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史名詞解釋2

40.天京事變

太平天國領導集團的內訌。定都天京後,洪秀全想集大權於一身,楊秀清則居功自傲,挾制天王。在楊秀清逼迫洪秀全親至東王府封其為“萬歲”後,洪並密詔韋昌輝、石達開回京“勤王”。韋、秦領兵趕回天京,殺楊秀清及其家屬。韋昌輝故意擴大事態,殘殺楊秀清部屬和群眾。不久,翼王石達開返回天京,斥責韋昌輝妄殺無辜。韋為獨攬大權,又動殺機,石達開聞訊連夜出逃,在安慶起兵討韋。由於石達開大兵壓境和朝內群起反韋,加上韋舉兵圍攻天王府,妄圖加害天王,奪取太平天國最高領導權,洪秀全才下詔誅韋。韋伏誅之後,石達開回天京,奉詔提理政務。但洪秀全對石達開“疑忌”重重,“不授以兵事”,並以洪仁發、洪仁達牽制石達開。1857年6月石達開負氣出走。天京事變是太平天國革命運動由盛到衰的轉折點。

41.林鳳祥

太平軍將領,農民出身。金田起義後隸蕭朝貴部。參加了在廣西境內的多次戰鬥,因作戰勇敢,敢打頭陣,在永安時封為御林侍衛。以後,攻長沙,進嶽州,破武昌,都任開路先鋒,因戰功累升至天官副丞相,躋身於太平軍高級將領行列。1855年2月,西連鎮失守,林鳳祥率部2000人守東連鎮。3月7日,林鳳祥在指揮作戰時負重傷,東連鎮為僧格林沁攻破,林鳳祥在地窖內被俘。林鳳祥和李開芳領導了北伐,然北伐軍全軍覆沒,林鳳祥也在北京英勇就義。太平天國統帥部於同治二年(1863)追封他為“求王”。

42.李開芳

太平天國著名將領。壯族,廣西武緣(今武鳴縣兩江鎮)人,一說廣西鬱林州人。金田起義爆發,投奔太平軍。因魁偉善戰,被提拔為戊一監軍。翌年七月,從太平軍進攻柳州,殺敵有功,擢金一總制,帶右一軍。後隨西王蕭朝貴攻長沙,晉金一正將軍。不久加封地官正丞相。與林鳳祥統陸路軍進兵南京,沿途所向披靡。洪秀全為徹底推翻清朝統治,李開芳和林鳳祥受命興師北伐。後來在與清政府的鬥爭中,被僧格林沁伏兵捕獲。於北京就義。同治二年(1863),被天朝追封為靖王。

43.陳玉成

天平天國將領。漢族,初名丕成,天王洪秀全嘉其忠勇,改名玉成。他是廣西藤縣大黎裡西岸村人。出身貧農。幼時父母雙亡,依靠叔父生活。1851年太平軍向永安進軍途中,陳玉成隨叔父從軍,編入“牌尾”,隨軍作戰。天京事變後,洪秀全極著手組建新的領導核心。在1858年恢復了五軍主將制,陳玉成為前軍主將。樅陽大會後,陳玉成率部東征,與李秀成部會師,一舉擊破江北大營,取得浦口大捷。後又取得三合鎮大捷趁勝追擊。安慶陷落後不久,陳玉成被捕就義,年僅26歲。

44.安慶保衛戰

太平軍反擊湘軍解安慶之危的一次戰役。安慶是天京西部屏障,又是太平軍糧餉的重要基地。1860年夏,曾國藩的湘軍圍攻安慶,守軍告急。洪秀全採納洪仁建議,命陳玉成率北路軍,李秀成率南路軍沿長江兩岸向西進攻武漢,迫使湘軍回師湖北。但後來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經過激戰,陳、洪軍隊始終未能與城內守軍會合。最終,湘軍轟塌安慶北門而入,守將葉芸來、吳定彩率軍與敵肉搏,全部壯烈犧牲,安慶失陷。此後,太平天國的軍事形勢更加惡化。

