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大腕名醫」的白河楊廣梅「大愛」無私

用愛心呵護兒童健康成長

“您好,楊醫生,我兒子上午打的防疫針,這會兒有點發燒,是怎麼回事啊?”楊廣梅已記不清多少次在睡夢中被電話吵醒了。自從事兒保科工作以來,楊廣梅始終保持著24小時開機的習慣,無數個夜晚,她耐心解答著家長們的疑慮。

多年來,在兒保科的崗位上,楊廣梅用一件件不平凡的小事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在2000個日日夜夜裡,她用愛心守護著每一名兒童的健康成長之路。

非“大腕名醫”的白河楊廣梅“大愛”無私

非“大腕名醫”的白河楊廣梅“大愛”無私

【只有提高技術,才能當好守護者】

今年40歲的楊廣梅,出生在白河縣冷水鎮後高山一個偏僻的小山村,從小目睹鄉親們被病痛折磨的她,立志要做一名醫生。2000年從衛校畢業後,楊廣梅被分配到家鄉大雙鄉衛生院工作。很短的時間內就成為醫院工作的佼佼者。

2004年,因為成家,楊廣梅工作調動到離丈夫工作近的縣第二人民醫院工作。憑藉著過硬的業務素質,幾個月後她就被院領導選拔為婦幼專幹。此後的7年中,楊廣梅連年為醫院捧回了婦幼和公共衛生的一等獎。

正是憑藉著精湛的業務素質和踏實的工作作風,楊廣梅得到了醫療系統的廣泛認可。2011年,白河縣婦幼保健院籌建兒保科,需要遴選一名既懂業務又有耐心愛心善於溝通的科室負責人,各項條件都符合的楊廣梅進入了院長柴金玉的視野。經過一番協調溝通,楊廣梅走馬上任開啟了她的兒保工作生涯。

彼時,兒保科只有兩名工作人員和最基本量身高體重等設備,加之從婦幼專幹到兒保科的跨行作業,楊廣梅深知“只有提高技術,才能當好守護者”,首先必須要提高兒保科的業務技能。

在院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楊廣梅先後深入到陝西省婦幼保健院、湖北省十堰市婦幼保健院和襄樊市南漳縣婦幼保健院學習業務和管理經驗,如飢似渴地汲取兒保科業務知識,半年學習下來,僅學習筆記就記了厚厚的幾大本。

喜歡學習,是楊廣梅的特點之一。她堅持買最新版的兒童保健相關教材,只要有空,就“翱翔”在醫學書籍中,邊看邊思考琢磨邊做筆記,不斷汲取知識的養分,豐富醫學素養。同時,她經常自費參加兒保科講座、論壇,學習借鑑兒保科科專家們的研究成果,補己之短。為了更系統地提高兒保科服務能力,她還自學心理諮詢,並獲得了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證書。

知識的長進和業務技能的不斷提高,也讓楊廣梅獲得了家長們的認可,婦幼保健院兒保科從最初的量身高體重、體檢諮詢等基本業務,擴展到目前的兒童生長髮育檢測\骨密度檢測、母乳分析、微量元素、智力和聽力篩查等十幾個保健服務項目項目,年門診量從最初的年3000人次增長到現在的20000餘人次。

工作中,楊廣梅堅持把手機號留給每一位患兒家長,隨時答疑解惑。精湛的業務素質、優質的服務態度讓她贏得了家長們的一致認可,七年多來,楊廣梅用堅韌和執著、醫術和良知,詮釋了“醫者仁心”的深刻內涵。

非“大腕名醫”的白河楊廣梅“大愛”無私


非“大腕名醫”的白河楊廣梅“大愛”無私


【負責和耐心,是做好兒保科工作的前提】

從每天八點走進辦公室開始,楊廣梅診斷室進進出出的人從沒有斷過。掛號求診的,體檢後生長髮育不好的、取藥後詢問注意事項的、詢問下一次體檢或預防接種時間的……楊廣梅總是和藹可親地一一作答。“孩子太小不會說,家長往往很著急,揹負著沉重的心理壓力。作為醫生,就是要全面深入瞭解兒童的情況,採用最佳的指導方案。”

平均每天近百名的兒童接診量,讓楊廣梅累得話都說不出。可是每當她看到家長們焦急的眼神,到了下班時間,她寧願自己加班,也不讓家長們站在門口等。“好多農村的家長走上百里的路帶孩子出來看病,我累一點也不能讓他們多等一分鐘,在縣城耽誤一天就是上百元的花費。”

