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茶巨頭加多寶要涼涼?關廠、停產、裁員,稅務問題隱現

8月底,一家地產上市公司的債務重組方案,意外扒下了涼茶巨頭加多寶的“底褲”。雖然加多寶迅速否認,稱數據與實際嚴重不符;但欠款、關廠、斷貨等一系列問題的暴露,讓加多寶難掩頹勢,公司業績不佳也的確是事實。

涼茶巨頭加多寶要涼涼?關廠、停產、裁員,稅務問題隱現

作者 | 詹方歌

8月底,一家地產上市公司的債務重組方案,意外扒下了涼茶巨頭加多寶的“底褲”。

雖然加多寶迅速否認那份顯示自己資不抵債的財務報表,稱數據與實際嚴重不符;但欠款、關廠、斷貨等一系列問題的暴露,讓加多寶難掩頹勢,公司業績不佳也的確是事實。

9月上旬,市界(ID:newsseeker)實地探訪加多寶巢湖代工廠——安徽金皇品食品有限公司,發現此處早已經人去樓空,偌大的廠區內僅有一位值班人員。這位值班人員告訴市界(ID:newsseeker),工廠原本有200多名員工,但現在僅剩他一人。

安徽金皇品原本是依託加多寶存在,企業相關人士告訴市界(ID:newsseeker),年初加多寶效益不好,工廠隨即關閉。

而近期陸續有媒體爆出,加多寶在廣東、四川等地的部分工廠也出現關廠、停產等情況。針對加多寶現狀問題,市界(ID:newsseeker)致電天眼查上顯示的加多寶集團電話,轉接相關部門,但前臺轉接後,電話一直處於無人接聽狀態。此前市界(ID:newsseeker)獲悉,加多寶公關部門已經解散。涼茶巨頭到底怎麼了?

欠款、關廠、缺貨

9月初,一個陰沉的下午,財務張永照例坐在辦公室裡,等待來核算賬目的加多寶經銷商。

“我這每天都有經銷商來鬧,半小時前,一對夫妻剛走。”張永告訴市界(ID:newsseeker),自己能做的就是幫他們把賬對清。至於欠款,他們之後是要和公司溝通還是打官司,並不是自己能左右的。在他的敘述中,這樣的經銷商超過一百位。

加多寶是曾經的涼茶大王,自2005年開始,加多寶與王老吉之間摩擦不斷,雙方開啟了“商標之戰”“紅罐包裝之爭”,價格戰、渠道戰一刻不歇。在此期間,加多寶的業績不斷下滑,與經銷商的問題也越來越多。

涼茶巨頭加多寶要涼涼?關廠、停產、裁員,稅務問題隱現

▲ 加多寶紅罐包裝

加多寶的經營模式中,經銷商要先將貨款打給公司,再由工廠安排發貨;銷售流程中產生的銷售費用也需要先由經銷商代墊,隨後結算代回,稱之為代墊費用。張永說,如果公司運行正常,經銷商的代墊費用會在合作期間保持金額基本不變,直到合作結束,再返還餘款。但現在,賬面上顯示的經銷商代墊費用卻像雪球,越滾越大。

張永在加多寶集團多年,在他看來,公司正面臨迄今為止最大危機。

今年5月起,加多寶華東大區開始斷貨,其中包含安徽。加多寶安徽地區的一線銷售姜言對市界(ID:newsseeker)回憶,目前還是能零星到貨,但遠不到市場需求。以前庫存剩三、五千箱的時候,經銷商已經要開始囤庫存,現在囤貨幾乎不可能,“偶爾能到兩千箱貨,還沒等入庫,已經被經銷商分完了”。

目前華東大區的加多寶工廠只剩杭州一家,其生產量遠不能滿足已經打款的經銷商,不少人只能在廠外等待運貨。流傳於加多寶內部的一張截圖顯示,杭州廠外已經有人開始鬧事,加多寶華東區域負責人則安撫大家“先不要著急”。

市界(ID:newsseeker)獲得的加多寶內部視頻顯示,近期有70餘位員工在杭州加多寶大樓前集聚討薪,呼喊“加多寶拖欠工資,法理難容!”等口號。據悉,杭州工廠也開始出現員工罷工的情況。

有貨,也未必能運。市界(ID:newsseeker)從多個渠道證實,由於公司從5月份開始拖欠物流公司運費,已有部分物流公司開始拒絕為包括杭州在內的多處加多寶厂部運貨。

涼茶巨頭加多寶要涼涼?關廠、停產、裁員,稅務問題隱現

外地的貨難調,加多寶位於安徽巢湖本地的代工廠則在今年年初關閉。9月初,市界(ID:newsseeker)實地探訪加多寶巢湖代工廠——安徽金皇品食品有限公司,發現此處早已經人去樓空。