45.戈登

英國陸軍軍官。他畢業於英國軍官學校,1860年參加英法聯軍進攻天津和北京。戈登於1862年到上海,率領英軍多次進攻上海附近的太平軍。1863年,在英國駐華公使卜魯斯指使下,接任洋槍隊“常勝軍”統領。1864年5月,他配合清軍攻陷常州,清政府提升他為提督,不久,賞穿黃馬褂。同年11月,戈登返回英國,後任蘇丹總督。1885年1月,戈登被蘇丹人民起義軍擊斃於喀土穆。

46. 乾嘉學派

清代乾隆、嘉慶時期思想學術領域中出現的一個以考據為治學主要內容的學派。導源於清初顧炎武,他主張根據經書和歷史立論,以達到“明道救世”的目的。到乾嘉時,學者繼承古文經學的訓詁方法而加以條理髮明,用於古籍整理和語言文字研究,形成所謂“樸學”(注重名物訓詁考證的古文經學派)。這派學者從校訂經書擴大到史籍和諸子,從解釋經義擴大到考究歷史、地理、天文曆法、音律、典章制度;對古籍和史料的整理,有較大貢獻。但是沉溺於故紙堆中,脫離實際,放棄了顧炎武經世致用的本意。

47.龔自珍

清末思想家、文學家。字人,號定,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道光進士。他早年從外祖父學文字學,又研習經學、史學。官內閣中書,禮部主事。後來,他辭官南下,客死丹陽雲陽書院。因目睹清朝統治的腐敗,龔自珍主張改革變法;晚年支持林則徐禁菸運動,建議加強戰備,抗擊英軍入侵。他提倡“通經致用”,是今文經學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詩歌戰鬥性強,藝術性高,指斥封建統治的腐敗,呼喚政治改革的風雷,具有積極的浪漫主義精神,常常發人深省,催人向上。龔自珍是“開一代風氣”的大文學家。

48.《四洲志》

林則徐主持編譯和審定的一部綜合著作,一卷。本書是林則徐在廣東主持禁菸時,為了解西方情況,請人譯述英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編輯而成。書中所記為世界五大洲中30多國的地理和歷史和政情,是當時中國一部較有系統的世界地理志。後魏源受林則徐囑託,以此書及其它資料為基礎,編撰了《海國圖志》。

49.《海國圖志》

魏源受林則徐只託在《四洲志》基礎之上編撰的一部綜合鉅著。作者在鎮江受林則徐囑託,據《四洲志》譯稿及中外文獻資料,於《南京條約》訂立後不久整理成書。1842年刻本50卷,1847年刻本增訂為60卷,1852年又擴編為100卷,刊於揚州。此書系統介紹了外國曆史、地理和科技知識,譴責投降派“夷兵不可敵”的賣國論及頑固派視堅船利炮為“奇技淫巧”的昏憒,對戰、守和外交策略提出很好的見解,並提倡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著名主張。本書促使人們開闊眼界,瞭解世界,對後來資產階級改良派有一些啟蒙作用。此書出版後,很快傳入日本,對日本的維新運動也發生一定影響。

50.《瀛環志略》

近代中國人系統介紹世界史地知識的名著,作者徐繼畬。其中對亞洲、歐洲和北美洲的介紹尤為詳細,對中國人很少了解的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也都有所記述。徐繼畲還在書中對歐美民主政治制度作了比較系統的介紹,並給予稱讚,這在當時是難得的進步思想。

51.師夷長技以制夷

魏源提出的思想主張。他在《海國圖志•敘》中指出:“是書何以作?曰:為以夷攻夷而作,為以夷款夷而作,為師夷長技以制夷而作。”所謂“師夷”主要是指學習西方資本主義各國在軍事技術上的一套長處。魏源不僅主張從西洋購買船炮,而且更強調引進西方的先進工業技術,由自己製造船炮。所謂“制夷”,是指抵抗侵略、克敵制勝。魏源明確地把是否學習西方國家“長技”提高到能否戰勝外國侵略者的高度來認識。魏源從反侵略立場出發,以師夷為手段,以制夷為目的,表現了一種光輝的愛國主義思想。

