜產業發展規劃,建設以研發、制種、育苗、培訓為一體的蔬菜產業化服務中心和加工、檢測、銷售、儲運為一體的物流中心,引導群眾加快土地流轉,進行規模化種植,新增5個蔬菜種植基地,新增種植面積5000畝。並依託長江岸線和溝渠湖港等水鄉特色風光,讓小池成為九江市民休閒旅遊的好去處。

生態建設成小池濱江新區“硬約束”

“一座九江城,半數黃梅人。”這是九江和黃梅民間流傳的一句俗語。

在小池鎮生活了40年的李師傅告訴長江商報記者,小池與九江一江之隔,在數年之前,每逢夜色降臨,江對岸的九江燈火通明,小池的夜色要暗淡許多。隨著城市發展,九江為小池乃至黃梅人提供了打拼的沃土,小池當地的姑娘也以嫁到九江為榮。

隨著小池濱江新區建設的推進,如今,小池良好的生態環境及大量符合產業政策導向、科技含量高、低碳環保的生態工業項目,讓“傍”九江的小池在跨省合作上有了底氣。

在小池太子湖公園附近的一樓盤,成排的商品房拔地而起,憑著太子湖生態溼地良好的環境,這一150萬方建築體量樓盤,交易均價甚至超過對岸九江的不少新樓盤,吸引了不少九江市民在此落戶。

來自小池濱江新區官方的統計數據顯示,至2012年底,小池鎮區面積僅有5平方公里、城鎮居民不足5萬人。而近3年,小池在建及已建樓盤達15個。這個名叫小池的濱江新區有一個“大城願景”:2030年,建成一個城區面積48平方公里、人口40萬的現代化中等城市。

對於肩負著探路、示範新型城鎮的小池,如何將這座濱江新城打造得更美麗、生態、宜居?黃梅縣委副書記、湖北小池濱江新區黨工委書記何永紅在接受長江商報採訪時,總結了三個觀念:保護為先、修復為重、監管為要。

“基於生態敏感性、建設適宜性、資源保護等方面因素,小池將嚴格堅持鎮域禁限建分區管制。”何永紅解釋稱,目前小池在鎮域劃定了禁建區、限建區、適建區和已建區,實行分區控制、分級管理,保護城鄉生態環境。例如以主城區為主的禁建區內,原則上禁止任何建設活動,對於生態區和綠化廊道,除必須的保護設施外,不得增建其他任何工程設施。

充足的水資源是小池的靈氣與特色。何永紅表示,小池將把水系綜合治理、水生態修復作為一項重點工程來推進,變水害為水利,變水患為水景,堅持不填港、填塘、填湖,努力創建“海綿城市”。

目前,小池太子湖公園水修復工程快速推進,一期120畝的建設工程已經完工。飛鴻港二期、段橋港與長列港和太子湖連通整治、長江排汙口和清江大道汙水提泵站等水系治理修復項目正在推進之中。

在創新行政管理上,小池整合了環衛、城建等資源,組建小池城管執法局,大力推行綜合執法,建立了垃圾處理、街道保潔、交通秩序和生態環境治理的長效機制。

“嚴格資源開發類建設項目環境監管,建立生態環境責任追究機制,把生態建設、資源消耗、環境損害作為小池開放開發考核評價的硬指標,以機制制度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從‘軟約束’向‘硬約束’轉變。”何永紅表示,小池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高耗能、高汙染企業堅決予以關停,對汙染治理不力的企業進行限期整改,對招商引資發現的汙染項目、汙染企業堅決拒之門外,以強有力的舉措推進生態環境建設。

基於生態敏感性、建設適宜性、資源保護等方面因素,小池將嚴格堅持鎮域禁限建分區管制。目前小池在鎮域劃定了禁建區、限建區、適建區和已建區,實行分區控制、分級管理,保護城鄉生態環境。

——黃梅縣委副書記、湖北小池濱江新區黨工委書記何永紅

湘江創新“規劃護綠”蝶變生態新區

三路記者實地踏訪長江商報今起推出獨家主題策劃--生態長江

湘江新區三分之二以上面積被規劃為保護區域,確保生態系統不受破壞,倡導綠色發展。本報記者 王箏 攝

長江商報消息(本報記者 劉迅 發自長沙)奔騰的湘江自北向南,成為中國中部的湖南長沙這座古老商業之城的中心軸線。如今,一座臨江新城正在長沙迅速崛起。

俗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如今的一江兩岸,早已不是“西文東市”的城市格局。位於湘江以西的“湘江新區”七年磨一劍,從“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先導區,華麗嬗變為今天的中部地區首個“國字號”新區,一個個河西新商圈蓄勢待發。

