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落淚曲,悲風敕勒歌

公元546年十月,東魏權臣高歡舉十萬大軍入侵西魏,意欲一雪前恥,趁有生之年統一北方,沒成想在玉璧遭遇西魏名將韋孝寬,十萬大軍損傷殆盡,直接導致自己飲恨而終。

英雄落淚曲,悲風敕勒歌

此戰韋孝寬以數千人抵抗十萬大軍五十多天,成功守住了玉璧城,名垂千古。而高歡則損失慘重,無功而返,因此憂憤成疾。在撤軍途中,由於高歡身患重病,臥榻多日,不能與將士相見,軍中便訛傳韋孝寬大弩射殺高丞相,西魏方面得此消息,更是派大軍高喊"勁弩一發,凶身自殞"。於是為穩定軍心,高歡不顧重病之身,在露天大營,召集諸將宴飲。

寒冬臘月,冷風刺骨,大地蒼茫,重病的高歡消瘦疲憊,面無血色,卻強打起精神舉酒與諸將共飲。酒至酣處,無樂不歡,高歡便令大將斛律金作歌助興。斛律金乃敕勒族,久居陰山下,他想起故鄉,天高雲淡,銀山巍峨,草原遼闊,風吹草動,牛羊成群,便慷慨作歌曰:"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見牛羊"

英雄落淚曲,悲風敕勒歌

伴著雄渾悲涼的北曲,這淳美的歌聲融入凜冽的北風,響徹雲端。"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見牛羊",高歡似乎也看到了久違的故鄉,不覺含淚和而高歌。久違的故鄉啊,那裡水草豐美,牛羊成群,一片蒼穹無際,朵朵白雲飄遊。想起少年時代,意氣風發,矯健伶俐,縱馬馳騁於廣闊無垠的草原,高談闊論,廣交天下豪傑,志在於亂世謀取江山,金戈鐵馬,槍林箭雨,至今尤歷歷在目,奈何還顧今朝,卻已白髮蒼蒼。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眼間已是行將就木之人,可年少的大志卻仍遙不可及,宇文泰勢力日漸強大,此次集結十萬大軍本欲踏平西魏,一統北方,卻折戟玉璧,含恨退兵,如今身患重病,有生之年再無一統天下的可能。英雄遲暮,壯志難酬,蒼涼高歌,人神共泣。

英雄落淚曲,悲風敕勒歌

高歡明白,自己的日子不多了,征戰一生未能翦滅群雄,澄清宇內甚是可惜,可最令他痛心的卻是不能再看一眼那美麗的草原故鄉了,那兒"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見牛羊"。而此刻時維臘月,北風蕭瑟,萬物沉寂,目光所及不過枯樹殘垣,凍土欲裂,冰凌閃爍。憶往昔,看今朝,不覺淚眼婆娑。崢嶸歲月,沙場馳騁,大漠草原,再也回不去了,一代梟雄竟掩面而泣,忘情高歌,此情此景,誰人不動容,諸將士無不泣不成聲,一時間大營悲風陣陣,吹著蒼涼的歌聲,飄向遙遠的故鄉。

……

英雄落淚曲,悲風敕勒歌

五年正月朔(次年),日蝕,神武曰:"日蝕其為我耶,死亦何恨。"丙午,陳啟於魏帝。是日,崩於晉陽,時年五十二,秘不發喪。

神武雖逝,歌謠卻亙古長存,"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見牛羊。",這悲涼蒼勁的北地民歌,飽含了多少英雄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