公開信息顯示,安徽金皇品食品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工廠佔地6萬平方米,生產車間、倉庫等廠房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設立先進的自動化罐裝飲料生產線一條。市界(ID:newsseeker)探訪發現,金皇品食品的廠房上高高懸掛著加多寶的金罐招牌,除了這塊已褪色的廣告牌,傳達室裡的廠區管理制度,也展現了加多寶曾經的存在。

涼茶巨頭加多寶要涼涼?關廠、停產、裁員,稅務問題隱現

市界(ID:newsseeker)致電安徽金皇食品有限公司,對方回覆稱,安徽金皇品原本是依託加多寶存在,年初加多寶效益不好,工廠隨即關閉。加多寶內部人士向市界(ID:newsseeker)透露,2016年、2017年,巢湖代工廠一天的產能約為20萬罐涼茶飲料。2018年8月,廠內人員全部清空,原本留下的兩位加多寶負責人也已經離職。

與此同時,加多寶公司內部也正在經歷大幅裁員。區域銷售主管楊凡對市界(ID:newsseeker)稱,截至8月30日,包括上海、浙江、江蘇、安徽在內的整個華東地區員工僅剩700餘人,去年同期單個區域員工人數就有近千人。楊凡已經向領導申請辭職,但遲遲找不到人接替。

8月24日,集團已經下發通知,駐外財務歸屬各事業部直接管理。通知還提到,為控制成本,駐外財務部所有職能部門人員不再採用協議解除的方式進行分流,而採用自然分流的方式進行,不再產生經濟補償金。“裁員不補償,其實就是逼員工自己辭職。”張永說。

涼茶巨頭加多寶要涼涼?關廠、停產、裁員,稅務問題隱現

無論離職與否,加多寶員工都不得不面對另一樁煩心事:拖欠工資。

加多寶內部的編制分為A到F六個級別,A最高,F為基層業務員。資金緊張的情況下,公司會優先保證F級業務員工資。據悉,9月初,華東事業部剛剛下發E級人員6月份的工資,更高級別則還要再等。

姜言對市界(ID:newsseeker)證實了此事,但他並不打算離職。從大學畢業進入加多寶開始,他已經在加多寶工作近5年,“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對公司真的有感情。現在公司資金鍊是緊張一點,但這麼大個公司,不至於倒的。”

此前,《每日經濟新聞》曾報道稱,加多寶位於東莞、清遠等地的工廠,也有停工、減員的情況。位於湖北、浙江、四川等省份的多個工廠中,只有武漢、仙桃工廠還在正常運作,其餘工廠存在不同程度的停產、間歇停產現象。

這些無疑都讓外界質疑,加多寶的資金鍊或許已經出現問題。

價格戰埋隱患

加多寶的高層同樣人事變動不斷。今年3月,新任總裁李春林上臺,集團下發通知,24罐裝/箱的加多寶飲料,經銷商打款價由70元/箱降至50元/箱,看似減少了經銷商的前期打款壓力,但卻埋下了隱疾。

涼茶巨頭加多寶要涼涼?關廠、停產、裁員,稅務問題隱現

“這個舉措下來,對公司現金流影響很大,直接減少40%。”張永告訴市界(ID:newsseeker)。在他看來,這對於此前因官司消耗太多金錢和時間的加多寶而言,幾乎是致命的。

正如張永所說,降價銷售兩個月後,公司資金鍊出現問題。斷貨、裁員、欠發工資的情況愈演愈烈。銷售主管楊凡也表示無可奈何:“公司雖然降低了經銷商的拿貨價格,但同時要求經銷商必須追繳經營保證金。而且原本應該由公司返還經銷商的代回費用比例,也由先前的50%降低到了35%,多數經銷商對此比較反感。”

代回費用拿不到,不少經銷商只得和加多寶協商,將代回費用轉為貨款,以貨物作為結算。但這並不是最後的妥協,工廠斷貨狀況還在繼續,經銷商們只能繼續等待如擠牙膏一般的發貨流程。

市界(ID:newsseeker)隨機走訪了安徽省幾家經銷商,對方都表示,加多寶的欠款到目前為止還未結清。甚至幾年前已經終止合作的經銷商,也存在以貨代款,卻並未收到貨的情況。

老劉在2015年加入加多寶經銷商的行列。他回憶,那時候加多寶不太好賣。他的主營業務是酒類,促銷手段是“刮獎中飲料”,原本獎品是可樂,但為了將囤貨消耗掉,他只好將獎品換成進價比可樂稍貴的加多寶。

那時,加多寶和王老吉激戰正酣。2014年底,廣藥集團與加多寶的“紅罐之爭”一審宣判,加多寶敗訴。廣東高院判定加多寶公司立即停止使用和生產相關商品,立即銷燬相關侵權產品和宣傳材料,並賠償廣藥王老吉1.5億元。2015年4月,加多寶宣佈推出金罐包裝。

涼茶巨頭加多寶要涼涼?關廠、停產、裁員,稅務問題隱現

▲ 加多寶金罐包裝

2015年3月,廣藥集團將加多寶商標糾紛案的索賠額由10億元提高到29.3億元。此前的一審判決中,廣東省高院判定加多寶賠償額為1.5億元經濟損失及合理維權費用26萬餘元。