52. 姚瑩

字石甫,號展和,晚年號幸翁,安徽桐城人。他自幼跟隨從祖父古文大師姚鼐讀書,善詩文。1808年,考中進士,授福建平和知縣,後調往臺灣,署海防同知等職,1830年升任臺灣道。鴉片戰爭期間,英軍侵犯臺灣,姚瑩和總兵達洪阿率領檯灣軍民奮勇抵抗,屢次擊退英艦的進攻。中英《南京條約》簽訂以後,耆英、伊里布等誣陷姚瑩“冒功欺罔”。姚瑩被革職逮問,貶官四川。1851年,清政府任命他為廣西按察使,去鎮壓太平軍。姚瑩尾隨太平軍至湖南,病死。他謫居四川期間,留心外國事務,對國際形勢以及喇嘛教、天主教等問題進行了探討,並建議清政府加強沿海和邊疆防務。他的著作輯為《中復堂全集》。

53.徐繼畬

字松龕,山西五臺人。1826年,他考中進士,入翰林院為庶吉士,又授編修。他歷任廣西潯州知府、兩廣鹽運使、福建布政使、福建巡撫、兼閩浙總督等職。他在閩浙任職期間親眼看到敵人強大、蠻橫和中國落後、腐朽,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責任感,激勵他去了解敵情,尋求克敵救國的道路。1841年起,他利用公務上與外國人接觸的機會,尋求探問,廣泛蒐集外文資料,參閱大量史書,撰寫成《瀛環考略》,後改名《瀛環志略》於1848年正式刊行。後又在朝廷居職。1869年,他以年老多病為理由,告退還鄉,1873年病逝。

54.阿古柏

塔吉克人(一說烏茲別克人)。原是封建主,曾任浩罕王的總司令。1864年趁新疆發生反對清朝統治的舉事,阿古柏受浩罕攝政王的派遣,與喀什噶爾封建主金相印勾結,於1865年率軍侵入新疆南部。1867年建立“哲德沙爾汗國”,即七城汗國。阿古柏自稱“畢條勒特汗”,意為“幸運者”。1870年控制了南疆全部和北疆部分地區,殘酷壓榨和剝削新疆各族人民,被稱為“黑色的貓頭鷹”。他還與英俄帝國主義相勾結,與之簽訂政治、通商條約。1876年,左宗棠任欽差大臣,率軍討伐,在新疆各族人民支持下獲勝。次年,阿古柏退守庫爾勒,不久兵敗自殺(一說被部將殺死)。

55.馬嘉理事件

英法等國在打開中國沿海門戶及長江後,又想打開內陸的“後門”,從19世紀60年代起,不斷探測從緬甸、越南進入雲南的通路。1874年,英國再次派出以柏郎上校為首的探路隊,在近二百人的武裝士兵護送下,探查緬滇陸路交通。英國駐華公使派出翻譯馬嘉理南下迎接。1875年1月,馬嘉理到緬甸八莫與柏郎會合後,向雲南邊境進發。2月21日,在雲南騰越地區的蠻允附近與當地的少數民族發生衝突,馬嘉理與數名隨行人員被打死。這即是“馬嘉理事件”,或稱“滇案”。

56.《中英煙臺條約》

亦稱《滇案條約》,共分三大部分16款,並附有“另議專條”。第一部分主要內容為:中國向英國償款銀20萬兩;中國派出使大臣帶國書前往英國,對滇案表示“惋惜”;雲南當局應與英國所派官員商訂滇緬來往通商章程;自1877年起,以五年為限,英國派官員駐雲南大理或其他相宜地方,察看通商情形;英國仍保留由印度派員赴雲南之權。第二部分實際上涉及中外司法案件的處理及官方交往兩方面,這些規定擴大了英國在華治外法權。第三部分為“通商事務”,此外,《另議專條》中規定英國可派探路隊由北京經甘肅、青海或四川等地進入西藏,或由印度來藏。

