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東:荒坡變綠島 創業走出精彩人生

刘爱东:荒坡变绿岛 创业走出精彩人生

1994年,劉愛東從四川重慶服兵役復員後返回家鄉宣化。當時家鄉農村荒山禿嶺,貧困依舊。此情此景深深震撼著劉愛東。不顧家人的反對,劉愛東把多年在山西、內蒙打拼的積蓄用於養豬業,於2006年底在塔兒村鄉窯子頭村東的荒坡地上建起了養豬場。起初養豬還算順利,逐步由100多頭豬發展到30000多頭豬,還在封閉的深溝裡散養了1000多頭野豬。天有不測風雲,2010年豬價大跌,公司兩年連續虧損五六百萬,如此沉重的打擊,使這個軍人出身的漢子有些吃不消。但他不氣餒,千方百計爭取小額貸款先把飼料買回來,把豬場支撐下去。同時進行養殖調整,建立了良種公豬站,為張家口地區生豬養殖戶提供優質種豬和優質生豬精液。拓寬銷售渠道,先後與北京第五肉聯食品公司等龍頭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這些措施有效的化解了養豬市場波動帶來的風險。2012年公司被河北省列為“畜牧業百強企業”和“十大優秀養豬企業”,獲得了“河北省無公害畜產品產地”證書。被農業部認定為“生豬養殖標準化示範場”。

也許是養豬的風雨催生了假日綠島的新芽。劉愛東2013年組建了張家口假日綠島生態旅遊有限公司,從種植無公害蔬菜和引進栽種果樹入手,先後在塔兒村鄉窯子頭村東種植了近300畝桃、李、杏、棗、蘋果、葡萄、海棠、丁香等經濟林,既保持水土綠化荒山,又美化環境,還引用農作物秸稈青貯飼料技術,同時建起了兩座800立方米沼氣池和一處汙水處理池,使豬、禽糞便沼氣化處理,沼渣作為肥料還於農田。減少了秸稈燃燒和糞便對環境的汙染。新打機井三眼,鋪設水管4000多米,採用噴灌、滴管技術,滿足了生產生活和生態綠化用水,避免了汙染和浪費。使昔日荒坡變綠洲,綠樹環村繞,瓜果滿山香。

在組建假日綠島租用農民土地時,困難重重,本來是寸草不生的荒蕪之地,在租用興辦旅遊公司用地時,一畝荒地由不足100元,漲到要價500多元,還有20多座墳頭主人索要高價遷墳費,有的至今不遷墳,成為園區墳頭釘子戶。面對這種狀況,劉愛東採用公司+農戶的方式使流轉土地的農民加入了合作社,其中窯子頭村70多戶農民村民在土地流轉、園區就業、股金分紅等直接收入人均增加2萬多元,同時帶動了周邊三個鄉鎮十幾個村近千戶農民從種植養殖科技扶貧中受益。許多農民成為遊客觀賞青山綠水的公司導遊和服務人員,有些成為公司骨幹管理人員。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的改善,使村民精神面貌也發生了巨大變化。由於假日綠島扶貧輻射帶動作用日益顯著,2014年被張家口市政府認定為“張家口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2015年成為張家口市“市級現代蔬菜園區示範及培訓”示範基地。2014年10月,假日綠島被全國、河北省命名為“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他本人於2013年4月當選張家口市人大代表,2016年4月榮獲“河北省農村青年拔尖人才”,2016年5月被選為“張家口鄉村旅遊協會副會長”,同年被選為“張家口市農村致富帶頭人協會副會長”。2017年被聘請為“宣化區私營企業協會名譽會長”。

經過十多年的辛勤耕耘,種植養殖業與旅遊業相互促進、綠化與環保相得益彰、一二三產業有機融合發展,使假日綠島園區成為張家口周邊農業園區中旅遊觀光遊樂項目最多、服務功能最完善的現代農業循環生態觀光園區,園區每年接待遊客50萬人左右,在全省和全國具有一定影響。2017年6月被農業部認定為全國創新創業園區基地。2017年7月20日劉愛東在圍場農業部舉辦的環京津農業扶貧會議上做了典型發言。2017年12月份被評定為:“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五星級園區”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家級AAA景區”。

為給當地政府分憂,劉愛東還主動承擔殘疾人的就業、安置任務。目前已安置30餘名殘疾人,10餘名退伍軍人在假日綠島園區就業。劉愛東於2013年4月當選為原宣化縣殘聯名譽主席。2017 年被河北省殘聯認定為“河北省殘疾人扶貧示範基地”。這些榮譽印證著他對黨和人民的赤膽忠心,也更加激勵他踐行宗旨擔當有為勇往直前的步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