湘江新區躋身“國家隊”,創造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度、高效率。湘江新區經歷了怎樣的蛻變?其建設發展的著力點和突破口又在哪? 連日來,長江商報記者趕赴長沙湘江新區探訪。

生產總值約佔湖南GDP十分之一

2月24日,在湖南長沙湘江新區,嶽寧大道(嶽麓區段)、湘江西岸景觀工程洋湖段、長沙海昌歡樂海洋公園、普仁國際醫學城4個重點項目在同一天開工,項目總投資共計超過150億元。

老長沙人王寧聽說後,非常開心。他告訴長江商報記者,湘江新區大變樣,自己都快認不出了:雙向10車道寬的馬路旁,高樓聳立,一副舊貌換新顏的“國際範”。今後,在家門口就可以看企鵝、觀賞熱帶雨林,也能享受到一流的現代城市服務。

沿梅溪湖步行,梅溪湖國際新城、文化藝術中心等正在施工。坐落於湘江新區的遠大住工瞄準現代綠色住宅,長江商報記者走進遠大住工二期麓谷工廠看到,儘管正在建設中,這裡卻沒有塵土飛揚、垃圾成堆的景象,車間裡擺放著做好的外牆、陽臺、樓梯等“零部件”。工作人員介紹,像這樣的牆面,從裝模、澆築到下線,十幾分鍾能做好一面。這些構件製作完成後,就可以運到施工現場,建築工人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按照圖紙將“積木”吊裝、擰緊、焊接。

“最快只需要6天,便可以安裝出建高3層、共285平方米的別墅。”該工作人員解釋,工廠集約化生產方式把對材料的浪費降到最低,整個生產過程低碳環保。

湘江新區是推動轉型創新發展的一塊“試驗田”,定位為先進製造業發展基地,在這裡,首先鎖定的是推動製造業向高端化、集成化發展轉型的目標。從規劃申報到正式獲批,湘江新區堅持規模投入、集中投入、快速投入,迅速補齊城市發展滯後、發展載體不強的短板,產業支撐不斷夯實,對外影響力明顯擴大。

數據顯示,依託長沙先導區組建跨行政區的湘江新區,地區生產總值從2009年的911億元增加到2013年的1979億元,約佔全省GDP的1/10,成為湖南省的一個重要增長極。

2015年,湘江新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54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5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770億元,新區完成財政總收入219億元,同比增長8%。

蝶變的7年,湘江新區城市承載功能提升,投資500多億元建設道路基礎設施、水電氣訊和教科文衛等項目300多個,拉開300平方公里的城市新區框架,形成180萬人口的城市承載能力,具備了大規模聚集人口和產業的基礎條件。

剛剛踏入2016年,湘江新區就“捷報”頻傳:成功簽約項目56個,總投資達700億元。在現場簽約的26個項目中,14個是現代服務業項目,10個是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2個是PPP合作項目。湘江新區管委會工作人員告訴長江商報記者,今年新區定下更高目標:計劃鋪排項目401個,其中基礎設施項目225個,產業發展項目176個,年內預計完成投資906.17億元。未來三年,20大重點項目將在湘江新區陸續開竣工,其中投資1021億元的重大產業項目將加速推進產城融合;投資212億元的項目將讓民生改善再升級。

優先規劃保護區域確保生態發展

從“河西”到“大河西先導區”,再到今天的“湘江新區”,毋庸置疑,河西的地位在提升、格局在擴張、氣質在昇華。

“在桃花嶺公園沐清風,在梅溪湖畔賞碧波。”每到傍晚或週末,位於湘江新區的梅溪湖、洋湖在霓虹燈下襯出美景,市民在湖中小島閒庭散步。3月1日晚,長江商報記者看到,不少外地遊客租輛雙人自行車,騎車欣賞水體景觀。每晚,梅溪湖邊的音樂噴泉開放,高高噴起的水珠隨音樂舞動,流光溢彩。湘江新區國土規劃部環境資源管理處一位工作人員說,梅溪湖是長沙市最大的城市內湖,然而這裡原來僅是一片低窪的灘塗地。2009年,湘江新區投資6億元,退田還湖,建設了3000畝、蓄水量達700萬立方米的梅溪湖。如今,以綠色、低碳、生態理念為主旨打造的梅溪湖新城已獲批成為全國首批五個綠色生態示範城區之一。

洋湖溼地公園也是湘江新區的一大“名片”。但幾年前,這裡還是湘江行洪垸的沼澤地,雜草叢生、荊棘遍地。“湘江新區投55億元,將這個4平方公里的沼澤地,打造成中南地區最大的城市溼地公園,1500個品種、15萬株溼地生物、150種亞熱帶動物和昆蟲薈萃,構成一個完整的溼地生態系統。”該工作人員說。

