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香巴拉木里,絕對的原生態之美,一生必去一次!

最後的香巴拉木裡,絕對的原生態之美,一生必去一次!

木里藏族自治縣地處青藏高原南緣,橫斷山脈中段,位於四川省西南邊緣,境內山巒重疊,河流環繞。

縣境東面和東北面與冕寧縣及甘孜州九龍、康定二縣隔雅礱江遙望,北面與甘孜州雅江、理塘二縣接壤。

西南和西北面與甘孜州稻城縣連界,南面和東南面與本州鹽源毗鄰,西南面與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中甸縣、麗江地區寧蒗彝族自治縣犬牙交錯,並同雲南省麗江地區麗江納西族自治縣一江相隔。

最後的香巴拉木裡,絕對的原生態之美,一生必去一次!

木裡還是一個多民族聚集的地方,人口已有13萬,有藏族、彝族、漢族、蒙古族、苗族、納西、布衣、壯族、白族等13個民族,還有保存完好的東巴文化,母系社會的社會形態。

木裡和稻城亞丁有相似的地貌,但是這裡完全處於原始狀態。但對於攝影發燒友和驢友來說,這裡有很多未被發現的世界級美景,這裡比稻城亞丁更“野”!

最後的香巴拉木裡,絕對的原生態之美,一生必去一次!

康塢大寺

康塢大寺位於康塢牧場的康塢山頂上,海拔3407米,建築面積為2萬平方米,距縣城50千米,是木裡修築的第二座大寺。

該寺於1604年,由第一世木裡香根活佛的師弟嚴丁此稱桑布,仿照拉薩色拉寺的規格開山修建。

這裡風景如畫,茂密的原始森林,高高聳立的雪山,還有成群的牛羊,伴著悠揚的牧歌,伴著朝鐘暮鼓,那風景讓人迷醉。

最後的香巴拉木裡,絕對的原生態之美,一生必去一次!

俄亞大村

俄亞在木裡的西南角,處在滇川兩省的麗江、中甸、寧蒗、稻城、木裡五縣的交界處,是個納西族古寨,現稱俄亞納西族鄉。

俄亞的看點是世界罕見的蜂窩狀建築群,全村200多戶人家的房屋依山攀建,連為一體,人畜共居,巷道蜿蜒。

最後的香巴拉木裡,絕對的原生態之美,一生必去一次!

水洛貢嘎

水洛貢嘎是雪山及湖泊、牛場、森林瀑布組成的高原風光。這裡有神奇傳說的“新熱仁三兄弟神峰”,即新熱仁、降別勇、恰朗多傑。三座神山對木里人來講,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一生當中至少來一次轉山是每一個藏人的夙願”。

最後的香巴拉木裡,絕對的原生態之美,一生必去一次!

木裡大寺

木裡大寺始建於公元1656年,是繼瓦爾寨大寺、康塢大寺後興建的又一座大寺,曾是康巴藏區規模最大的黃教喇嘛寺廟之一,在藏區具有特殊的地位。

木裡大寺的建材以土木為主,式樣顯唐明風格。高20多米的藏式方堡大殿毗連數百間喇嘛僧侶住室。主體建築氣勢恢宏而彰顯華麗。

最後的香巴拉木裡,絕對的原生態之美,一生必去一次!

寸冬海子

木裡境內天然秀麗的高原湖泊有十多個,最為著名的有丁東海子、寸多海子(長海)、尼多海子、巴桑海子等。春季,山巒湖畔百花爭豔。

蔚藍的寸冬海子被包圍在金色的群山之中,水中島嶼星羅棋佈,湖水在陽光映射下發出藍瑩瑩的光芒,彷彿就是一塊跌落人間的藍色翡翠。

最後的香巴拉木裡,絕對的原生態之美,一生必去一次!

穿越線路1:木裡縣城—寸冬海子—木裡大寺—東拉、嘟嚕—白水河—滿措—呷洛牛場—水洛—縣城

穿越線路2:木裡縣城—寸冬海子—牧民新村—機依—瓦爾寨大寺—唐央雄鷹谷—木裡大寺—東拉、嘟嚕—白水河—滿措—呷洛牛場—水洛—縣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