57.曾紀澤

字剛,湖南湘鄉人,曾國藩長子。1878年為駐英、法公使。1880年又奉派兼任駐俄公使,與俄國談判改訂崇厚與俄國擅訂的《里瓦幾亞條約》,經反覆交涉,於1881年簽訂中俄《伊犁條約》(又稱《中俄改訂條約》),收回伊犁和特克斯河地區。中法戰爭時期力主抵抗法國入侵,反對言和。1884年初反對李鴻章與法國簽訂《中法會議簡明條款》,4月被免去兼駐法國公使。同年晉升兵部右侍郎,與英國議定《洋藥稅釐並徵條約》。1885年,清廷召其回京供職。1886年幫辦海軍事務,旋為兵部左侍郎,命在總理衙門上行走。

58.劉永福

廣東欽州(今屬廣西)人。幼時隨父母遷至廣西上思。1857年參加天地會起義,在廣西歸順(今靖西)一帶活動。1864年帶領二百餘人駐守安德,制七星黑旗一面,作為軍旗。次年率黑旗軍赴越南。1870年率部進駐保勝。1873年法軍進犯河內等地時,應越南政府約請率兵抗法。12月在河內近郊擊斃法軍頭目安鄴,法軍退出北圻。次年被越南政府任命為三宣副提督。1883年5月在紙橋擊斃法軍司令李威利等。中法戰爭爆發以後,在越南戰場西線與清軍共同抗擊法軍,多次取得勝利,並受到清政府收編。1885年中法戰爭結束後入關,黑旗軍被裁至一千餘人。次年任廣東南澳鎮總兵。

59.李威利

一譯李維業,法國海軍將領。1881年任法國交趾支那艦隊司令。次年3月,法國為奪取越南北部並強行開放紅河,法國駐西貢總督盧眉派他率領法軍七百多人進駐河內城外法租界。越南河內總督抗議法國違約增兵,李威利於4月25日悍然調集炮艦和軍隊佔領河內,聲稱“有雄心要擴張法國的勢力”。1883年春,茹費理再任法國內閣總理,命令他從河內出擊,攻佔南定等地。當時,劉永福黑旗軍已東進至懷德紮營,於5月上旬向法軍下挑戰書,19日在河內以西懷德府的紙橋大敗法軍,李威利被當場擊斃。

60. 麥克馬洪線

(英)印度殖民政府外務大臣享利·麥克馬洪(英國政府代表)揹著當時與會的中國政府代表,私自同西藏地方代表在印度新德里以秘密換文的方式炮製了所謂的"中印邊界線",即"麥克馬洪線",這條分界線與此前國際上習慣認定並在各種官方(包括英國)出版物和地圖上一直沿用的分界線不同,它大大向西藏縱深推進,把原本在西藏境內資源最豐富的九萬多平方公里划進了大英帝國的印度殖民地,將中國西藏地方歷來有效行使統治權的地方向北壓縮了一百多公里。正是由於這種將國家領土的私相授受,歷屆中國政府都不承認這條線的合法性。

61. 厘金

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30年代中國國內貿易徵稅制度之一。最初是地方籌集餉需的方法,又名捐釐。厘金創始之初,本是一種臨時籌款方法,同治三年七、八月間,清廷臣工多有整頓備省厘金革除積弊的奏議,厘金曾經一度者裁而未果,使它取得經常正稅的地位。1931年1月1日,國民政府取消了厘金制度。

