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的需要什麼理由

如果真的需要什麼理由

最近幾天,朋友圈基本上被一部國產電影給刷屏了。幾乎不用看,大家都已經從連續的劇透中瞭解到電影梗概了。

一個很現實的故事,幾位白血病患者因為買不起進口的格列寧抗癌藥物,只能去買從印度走私的仿製品抗癌藥。並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的利益糾葛,人性掙扎,相關方博弈……

從中能看到人性的偉大,也能看到人的卑微;能看到光,也能看到光影背後的黑暗與無奈。

如果真的需要什麼理由

疾病,不僅僅是身體不適、巨大的痛苦,更意味著巨大的醫療成本,對一大家子人的經濟綁架。疾病,可能改變很多人及其相關者的命運,像一場大風暴,不容分說地裹挾一切,捲進未知的軌道。很多時候,對於一個鮮活的生命來說,無奈本身,就是巨大的黑暗。

這部電影的成功在於,它讓很多人在銀幕前流淚的時候,也在倒逼人們去思考,生命如此脆弱,現實如此殘酷,現在的我們該如何面對?是被作“待宰的羔羊”,還是主動去改變?

如果真的需要什麼理由

因為一直都不怎麼愛看電影,而且,從個人喜好上更是不喜歡這類“囧”式搞笑的顏色和形象的,所以,也不會再去為其4億商業票房添磚加瓦了。網上瀏覽該電影海報,只見一眾主演近乎誇張的笑臉,著實搞不清楚到底是喜劇還是悲劇(據說很多人看完這部據說是喜劇的電影都是哭著出來的)。從各色媒體的大肆渲染中,大約瞭解那是—個關於生命、關於價值、關於情與法、關於善良與正義的拷問,而警醒我的是類似於“陸勇”這個“不敢病更不敢死”的“狗日的中年”!

如果真的需要什麼理由

一、不敢病。

據《中國中等收入群體醫療服務與醫療保障研究》顯示,在城市家庭,自付的醫療費用中,有8.9%需要借債才能支付,在農村,這個比例為20%。當然,這不包括那些根本沒有納入醫保體系的大病。

去年刷爆朋友圈的文章《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一位在北京有房有車的精英中產,因為家人一場病,在ICU看到了每天耗費6萬塊的各類昂貴機器,被逼到賣房賣車。

一個普通家庭與貧困的差距,也就隔著一場病。哪怕是有車有房的中產,一場不大不小的病也能讓你捉襟見肘,在疾病面前,我們就是如此脆弱。

如果真的需要什麼理由

二、不敢死。

論壇上看到一個帖子,女,28歲,醫院確診為糖尿病,好幾天空腹血糖15.9-16.7,有家族病史,父親死於糖尿病。

老公在外創業,事業剛剛起步,上個月給孩子換了學區房,還有300多萬的貸款,確診的第三天,弟弟結婚,問能不能借10萬塊錢,所有的事情在一瞬間就崩潰。

原本的女強人,回到家看到孩子就偷偷哭,不敢跟老公說,也不敢和孩子說,卡里已經沒有一分錢可以借給弟弟。

以前很怕死,晚上夢到死醒來都會哭,現在不怕了,希望出門就被撞死,這樣還能給家人留點錢,不想拖累家人,但想著自己死了,房貸怎麼辦,女兒怎麼辦,老公怎麼辦、家裡的老人怎麼辦,越想就越崩潰,眼淚嘩嘩地就往下掉。

如果真的需要什麼理由

“小病拖、大病抗,病危等著見閻王”幾乎成了我們的現實寫照,不是不想治,而是不敢治、害怕治,治不起。

在疾病面前,大部分的人都無能為力,但誰也不能保證,下一個被光顧的不是你,就像《流感下的北京中年》那樣,最開始的一場感冒,到最後把一個家庭推向奔潰的邊緣。

人生最大的財富是希望,人生最大的資本是健康。物質是健康的基礎,精神是健康的支柱,而運動才是健康的源泉。四十歲以後,自然規律讓我們的激素水平下降,但是大劑量運動可以讓我們體面地抵抗這一規律。

如果真的需要什麼理由

明天和意外,永遠不知道哪個會先到。我們只要記得:生命需要管理,健康需要經營。從珍惜自己健康的今天開始,堅持運動鍛鍊,就是對自己、對家人、對社會最實實在在的愛!

這個世界上有2樣東西不可以選擇:貧窮和疾病!

如果真的需要什麼理由

世界上根本就沒有神,誰也當不了救世主。

如果真的需要什麼理由

請給自己一個堅持下去的理由:保持健康,讓運動成為終生習慣!

如果真的需要什麼理由

***愛運動,愛健康,歡迎關注U+運動服飾、U+運動科技。

如果真的需要什麼理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