官司之餘,王老吉和加多寶的營銷戰也如火如荼。買四送一,三送一,百搭五箱,百搭十箱,兩家涼茶企業的利潤都逐漸降低。

楊凡還記得,加多寶和王老吉長達5年的官司中,包括他在內的同事都充滿幹勁:“那時候我們晚上都是免費加班的,銷售和推廣打成一片,研究營銷策略。沒有人會因為拿不到加班薪水抱怨,大家都朝著一個方向努力。”他認為,那才是加多寶企業精神的釋放。隨後他嘆息道:“現在真的很迷茫。”

在加多寶員工的敘述中,價格戰期間,2016年加多寶也曾經歷一段時期的現金流緊張,但很快緩解,即便是年底有裁員,也還在正常範圍之內。情況絕沒有現在緊迫。

今年8月底,房企中弘股份披露的債務重組方案,曝光了一份加多寶的財務數據,加多寶很快否認其真實性。這份數據顯示,2015年-2017年,加多寶集團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100.42億元、106.34億元、70.02億元;分別實現淨利潤-1.89億元、14.89億元、-5.83億元。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加多寶資產總計127.15億元,負債131.68億元,淨資產-3.5億元。

涼茶巨頭加多寶要涼涼?關廠、停產、裁員,稅務問題隱現

9月6日,李春林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加多寶在調整戰略,“退出價格戰”。

稅務問題隱現

在張永看來,自己經歷了從王老吉到加多寶的品牌轉換,經歷過紅罐換金罐,以及集團總裁的變更,“本來對公司感情很深,而今年開始對公司徹底失去信心”。

2018年8月,加多寶發佈內部通知,公司財務部、駐外財務部全部劃歸各大區事業部管理。這對於包括張永在內的集團財務部而言,幾乎是五雷轟頂。“這意味著,當銷售堅持要走那些不合理費用,我們包括監察部在內,是無權干涉的。”張永說,此前集團的財務總監已經走馬燈般換了兩任。

2018年3月,公司發佈單箱產品由70元到50元的降價通知。由此,經銷商和公司之間會產生一筆補差費用。財務部要求和每個經銷商核算金額,張永對市界(ID:newsseeker)表示,“經銷商提的市場費用、方案執行的花銷,我們一筆筆核算,如果核算後認為產生的補差費用是真實的,我們就給補。”但這一要求被營銷部門和經銷商拒絕。

核查初期,張永曾仔細查閱幾家經銷商報出的款項,發現數據有極明顯的漏洞。“C24(24罐裝每箱的規格)的倒貼比例是179%,這意味著賣100箱貨,公司要倒貼179箱,這怎麼可能呢?”張永哭笑不得。但他們能做的僅是核查,卻沒有資格拒絕放款。

9月初,張永登陸加多寶集團信息系統,發現集團財務部已經整體消失,公司內部構架只剩包括華東、華中、華南等幾個事業部大區。

現金流緊繃,為了回款,公司開始在支出上做文章。市界(ID:newsseeker)獲得的加多寶員工醫療報銷短信截圖顯示,報銷的錢款已經下發到公司,但不少員工卻遲遲未能收到。

今年5月開始,銷售姜言發現,自己的工資會分兩個賬戶下發,基本工資走公司賬戶,而提成款則由私人賬戶來發放。對此,張永表示,工資由私人賬戶下發的另一重原因是為了在個人所得稅上做些避稅。

銷售主管楊凡對市界(ID:newsseeker)確認,公司已通知將銷售全部轉經銷商人員,即工資由經銷商發放。“公司經營困難,就要銷售跟著經銷商幹了,拿點提成款,還能餬口。”楊凡說。

而市界(ID:newsseeker)獲得的另一則加多寶內部群聊消息顯示,公司還存在用個人賬戶走賬的問題。公司提示,為避免稅務問題,個人銀行卡賬戶的現金往來務必不要附註公司名及“貨款”字樣。

不僅如此,加多寶集團在增值稅繳納方面也存在不規範。市界(ID:newsseeker)獲得的一份加多寶公司內部審批顯示,上海康美旗下所屬公司的代墊費用將轉為貨款,“公司不開具發票給康美。由此產生的稅金由各辦承擔。” 市界(ID:newsseeker)諮詢資深財務人士,確認這一操作存在問題。

涼茶巨頭加多寶要涼涼?關廠、停產、裁員,稅務問題隱現

許多加多寶內部的老員工,都還記得2012年的巔峰時期。國家統計局下屬機構中國行業企業信息發佈中心發佈的數據顯示,2012年,73%的涼茶市場份額由加多寶佔領。此後,紅罐之爭、官司纏身,再加之內部管理制度混亂,加多寶早已經不復盛年。

“加多寶現在絕對算是生死攸關的時刻,在我看來,生的希望很渺茫。”楊凡說。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張永、姜言、楊凡、老劉皆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