62.劉銘傳

劉銘傳(1836—1895),安徽合肥人。早年參加李鴻章的淮軍,鎮壓太平軍,總升任總兵。1884年6月,奉命督辦臺灣軍務,籌備抗法。8月5日法艦炮轟基隆,他督所部曹志忠、章高元等奮力擊退法艦。10月初,法艦十餘艘同時進犯基隆和滬尾(今淡水),他決定放棄基隆,集中兵力堅守滬尾。1885年10月臺灣設省,為第一任巡撫。任內除加強海防、整頓吏治和增加財政收入外,又開辦鐵路、煤礦、鐵礦以及新式學堂等事業,對開發臺灣有所建樹。有《劉壯肅公奏議》等行世。

63.鎮南關大捷

中法戰爭中,清軍在廣西鎮南關戰勝法軍的一次著名戰役。1885年2月初,法軍大舉進犯諒山,清軍前敵主將潘鼎新不戰而走,一直退至鎮南關內。尾追之法軍直驅關前,一度深入關內數十里。兩廣總督張之洞請出退伍老將馮子材幫辦廣西軍務。馮子材馳赴前線團結將士,部署戰備。在鎮南關掘壕溝,築長牆,加強防務。他親自率部獨當中路前敵。法軍二千餘人由尼格里指揮,分三路撲向關前要隘,均被擊退。法軍三面受敵,損失慘重,敗逃關外。25日又退回諒山。清軍乘勝追擊,法軍棄諒山向南潰逃。這場戰役法軍死傷287人,扭轉了中法戰局,法國茹費裡內閣因此倒臺。

64.茹費理

茹費理(1832—1893),一譯費理。法國總理。1869年當選為立法議會議員,次年在臨時國防政府中任職。他曾直接參與對巴黎公社的鎮壓。積極推行對越南和中國的擴張。1883年他撤換法國駐華公使寶海,中斷和清政府的談判,堅主武力侵略。任命孤拔為遠征軍總司令,於12月進攻駐紮在越南山西的清軍,中法戰爭正式爆發。次年2月繼派米樂率法軍攻陷越南的北寧和太原,迫使清政府接受《中法會議簡明條款》。不久,法軍進攻中國的臺灣、馬尾等地。法軍在鎮南關大敗,茹費理內閣隨之倒臺。

65.倭仁

蒙古正紅旗人,烏齊格里氏,字艮峰,道光進士。道光末年,他和曾國藩標榜“理學”,以封建衛道者自居。同治初年,他任文淵閣大學士,反對洋務派設立同文館和學習西方科學知識,成為頑固派首領。著有《倭文端公遺書》。

66.

李鴻章

清末大臣,洋務派地方代表。字少荃,安徽合肥人,道光進士。1853年,在籍辦團練,協助鎮壓太平軍,屢遭失敗,投靠曾國藩當幕僚。1861年在安徽按湘軍編制,組織淮軍。1862年4月,淮軍由安慶乘英國輪船到上海,與外國侵略者組織“常勝軍”,守上海、陷蘇州、常州,升任江蘇巡撫。1865年署兩江總督,鎮壓捻軍。1870年由曾國藩舉薦,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掌握軍政、外交大權。為了挽救清朝統治,以“自強”“求富”為名,創辦軍火工業和民用工業(如江南製造總局、上海輪船招商局等),創辦北洋海軍。他對外一貫妥協退讓,投降賣國,曾招致中法、中日戰爭失敗,是許多不平等條約的訂立者。曾參與反對戊戌維新,義和團運動時與英國策劃“東南互保”。訂立《辛丑條約》後不久病死。他在洋務運動中貪汙中飽,死時遺產竟達4000萬兩白銀之多。