事實上,在湘江新區的眾多“新舉”中,率先實行“反規劃”是不得不說的一大嘗試。新區管委會工作人員告訴長江商報記者,在原先制定的《長沙大河西先導區基本生態控制線規劃》裡,1200平方公里的規劃範圍內,先確定禁建區610平方公里、限建區150公里,再確定開發建設區380平方公里,三分之二以上面積被規劃為保護區域,確保了生態系統不因經濟發展、城市建設等因素而受到破壞。

“‘反規劃’不是不規劃,而是在城市建設中,優先對不建設區域進行規劃,將自然生態、歷史文化等區域保護起來,再對保護範圍以外的區域進行城市規劃。”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反規劃”是應對快速的城市進程和空間無序擴張的一種途徑。

湘江新區管委會工作人員說,除率先實行“反規劃”外,針對區域內的開發建設項目,湘江新區從規劃、涉及到施工建設全過程各環節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建立了一整套綠色建築指標體系,其中12個指標為國內首創。“我們計劃到2017年,在新區範圍內的農村全面推廣綜合性生態補償制度;龍王港、靳江河水質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90%,核心區新建建築中綠色建築覆蓋率達80%。”上述工作人員說。

創新“聘用制公務員”造人才特區

未來三年,湘江新區將如何繼續創新?長江商報記者從多方獲悉,湘江新區在行政管理、國土管理、多規合一、產城融合、投融資、生態文明建設、自主創新示範等十個方面的改革創新將依次鋪開。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城市建設過程中,資金往往是最關鍵的要素。湘江新區管理委員會融資中心工作人員介紹,新區通過積極創新投融資模式,擴大政府平臺投融資功能,成功破解資金籌措這個難題,保證建設資金需求,防範債務風險。

數據為證:截至2015年5月,累計取得動態融資880億元,累計償還貸款本息650億元,融資餘額280億元;管委會系統資產總額680億元,整體負債率41%,實現投入產出的良性循環。該工作人員說,在融資方面,湘江新區管委會採取“大法人制”,管委會的直屬公司統一由融資管理中心負責融資,融資管理中心與土地儲備(交易)中心合署辦公,既保證資金需求又實現任何負債有資產支撐、有收益來源。

2012年以來,新區融資方式積極轉型為“直接融資為主,間接融資為輔”,積極對接銀行間交易商協會、基金市場、信託公司等機構,多元拓展創新直接融資手段,有效改善融資機構,降低融資成本。

長江商報記者獲悉,至2017年,湘江新區將學習借鑑國內自貿區的成功經驗,爭取在新區內設立保稅區、出口加工區和保稅物流園區等,完善新區與周邊地區和內陸腹地的保稅物流體系。同時,湘江新區計劃試點推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

“我們還將嘗試建立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探索聘用制公務員模式。”湘江新區管委會工作人員告訴長江商報記者,新區將建立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強化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推進應用型技術研發機構市場化、企業化改革。而新區將探索聘用制公務員模式,打通新區機關事業單位、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間人才有序流動的渠道,打造中部地區“人才特區”和“人才窪地”。

“反規劃”不是不規劃,而是在城市建設中,優先對不建設區域進行規劃,將自然生態、歷史文化等區域保護起來,再對保護範圍以外的區域進行城市規劃。

——湘江新區管委會一工作人員

重慶兩江新區打造內陸開放高地

三路記者實地踏訪長江商報今起推出獨家主題策劃--生態長江

長安汽車的生產車間裡,技術人員正在車輛組裝。通訊員 王曉霞 攝

長江商報消息(本報記者 楊玲玲 發自重慶)6年前,重慶長江以北,嘉陵江以東,一方1200平方公里的熱土被確定為“新區”。這是繼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之後,中國第三個、內陸第一個國家級開發開放新區——重慶兩江新區。不靠海,不沿邊,無地理優勢可用,無現成經驗可循,兩江新區如何創造性地探索內陸開放,整合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把產業轉移與產業集群、產業升級相結合,以供給側的思路,降低產業的配套成本、物流成本、制度成本,成為長江沿岸產業轉型升級的典型呢?

