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中谍6》阿汤哥为何敢徒手摸核球,难买就不怕被核辐射吗?

最近,汤姆·克鲁斯的新作《碟中谍6:全面瓦解》在全国热映。阿汤哥继续上天入地拯救地球,不过这次让世界化险为夷的关键——抢回三个钚球,却让很多人为主人公们捏了把汗,盖因碟中谍小组这次有多人徒手接触钚球。武器级的核材料纯度很高,主人公们就不怕核辐射吗?

《碟中谍6》阿汤哥为何敢徒手摸核球,难买就不怕被核辐射吗?


这种担心不无缘由,有这样两个广为人知的故事。一个和国士无双的我国“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有关。1979年一次核试验时,空投核弹没有成功爆炸。当时作为总负责人的邓稼先,推开阻拦,一人乘吉普车去沙漠腹部寻找核弹碎片。

找到碎片后,邓老双手把裸弹抱在身上开车回来。后经过仔细检查,核弹没有成功爆炸是因为降落伞没有打开,这才让邓稼先放了心,但这次与裸弹的零距离接触,致使邓稼先受到了严重的核辐射。后来他患结肠症去世,就被认为与此有关。

《碟中谍6》阿汤哥为何敢徒手摸核球,难买就不怕被核辐射吗?


另一个故事是在国内被称之为所谓“用双手掰开原子弹”。其实主人公叫路易斯·斯洛廷,此人当时正向几个工作人员演示建立金属临界装置的技术。该系统由同一个带反射层的钚金属球组成,反射层是铍——铍是除锂外最轻的金属,因其原子核质量小,所以是很好的中子慢化材料,《碟中谍6》里也有其出场。阿汤哥的搭档用铍条接触钚产生荧光,来检测钚球是否真实。

《碟中谍6》阿汤哥为何敢徒手摸核球,难买就不怕被核辐射吗?


演示中,路易斯·斯洛廷用左手大拇指插入球壳极点的开口处,握住上部半球壳,这个时候他不慎手滑,导致两个铍半球合上发生了核嬗变,实验室8人分别受到不同程度核辐射。当然路易斯最重,在9天后死亡。

不过,从电影中的情节来看,阿汤哥们还真用不怕。因为钚在不超过临界体积时是α衰变,能量为5.517MeV。对于这个能量的α粒子,拿手里会受到辐射,但是因为其无法穿透皮肤,只要不进入人体(比如吃下去、随呼吸进入肺部、注射进血液)造成内辐射,拿手里问题不大。

这里同样有一个例子:西班牙“断箭”事件。断剑,是美国政府指称核弹丢失事故的专有名词——有部动作片就叫《断箭》,在美国的核弹头丢失后,主角历经千辛万苦阻止了自己的老同事对白宫的核要挟。实际上,“断箭”事件现实中就发生过不少次,不过倒没有人敢和美国政府作对,都是事故造成。

《碟中谍6》阿汤哥为何敢徒手摸核球,难买就不怕被核辐射吗?


1966 年1月15日10:22,一架美国B—52轰炸机和一架KC—135空中加油机,在西班牙沿海的比利亚里科斯村和帕洛玛雷斯村的上空进行空中加油训练时,突然在31000英尺高空相撞。轰炸机发生爆炸解体,机上携带的4枚威力巨大的氢弹掉到了西班牙沿海的岸上和海中。

当然这样的事故不至于引爆核弹,而令人惊讶的是,被摔得四分五裂的三枚核弹(另一枚掉进了海里并被寻回),并没有造成地面多大程度的核污染——虽然其中两枚氢弹的高爆物在弹体撞击地面时已经爆炸,弹体像破碎的南瓜一样裂开,核弹芯崩出了弹体。

《碟中谍6》阿汤哥为何敢徒手摸核球,难买就不怕被核辐射吗?


道理就像上面所说,α衰变一层纸就能挡下来,实验室中科学家们只要戴个手套就行。也因此,有人认为可能并非是试验失败的氢弹弹体造成了邓稼先患癌,而是核实验场的核爆炸辐射或其他什么原因。

当然,这不代表《碟中谍6》就没有问题,最大的瑕疵还是在钚球上。

按照剧中说法,恐怖分子要依托钚球制造的是500万吨当量的核弹。问题在于,按照剧中各个主人公能够单手托起钚球(虽然颇为吃力)的重量来看,这样的钚球远远无法支撑如此高的当量。

《碟中谍6》阿汤哥为何敢徒手摸核球,难买就不怕被核辐射吗?


碟中谍小组在克什米尔拆除的核装置,也就相当于一个普通的路灯大小。如此小的核装置,接近核武器小型化的概念。然而当今各大国核武器研究者们拿出来的核弹,500万吨级当量的尺寸都要大大超过这个装置,其核装药绝不是区区三个钚球,这是物理规律。

另外,核门槛容易迈,核武器做小了非常难。设计这种级别小型核装置的挪威科学家,如果真的存在,其水平是极高的,而此人居然是一名无政府主义者,并且要以毁灭世界来净化世界,个中“人设”逻辑也非常难以理解。

《碟中谍6》阿汤哥为何敢徒手摸核球,难买就不怕被核辐射吗?


不过,我们只需要一个让阿汤哥上天入地的理由,不是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