67.左宗棠

清末大臣,洋務派地方代表。字季高,湖南湘陰人。1860年為曾國藩推薦,統領部分湘軍,曾自募約五千人,組成“楚軍”,左系湘軍形成。1862年初,經曾國藩舉薦,升任浙江巡撫,與法國組織“常捷軍”,陷寧波、紹興等地。1866年以閩浙總督身份創辦福州船政局。次年調任陝甘總督,“身雖西去,心猶東注”。督陝甘期間,曾辦蘭州製造局,因西北盛產羊毛,又辦蘭州織呢局。1875年任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次年率軍入疆,進攻阿古柏反動政權。1878年收復除伊犁以外新疆全境,建議設立新疆行省,開發新疆。1881年升軍機大臣,調兩江總督。1884年中法戰爭中是主戰派,督福建軍務。次年因病退職死。他創辦的福州船政局,在70年代以後裁撤洋員,與李鴻章的江南製造總局的“非洋人洋匠不可”的情形有所不同,反映了他具有一定的自力更生辦洋務的思想特點。

68.張之洞

字孝達,一字香濤,直隸南皮(今屬河北)人。同治年間進士,歷任翰林院侍講學士、內閣學士、山西巡撫、兩廣總督等職。中法戰爭期間,他主戰奏準起用馮子材,在廣西邊境擊敗法軍。1889年,他調任湖廣總督,創辦漢陽鐵廠、兩湖書院、籌辦盧漢鐵路等,與李鴻章爭奪權勢。張之洞是洋務運動後期著名代表人物。1898年,他發表《勸學篇》,提出“舊學為體,西學為用”,以維護封建倫理綱常,反對維新變法。1900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時,在帝國主義策劃下,他參與所謂“東南互保”,鎮壓兩湖地區人民反洋教鬥爭和唐才常自立軍起事。1907年,他調任軍機大臣,掌管學部,1908年督辦粵漢鐵路。有《張文襄公全集》。

69.天津機器製造局

1867年4月,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在天津設立機器製造局。初名“軍火機器總局”,以英國商人兼丹麥領事密妥士為總管,規模僅次於江南製造局。1870年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鴻章接辦,改稱“天津機器製造局”。因密妥士不精機器,李鴻章將其撤職,改命江南製造總局督辦沈保清主持。沈保清把天津機器製造局擴充成東西兩局,分設四廠。1895年改稱“北洋機器製造局”。它主要製造彈藥、槍炮、水雷等。1900年八國聯軍將其焚燬。

70.輪船招商局

1872年12月,李鴻章奏設輪船招商局,派浙局總辦海運委員、候補知府朱其昂招股試辦。第二年正式成立。名為商辦,實則官商合辦,總局設在上海,分局設牛莊、煙臺、漢口、天津、福州、廣州、香港以及日本橫濱和神戶、新加坡、呂宋等地。它承運漕糧,兼攬商貨。成立時買輪船3只,到1876年有船12只。1877年,以222萬兩白銀的高價收買美國旗昌輪船公司舊輪船18只,擴大經營。由於管理腐敗,又受洋商航運業排擠,難以維持。1885年盛宣懷奉命進行“整頓”,改為官督商辦,但仍然連年虧損。1909年輪船招商局改歸郵傳部管轄。本圖是輪船招商局設在上海的總辦事處。

71.總理衙門

鴉片戰爭前,清政府認為同外國關係僅是“理藩而已,無所謂外交也”。鴉片戰爭後,由兩廣總督專辦與歐美國家的交涉,特加欽差大臣頭銜,稱“五口通商大臣”。《北京條約》訂立後,各國在華設使館、駐使節。外國侵略者認為地方總督無權處理涉外事務,多次要求建立專門機構。1861年1月,奕再上奏摺請求建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總理衙門首任事務大臣均為清朝貴族,且與外國侵略者關係密切,使總理衙門實際成為外國侵略者控制清政府的總樞紐,是中國半殖民地化的一個重要表現。總理衙門存在了40年。到1901年,據《辛丑條約》第12款規定,改為外務部,仍位列六部之首。