在連續數日的走訪中,長江商報記者看到,兩江新區內公路幹道寬闊整潔,綠色植被鬱鬱蔥蔥,立交橋樑星羅棋佈,商業綜合體遍地開花,處處散發著現代化新城的氣息。而每當夜幕降臨,新區又會展現出它的另一面:隨處可見的火鍋店和推杯換盞的食客,以及兩江遊船上歡聲笑語的人群,不禁讓人想起它的另一個稱號“小香港”。

作為內陸開發開放的國家“試驗田”,兩江新區正牢牢抓住國際產業轉移調整的機遇,打造內陸開放高地:日本著名重工業公司川崎重工與渝企合作;日立集團在重慶建中國最大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北京現代重慶工廠正式開工,年產整車30萬輛;韓國的韓泰輪胎投資在渝設最大工廠,年產能將達600萬條……

“汽車之都”

形成全產業鏈集群

重慶是中國最大的汽車生產基地,憑藉雄厚的產業配套基礎、集群發展優勢,吸引了美系、歐系、韓系、日系以及本土車系等5大車系匯聚重慶,逐鹿內陸市場。

兩江新區經濟運行局相關負責人樂鵬在採訪中告訴長江商報記者,與其他國家級新區不同,兩江新區並非創建於一片空地,而是從已經相對成熟的區域發展起來的。

汽車合資企業長安福特紮根重慶多年。“自2001年落戶重慶以來,從一工廠到二工廠,再到發動機工廠、變速器工廠和整車三工廠。長安福特在新區的5家工廠已使重慶成為美國底特律之外福特最大的製造基地。”樂鵬對記者說,作為重慶汽車工業的主體,兩江新區也成為了中國最大的汽車生產基地。長安、福特、現代、通用等7大整車佈局兩江新區,未來將集聚10大整車品牌。到2020年,兩江新區國際汽車城將形成產能300萬到400萬輛、產值達3000億到5000億元的規模。

目前,兩江新區汽車產業已初步形成了一條集汽車設計研發、整車製造、關重件配套、分撥物流等一體化的全產業鏈,在支持長安等原有整車企業的基礎上,引進年產20萬輛新動力汽車和50萬臺發動機的東風小康等項目,以及投資11億美元的蒂森克虜伯汽車鋼板、投資9.5億美元的韓泰輪胎,還有德爾福、尼瑪克等一批關鍵零部件項目。

兩江新區按照重慶產業垂直整合、集群發展的思路,主動迎接國際產業轉移趨勢,整合先進要素,完善產業鏈條,積極加入經濟全球化進程。以產業鏈“垂直整合”的方式,將“兩頭在外、大進大出”變為“一頭在內、一頭在外”,實行“整機+零部件”一體化配置。此舉帶來兩大好處,一是零部件就地配套,重慶本地化配套率達70%至80%,從根本上解決了物流問題;二是零部件企業產業集群效應,促進了“微笑曲線”研發、結算兩個高端環節的同步發展。

立足傳統優勢 進軍戰略新興產業

全球每生產3檯筆記本電腦,重慶就佔了1臺。而6年前,這一數字還是零。

近日,在對亞洲多國的20多個工業園區進行考察對比後,歐洲最大的印刷電路板生產商——奧地利奧特斯集團決定投資6.2億美元,在兩江新區魚復工業園投資打造年產值30億元的高端電路板生產基地。該項目是奧地利目前在華最大投資項目。

立足傳統優勢產業,著力打造汽車、電子信息、高端裝備3大支柱產業。同時,對重慶市著重發展的十大戰略新興產業,兩江新區都積極佈局,包括新能源和智能汽車、顯示面板、集成電路、雲計算及物聯網、機器人、頁岩氣、新材料、生物醫藥、環保等。

對於重慶這座西部工業城市而言,機器人產業經歷了“從無到有”的變化過程。在機器人產業的發展中,兩江新區水土高新園引進華中數控、嘉騰、希普瑞、聚研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形成國家級的機器人產業集群。兩江新區裝備產業招商引資相關負責人李光表示,與上海、深圳等地相比,重慶機器人產業起步較晚,但重慶地區的汽車、摩托車、電子行業都非常發達,機器人的市場潛力巨大。“我們有信心到2020年實現年產工業機器人1萬臺、服務機器人及特種機器人5萬臺以上,機器人及智能製造產業達到300億元年產值。”李光提到。

至於雲計算產業的發展,兩江新區已吸引新加坡太平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國移動、騰訊、浪潮、斐訊、融行、九次方等雲計算企業入駐,將建設成為西部地區最大的數據中心聚集地,最終將形成近百萬臺服務器的運營規模。

而落戶兩江水土高新園醫藥企業,則包括華昶製藥、北大方正、藥友製藥、海扶醫療、永仁心、優瑪醫療等,已初步形成醫藥、高端醫療器械和服務外包及醫療應用三大產業板塊,預計全部達產後將實現年產值234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來自兩江新區經濟運行局的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兩江新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20.49億元,同比增長13.0%;規上工業總產值4569.99億元,同比增長7.8%;固定資產投資1978.21億元,同比增長18.1%;實際利用內資1219.45億元,同比增長21.7%。