“兒保科業務量大,加班加點多,工作環境嘈雜,只要做好分內的工作就好了。”可楊廣梅不這麼想,她始終以善良博愛的胸懷對待每一個她所接診的兒童。

2018年6月,楊廣梅迎來了一位特殊的“病人”——四個月大的幼兒鄧某某,父母和哥哥皆為智障,由爺爺奶奶帶著來打預防針,特殊的情況引起了楊廣梅的注意,她不僅為幼兒做好了預防接種,還全方位為鄧某某作了一次全身的體檢,“一般情況下,做好預防接種我們工作就完成了,但多年的兒童保健工作讓我真的愛每一位孩子,更加關注特殊群體,工作上細緻一點,對兒童的隱形疾病早發現,就能早干預、早治療,讓他們能有一個健康的未來。”

同時,根據日常工作中兒童體檢篩查的情況,楊廣梅和同事們為每一名殘疾兒童建立檔案,及時與殘聯對接,聯繫省市專家為殘疾兒童做免費體檢、爭取免費治療項目。“之前很多家長對殘疾兒童抱著聽之任之的態度,我們建立殘疾兒童專檔,定期與省市聯繫救治項目,為家長們提供了救治的平臺和方向,解決了有病亂求醫和有病不治的現象。”據楊廣梅不完全統計,多年來已累計有近百名兒童通過他們的努力得到了不通程度的免費救治。

醫者仁心。楊廣梅沒有過人的事蹟,也不是“大腕名醫”,但她用無私的“大愛”關心呵護著每一個她接觸接診的兒童,贏得了家長們的格外信任,成為大家心目中的兒童健康“守護神”。

“待人實在、認真負責、正派正直、兢兢業業、無怨無悔、幾十年如一日……”楊廣梅的一言一行感動並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兒童是一個家庭的希望,我們只有儘自己所能為他們守護,才對得起自己肩負的職責,才能對得起自己從醫的夢想。”楊廣梅說。

非“大腕名醫”的白河楊廣梅“大愛”無私

非“大腕名醫”的白河楊廣梅“大愛”無私

非“大腕名醫”的白河楊廣梅“大愛”無私

【兒童的健康,就是我最大的快樂】

兒保科人少業務量大,楊廣梅總是超負荷的工作。在同事們眼中,她就是工作狂,即使休假,也要到辦公室轉轉,遇到大家忙不過來的時候,她披上白大褂一忙就是一整天。

“我們工作的時候她在工作,我們休假的時候她還是在工作,即使第一天很累,第二天依然精神抖擻地投入工作。”在同時趙曉慧的印象中,楊廣梅就像身上安了小馬達一樣不知疲倦。

從事兒保科工作七年來,楊廣梅用細心、耐心和貼心守護者兒童的健康,用實際行動樹起了兒保科醫生的光輝形象。多年來,對於患者和單位,她問心無愧,然而一談起家庭,楊廣梅的眼中滿是愧疚。用女兒的話說:“我媽媽是賣到單位了,家就是她的宿舍。”女兒的一席話,讓楊廣梅倍感辛酸,自己的耐心和細心都投入到工作上了,卻忽略了女兒的感受,十幾年來,自己連陪女兒一起玩的時光都沒有。丈夫在鄉鎮上工作的時候,家就在幾步遠的地方,為了省時間中午就和女兒一起吃泡麵或在外面買點飯吃。別人家孩子放學父母陪著一起在遊樂場玩,自己的女兒只能在媽媽的辦公室度過一個又一個下午。

好在女兒懂事,丈夫理解。家裡的事丈夫從來不讓楊廣梅操心:“有更多的人需要她,全力支持她才能讓她安心工作,我和女兒不能拖她後腿。”在丈夫眼中,妻子雖然顧家少,但她一心撲在工作上,是一個對單位、對社會有益的人,自己應該全力支持她。

“都40歲的人了,怎麼還一心撲在工作上,身體咋受得了?”無數次面對這親朋友們善意的抱怨,楊廣梅總是一笑了之:“我熱愛兒保科工作,兒童的健康就是我最大的快樂。”

楊廣梅,一名普通的兒保科醫生,始終把守護兒童健康當作自己一生的事業去追求。紮實的理論功底、高超的業務水平和執著的精神追求讓她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可,並被評選為白河縣第五屆敬業奉獻道德模範。榮譽代表著認可,也凝結著楊廣梅在兒保科工作中的親情、友情、道義和責任,見證了她的“熔爐”中提升專業技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實現了不平凡的人生價值,無私奉獻的精神,更加詮釋了“醫者父母心”的真正含義。

投稿:白河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 柴金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