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情报人员泄密与投诚已成常态,如当年南越沦亡前夕的景象

台情报人员泄密与投诚已成常态,如当年南越沦亡前夕的景象

台情报人员泄密与投诚已成常态,如当年南越沦亡前夕的景象

央视9月15日对“反台湾间谍”工作报导,再度为人们敲响了警钟。本以为“台湾间谍”早就成为了夕阳产业,没想到现实中竟然有这么多“台湾间谍”案被破获。

台情报人员泄密与投诚已成常态,如当年南越沦亡前夕的景象

自1949年蒋介石政府退守台湾后,两岸间无声的较量就已经开始。在将近70年的谍战中,双方都损失惨重。《环球时报》报导称,大陆秘密派遣1,500余名干部入台,其中1,100余人被台湾方面发现后处决。 台湾媒体披露,自1949年至2006年,已有3千余名间谍“以身殉职”,不过台湾资深职业情报官丁渝洲披露认为这一数字被严重低估,至少1.9万人。

台情报人员泄密与投诚已成常态,如当年南越沦亡前夕的景象

由于损失巨大,台湾当局放弃了以往的行动,而是更多转向技侦。比如著名“黑猫中队”就是由美国提供U-2高空侦察机,台湾派飞行员进行侦察的部队。曾多次到大陆进行窜犯,并侦察到大陆原子弹实验等重要任务。

1978年大陆改革开放,打开了封闭的国门,也给台湾间谍可乘之机。再也不用偷渡或者空投了,完全可以以投资之名光明正大进入大陆,开始公司收集情报,策反以及发展情报人员。两岸间具有军事对抗性质的间谍活动已经很少出现,主要通过台商以及台湾赴大陆人士“策反”高级官员或者军队干部,以获取必要的信息。

台情报人员泄密与投诚已成常态,如当年南越沦亡前夕的景象

90年代台湾间谍最猖獗的时期。据《同根相煎:台湾间谍在大陆》一文可知,在台湾军情局进行的诸多策反活动中,以“少康项目”最为成功。1991年通过一名台商,原总后勤部军械部局长、大校邵正宗被策反,代号“少康一号”;其后原军械部部长、少将刘连昆也落水为军情局提供情报,并同时被台湾给予少将待遇。刘的被策反对大陆造成严重危害,其不仅向台湾方面泄露大量军事机密,甚至向台湾泄露了96年演习的情况。

初次会面,刘连昆就向台湾军情局提供了15份机密情报,涉及大陆进口俄制苏-27战斗机、S-300防空导弹以及解放军首批应急作战部队等多个敏感方面。根据庞家钧的估计,刘连昆仅在前六年中就得到台湾军情局的奖金2500万台币,因此其出卖情报的数量之多、内容之敏感可见一斑。

在刘连昆总计向台湾军情局提供的100多份情报中,绝密级的有4份,其中最敏感、最重要的两份分别是1993年军委会议以及1996年台海军事演习的相关情报。在1993年的军委会议上,明确提出21世纪解放军的军事战略重点。台湾方面在接到刘连昆的情报以后,在军事战略思想和武器装备配置等方面都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整。

台情报人员泄密与投诚已成常态,如当年南越沦亡前夕的景象

大陆方面也颇有斩获。如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火箭专家黄正安向大陆间谍林伟泄漏“凤凰遥攻精灵炸弹”等机密资料;台湾立委廖国栋前助理陈品仁,吸收总统府前参事王仁炳当下线,将总统府机密档转交大陆;台湾空军战管地勤中校袁晓风先后12次将空军军事机密(包含布建、作战情报等)告知大陆;以及大陆在台湾发展的最重要间谍,原台湾陆军司令部通资处长、少将罗贤哲。

但自2000年之后台湾情治人员的能力开始走下坡路,一方面是由于民进党上台使原有的情报人员对于“党国”的忠诚受到了冲击,不知为谁而战,另一方面,台湾情治人员内部内斗不断。

台情报人员泄密与投诚已成常态,如当年南越沦亡前夕的景象

为了打击对手,不惜出卖自己人。据2014年中新网报导,台湾安全部门官员透露,台当局防务部门“副部长”邱国正上将的儿子,在“军情局”任职,由于表现优异,上个月用掩护身份,化名送去中东某国进修。不料,近日却因“军情局”内斗,致身份曝光,基于安全考虑,台当局防务部门于中秋节前夕,急召邱国正儿子返回台湾,结束留学的培植计划。

台情报人员泄密与投诚已成常态,如当年南越沦亡前夕的景象

近期大陆破坏百起台湾间谍案件,有消息指也是台湾“军情局”内斗的结果。消息称,此次“台谍案”风波之发生,实为对蔡英文钦点“非情报体系”中将接管军情局、引发的政治斗争有关。为了给甫上任的新任局长罗德民中将一个“下马威”,一直以来和北京方面有“交流”的军情局管道才故意泄漏低阶聘雇、非专职人员的资料予中方国安部,以此丑闻让由蔡英文“钦点”的罗德民下不了台。

事实上,台湾军情局习惯“泄密”,用此手法来拔除异己、甚至消弭政敌的手段,一直层出不穷,2003年爆发的台商郑炽远案,牵连三、四十位被军情局吸收的网民,被中方国安部一举擒获,2007年郑炽远刑满被释放回台时,就曾经公开指责军情局内部泄密,导致他们一干人等被抓,而时任军情局执行长的李乐明,甚至公开宣称“不敢保证排除内部泄密的可能性”,翻译起来的意思,就是此事件即为军情局的内部泄密事件,所导致的台商网民惨遭收网捕获的悲剧。此事件后,军情局已经停止招募台商“为国效力”,此次事件爆发,才让外界得以窥知军情局改为吸收学生等下线为网民,搜集非关机密的舆情和社会状况等资料与报告。

台情报人员泄密与投诚已成常态,如当年南越沦亡前夕的景象

而对台湾军情局而言,“泄密”此事似乎成为台湾解严以来的“家风”,号称“忠党爱国”的军情局情报员,由于在台湾转型民主政体的关键期“适应不良”,加上国家认同错乱、混淆,以及贪图钱财女色等因素,故近年来频频爆发“泄密”丑闻,从2000年政党轮替、民进党首度执政后,以往的“忠党”家风受到挑战,故案子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

台情报人员泄密与投诚已成常态,如当年南越沦亡前夕的景象

此次的“台谍案”风波,几乎是2003年台商郑炽远案的翻版,只是这次的事件,搭配了大陆国安部门的宣传,效应扩大到台湾、影响政军界,但实质效应有限,故大陆并未有深入侦办的动作,仅止于拿来对内、外宣传,收取政治剩余效应。而台湾军情局的泄密,几乎已经成为“日常课题”。有现任台“国防部”高级智库的主管叹到,台湾情报人员的泄密与投诚案,犹如当年南越沦亡前夕的景象。(幂谈天下/张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