港口建設破解內陸開放難題

內陸開放最大的瓶頸是物流不暢通,重慶不靠海、不沿邊,內陸開放只能靠港口破題。“這裡大有希望!”2016年1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兩江新區果園港考察時說道。

2月25日,記者來到渝新歐國際鐵路大通道和長江黃金水道交會點的兩江新區果園港。晨曦中的果園港,一派繁忙景象。大大小小的集裝箱整齊地排列在碼頭上,遠處貨船靜靜停靠在相應泊位,船上的集裝箱此起彼落,而在鐵路裝卸作業區,商品車專列正有條不紊地裝載著新區企業生產的商用汽車。

投資100億元,規劃建設16個碼頭泊位,形成每年200萬標箱、100萬輛商品車滾裝、600萬噸件雜散貨的吞吐集散能力,這個中國內河最大的物流港,正在繼續加快推進港口物流基礎建設,努力發揮港口物流功能區的突出優勢。

果園港最初的定位只是一個散雜貨碼頭,如今得以“上檔升級”,與一條雙向10公里的港區鐵路專用線分不開。2014年底,果園港鐵路專線開通,與主幹線渝懷鐵路相連,由此打通了從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大通道到長江黃金水道的“最後1公里”,實現了鐵水無縫聯運,也拉開了果園港多式聯運的序幕。去年5月,果園港完成TD-LTE(4G)專網系統建設,這意味著果園港在“智能港口”建設上邁出關鍵一步,將有力助推兩江新區打造長江航運中心,融入“兩帶一路”國家戰略。

2015年,果園港完成港口吞吐量868萬噸,集裝箱吞吐量達20.4萬標箱,約佔全市水運集裝箱的1/5。對果園港來說,其主動融入國家開放戰略,開展包括鐵公水多式聯運,正在確立其在中國乃至世界物流版圖上的戰略地位:成為連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節點,連通長江中下游地區與歐亞沿線各國的一條經貿合作通道。

同時,兩江新區也成為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全業務試點地區,愛購保稅、世紀購、優鮮碼頭等140多家跨境電商企業入駐兩江新區電商產業園。在保稅貿易中,保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經營商品已突破4萬種,涵蓋汽車、服飾箱包、珠寶鐘錶、食品、精密儀器等領域,並在解放碑設立了交易中心首個延展平臺。

走訪中,兩江新區多位受訪者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中國內陸首個國家級開發開放新區落戶重慶,主要緣於重慶在亞歐地緣經濟中得天獨厚的戰略優勢。“通江達海,溝通南北,是新一輪產業轉移的熱點區域,內陸新興市場的焦點區域,連通歐亞內陸腹地的戰略樞紐。”兩江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打造水陸空立體對外交通樞紐

2月26日,記者在兩江新區政府大樓門前看到,一匹奔騰的紅馬雕塑矗立在巨幅的門框裡,呼之欲出。工作人員介紹,這是一座雕塑,象徵了一箇中國漢字——“闖”,寓意著“尋找突破”。

“內陸開放最大的瓶頸是物流不暢通。地處中西部腹地的兩江新區,距離沿海、沿邊都在一兩千公里以上,若沒有順暢的國際通道,開放就無從談起。”兩江新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湯宗偉稱。

“火車一響,黃金萬兩。”已開通近5年的渝新歐鐵路,在兩江新區果園港與長江航線交會。這條連接亞洲和歐洲的國際運輸通道,全程11000多公里,於2011年投入運營,被譽為“現代版絲綢之路”。

渝新歐鐵路始於重慶,經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最終抵達德國杜伊斯堡。在去年開行的257班“渝新歐”班列裡,去程156班、每週開行4至5班,回程101班、每週開行3至4班,在所有中歐班列裡開行頻率最高、雙向開行頻率最穩定。去年5月,“渝新歐”班列再次提速,運行時間由原來的16天,縮短至14天,而隨這趟列車出境的貨物,佔到了整個經阿拉山口出入境中歐班列的80%以上。

同時,去年4月16日,重慶兩路寸灘保稅港區新設的貿易功能區正式通過由海關總署、財政部、國稅總局組成的國務院聯合驗收組驗收,由此中西部唯一貿易功能區在兩江新區正式啟動。不可忽視的是,由於寸灘港區和機場航空物流園區的無縫銜接,使得重慶江北機場成為全國唯一一個機場國際貨站位於保稅港區內的機場。

與寸灘港區相距僅20多公里的重慶江北國際機場,作為兩江新區重要的空港經濟核心區,機場國際客貨航線已分別增至22條、18條,全年客貨吞吐量分別達到2525人次、28萬噸。眼下江北國際機場T3航站樓、第三跑道正加速建設,新的重慶機場將擁有70萬平方米航站樓,實現3條跑道運行,擁有年旅客吞吐能力4500萬人次,更可起降目前全球最大型飛機空客A380。

兩江新區20公里半徑內,水港、空港、鐵路港、保稅港、信息港五港交會,形成了連通渝新歐國際鐵路大通道和長江黃金水道的多式聯運物流通道體系,並努力將其建設成通達全球的內陸地區國際物流樞紐。

內陸開放最大的瓶頸是物流不暢通。地處中西部腹地的兩江新區,距離沿海、沿邊都在一兩千公里以上,若沒有順暢的國際通道,開放就無從談起。

——兩江新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湯宗偉

兩江新區佈局“一半山水一半產業”

三路記者實地踏訪長江商報今起推出獨家主題策劃--生態長江

鳥瞰重慶兩路寸灘保稅港,近處植被繁茂,遠處港區繁忙。 通訊員 平凡 攝

長江商報消息(本報記者 楊玲玲 發自重慶)成立於2010年6月的重慶兩江新區,是全國第三個、內陸地區第一個國家級開發開放新區。作為新一輪全球產業大轉移的焦點地區,歐亞國際物流大通道的樞紐地區,中國發展戰略轉型的熱點地區,內陸新興大市場的核心地區,兩江新區產業發展如火如荼。

如何化解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作為中國首批智慧城市試點區的兩江新區,又將怎樣展開智慧藍圖,打造綠色生態新城?連日來,長江商報記者奔赴重慶兩江新區,緩緩揭開其生態建設的優美畫卷。

建成一座會呼吸的城市

位於嘉陵江南岸的洪崖洞古建築群,因與宮崎駿動畫《千與千尋》中的澡堂宮殿相似而聞名。2月28日晚,記者來到該景點處,偶遇了56歲的攝影愛好者許先生。

“我喜歡背上器材隨處採風,在渝中半島這兒看兩江交匯,看對岸兩江新區的江北嘴,視野都不錯。近幾年來,越來越感覺到無論是高樓林立的街區,還是綠樹成蔭的公園,山城的景色越來越清澈澄明。”他告訴記者。

城依山而建,江穿城而過。作為內陸首個國家級開發開放新區,“一半山水,一半產業”是兩江新區的城市特色。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不到6年時間,兩江新區如今已變成環境優美,年GDP超過2000億元的產業高地和綠色新區。

去年4月,悅來新城被確立為全國16個海綿城市試點地區之一。悅來新城將借鑑國內外先進理念,以建築、道路、綠地等城市基礎設施為載體,突破傳統以排為主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通過滲、滯、蓄、淨、用、排等多種技術,健全城市的蓄水細胞,打造一座會呼吸的海綿城市。

兩江新區還是國家生態城市、智慧城市試點,綠色發展成為貫穿新區發展的全過程。到去年年底,兩江新區建成區城市綠地率達到40%以上,綠化覆蓋率45%以上,城郊森林覆蓋率55%以上,人均公共綠地達到15平方米以上,基本建成“一半山水,一半產業”的城市格局。

目前,兩江新區範圍內已建成64個公園。同時,悅來濱江公園一期、會展公園一期、雲頂山公園、兩江龍灣公園、江北嘴中央商務區中央公園等一批公園也相繼建成。

公園數量在增長,城市特色也日益凸顯。兩江新區建管局提出“百園計劃”,結合兩江新區獨特的山水結構,利用丘陵溝谷和生態用地打造22個城市山地公園、58個濱水公園和開放空間,以及23個專類公園,塑造江山型城市公園綠地鮮明的景觀特色。

從棚戶區到金融中心的蝶變

重慶市民小李每次途經黃花園大橋北橋頭總要往左邊望望,因為這裡每天都在發生變化:從以前的老江北城到現在的江北嘴CBD,它正一天天地“生長”起來,高樓林立、金融機構密佈,有著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強勁“心臟”。

破舊的房屋、泥濘的街道、千年的水碼頭、古老的商業區……誰曾想到,2002年前一個滿目瘡痍的城市棚戶區,短短十餘年時間,已經雲集數百家金融機構,並集聚重慶大劇院、重慶科技館、中央公園等高端配套。

“上有重慶江北嘴,下有上海陸家嘴。”江北嘴中央商務區,是兩江新區建設長江上游金融中心的核心區,佔地5平方公里,東起大佛寺長江大橋,西至嘉陵江黃花園大橋,江岸線長約6公里,以朝天門大橋為界,上游為江北城核心區,佔地2.26平方公里;下游為溉瀾溪拓展區,佔地2.7平方公里。

總部型、區域型金融機構快速聚集於此。截至2015年底,兩江新區入駐各類金融機構500餘家,佔全市三成以上,金融增加值佔比12%,成為兩江第二大服務業。兩江新區經濟運行局相關負責人樂鵬提出,應進一步提高江北CBD總部金融的集聚度,積極引導基金、期貨、金融租賃、小額貸款、擔保公司等創新性機構的發展,以拓展區域金融機構總部入駐江北的空間。

根據規劃,2020年前,兩江新區將完成投資約160億元,建成智慧新城、智慧物流、智慧保障房、智慧交通、智慧政務、智慧規劃、智慧建設等七大應用系統。屆時,附近居民只需一卡在手,就能讓出行、生活變得更加智能,還能儲存各類信息。

“5年後,附近市民出行、購物、居住、生活都將變得更便捷、更有趣。”兩江新區建管局相關人士介紹,目前,2015年兩江新區計劃完成投資11.25億元,用於智慧城市的網絡基礎設施、數據基礎設施建設,並將初步建成公共信息平臺、智慧建設管理系統、智慧保障房、龍興智慧總部基地等項目。

長江商報記者在走訪中看到,很多區域的建築正處於籌備建設或施工過程之中,工地吊塔林立,挖掘機鐵臂揮舞,工人們各司其職,為城市建設奉獻一己之力。

發軔兩江,引擎西部,將城市建設與生態環保並駕齊驅。據介紹,兩江新區制定了包括江北嘴金融城、悅來會展城、禮嘉商貿城、魚復汽車城、龍興旅遊文化城、水土高新城、照母山科技城等9大功能新城在內的產城融合計劃,力爭到2017年,城市建設規模實現300平方公里,人口規模300萬人。

嚴格把關入駐企業環保標準

“從產業規劃及招商准入等方面入手,從源頭上防治工業汙染。”兩江新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稱,新區抓住了生態環境建設的“牛鼻子”。

生態環境好不好,要向產業找答案。作為長江上游的國家中心城市,重慶對長江經濟帶和三峽水庫的環境治理至關重要。作為橫跨重慶都市核心區和拓展區的重要板塊,兩江新區招商嚴准入,按照投入率、產值率、稅收率和影響力“三率一力”和環保標準招商,投入產出強度要求每平方公里高達100億至200億元,高准入高門檻帶來的是戰略新興產業和高端產業,拒絕的是不相適應的項目超過200個;嚴排放,汙水處理率達到90%,位居全國前列。

高能耗、高排放的工業汙染是對生態環境的重要負面影響。據悉,國內某世界500強企業,擬在兩江新區投資大型鋼構項目,但由於該項目佔地較大,投入又相對較低,物流方面的需求比較突出,不符合新區高端產業的佈局,所以未能引進。此外,總投資近30億元的一玻璃材料生產基地項目,鑑於對環境有一定影響,兩江新區當即停止了該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審批。

兩江鼓浪,氣吞山河。兩江新區立足新區功能定位,預見性地提出將節能環保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來培育,根據《重慶市環保產業集群發展規劃》,將新能源新光源作為現代先進製造業之一來發展,重點扶持新型節能汽車、高效環保動力電池、半導體照明、碳纖維等先進製造業。

入駐兩江新區水土高新技術產業園的重慶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京東方”)第8.5代新型半導體顯示器件及系統項目,堪稱兩江新區綠色發展的代表。

公司設立由副總經理直接管轄的技安環保部,設有6名工程師分別對公司廢水、廢氣、固體廢棄物、管理體系等進行監督管理,並整體負責公司環保業務;設立動力技術部水處理科33名員工、空調科30名員工24小時分別負責廢水、廢氣處理運行的日常維護和保養,每日進行廢水處理點檢形成日報,包括排放參數、設備運行情況等,按月完成水處理的月報數據分析,統計並整理異常報告,確保無汙染物超標情況出現。

“除前期按照環評規定所設置的相應設施設備外,公司為提高處理效果,在原有設備基礎上增加電除塵設備。環保設施設備共計投資7億元,2015年4月至12月環保運行費用8000萬元。”京東方相關負責人稱。

“綠色行政”彰顯生態建設軟實力

“綠色兩江,不僅有硬件上的綠色,還有軟件上的綠色。”兩江新區環保分局相關負責人雷學良向長江商報記者介紹,“綠色行政”也是體現生態兩江和經濟綠色化的重要平臺。

兩江新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在招商、土地供應及重大項目決策等問題上認真聽取環保意見,先後拒絕了200多家企業的入駐,從部門協作上防範了引入“高投入、高能耗、高汙染、低效益”落後產能和過剩產能進入的可能性。

“除了從源頭上控制重汙染企業進園區,對已進入的企業也會嚴格管理。”雷學良稱,2015年,兩江新區環保分局結合日常環境監察工作,開展各種環境風險隱患相關專項行動10餘次,對轄區內重點環境風險企業、危化品生產使用貯存企業、工業園區等進行排查,出動執法人員2100餘人次,檢查各類工業企業440餘家次,發現環境風險隱患110餘個,並已督促相關企業及時完成整改。

此外,在雷學良看來,對生態環境的監管力度亦不可鬆懈。2015年,兩江新區環保分局作出行政處罰51件,罰款金額共計218.5萬元,移交公安機關2件,無一例因處罰不當引發行政複議或行政訴訟。而在強化排汙權交易方面,新區全年完成了85家企業開戶,40家企業排汙權核定,交易金額約256萬元。區域內的排汙許可管理同樣嚴謹有序,去年全區發放排汙許可證212件,固廢轉移許可193家,轉移危險廢物28420噸,實現了工業企業排汙許可和危廢管理全覆蓋,並加大排汙費核算徵收力度,2015年徵收排汙費約1408萬元。

根據兩江新區環保分局提供的數據,2015年該局共辦理環評審批312件,環保設計備案41件、試生產159件、竣工驗收119件。無一例違規審批,項目平均辦結時間較法定時限縮短60%以上。同時,2015年管委會出資160萬元開展環境質量本底值監測,為211個建設項目免費提供環評監測數據資料,節約企業環評報告編制時間平均2至4周、環評監測費用共計630萬元。

被呵護的家園

三路記者實地踏訪長江商報今起推出獨家主題策劃--生態長江

三路記者實地踏訪長江商報今起推出獨家主題策劃--生態長江

三路記者實地踏訪長江商報今起推出獨家主題策劃--生態長江

成群的麋鹿在湖北石首保護區內的湖邊嬉戲奔跑。

三路記者實地踏訪長江商報今起推出獨家主題策劃--生態長江

麋鹿保護區現已變成了珍稀鳥類的天堂,共有鳥類211種。

三路記者實地踏訪長江商報今起推出獨家主題策劃--生態長江

兩頭雄性麋鹿在湖畔互不相讓,用自己強有力的鹿角對戰。

三路記者實地踏訪長江商報今起推出獨家主題策劃--生態長江

科考隊員在石首長江段對中華鱘進行科考。

長江商報消息(徐楚雲/文)長江是我們的母親河,她孕育生命,滋養大地。

從上游的高山峽谷,到下游的湖泊沼澤,6300多公里的流域內,自然環境與人文景觀交融,人與自然共生共存,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生態系統。長江流域內的所有物種都是這一生態系統中的成員。但是在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長江沿線的生態曾一度令人堪憂,甚至有的物種在失衡的環境中等待滅絕。

人類的永續發展依賴於穩定的自然生態系統。“留住青山綠水”,母親河才能永葆生機。如今,長江流域的生態文明建設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重點。

近年來,長江流域各類珍稀物種的生存狀態越來越受到關注。各地行動起來,希望原本屬於長江的生物,重回家園生養繁衍。數年時間,陸續建起科考站、研究所、監測站以及各類動物的保護區。其中,以江豚、中華鱘和麋鹿這幾大珍稀物種的保護區建設尤其被世人關注。

上世紀90年代初,政府在湖北石首天鵝洲故道開創性地建立了長江豚類遷地保護區,併成功組織實施和完成從長江干流捕撈江豚遷入保護區的計劃。1991年,湖北省建立了天鵝洲麋鹿保護區,1998年又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96年湖北宜昌首先成立中華鱘自然保護區,接著在江蘇東臺和上海長江口也建成了中華鱘保護區。

經歷近二十載寒暑交替,這三個種群不僅頑強生存下來,還壯大了許多,保護區種群又恢復了生機。“天地之大德曰生”,讓萬物生生不息,尊重生命是我們的古老傳統。“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這是古人的智慧與胸懷。

自今年起,“修復長江生態,不搞大開發”已成全社會的共識。本期影像志為您呈現這三大保護區的物種保護現狀,展現生命的頑強壯美。把這三大珍稀物種的生存現狀向世人展示,讓我們讚美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