72.載垣

康熙帝第十三子胤祥的五世孫。愛新覺羅氏。1825年,他襲爵怡親王,曾在御前大臣行走受顧命。咸豐帝即位後,漸受重用,歷任左宗正、宗令、領侍衛大臣。1859年,他奉命赴天津視察。次年,他同兵部尚書穆蔭和英法和談,談判決裂,拘囚巴夏禮等。英法聯軍進逼北京,他隨咸豐帝逃往熱河。1861年咸豐帝死,他與端華、肅順等八人同受顧命,為贊襄政務王大臣,掌握實權。不久,慈禧太后發動政變,令其自盡。

73.肅順

宗室貴族,愛新覺羅氏,字豫亭,滿洲鑲藍旗人。歷任御前大臣、總管內務府大臣、戶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等職。為鎮壓太平天國,主張重用漢族官僚地主胡林翼、曾國藩。為解決財政困難,主張發紙幣、鑄大錢。對外國侵略者疑懼頗深,要維持“天朝”尊嚴,對侵略者的過高要求不肯應允,甚至起而抗爭。

74.

辛酉政變

辛酉政變又稱“北京政變”,是發生在1861年的一起重大政治事件。1861年(咸豐十一年)咸豐帝病死後,慈禧太后聯合恭親王奕發動的一次宮廷政變。以時在夏曆辛酉年得名。又因改變祺祥年號而稱“祺祥政變”,亦稱“北京政變”。 1861年10月26日,慈禧、慈安兩太后偕幼帝載淳等離熱河回京。兩太后抵京後,即召見先行返京的奕,部署對策,搞垮了當權的以肅順為核心的政務八大臣隨後,又清除了贊襄政務王大臣的黨羽。11日,同治帝載淳正式即位。從此,慈禧、慈安兩太后開始垂簾聽政。但實際上,慈禧掌握清政府的最高權力,歷時四十七年之久。

75.三國干涉還遼

《中日馬關條約》簽訂後,沙俄糾集德、法迫使日本放棄對中國遼東半島的領土要求的事件。《馬關條約》規定中國割遼東半島給日本,這直接妨礙到沙俄向我國東北的擴張。於是沙俄聯絡了法國、德國,向日本政府施加外交和軍事壓力,要求日本放棄對我國遼東半島的佔有條款。日本政府迫於壓力不得不放棄對遼東半島的領土要求,但讓清政府增付“贖遼費”三千萬兩白銀為“補償”。該事件是沙俄糾合德法兩國同日本爭奪我國東北的鬥爭,也是十九世紀末帝國主義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的開端。

76. “門戶開放”政策

美國對清政府提出的一項侵略政策。1898年,美國忙於同西班牙爭奪菲律賓的戰爭,未能參與對中國“勢力範圍”的爭奪。於是美國先向英、德、俄三國,接著又向法、日、意各國提出所謂在華“門戶開放”、貿易機會均等的照會。美國提出很多無理要求,利用外交辭令,於1900年3月宣佈它所提出的主張已為各國所接受。這樣,帝國主義列強在中國經過幾年空前尖銳複雜的大爭奪之後,終於在美國“門戶開放”政策的基礎上暫時取得表面上的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侵華的聯合陣線。

77.公車上書

1895年春,在北京參加會試的各省舉人上書光緒皇帝的事件。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戰爭失敗後,派李鴻章前往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激起了全國人民的強烈反對。5月2日,廣東舉人康有為聯合在北京會試的各省舉人1300餘人簽名上書,痛陳割地棄民的嚴重後果,要求拒籤和約、遷都抗戰、變法圖強。都察院以條約已經簽字“用寶”為由拒絕代遞上書,但這次上書在京城內外廣為流傳,影響很大,成為資產階級維新運動的起點,因漢代舉孝廉乘公車赴京,後因以“公車”為舉人入京應試的代稱,故此次上書事件史稱“公車上書”。

78.康有為

廣東南海人。他出生在一個封建官僚家庭,祖父康贊修,是道光年間的舉人,父親康達初,做過江西補用知縣,康有為自幼受過嚴格的封建教育。19世紀70年代,中國面臨嚴重的邊疆危機,正在形成中的民族資產階級開始醞釀著資產階級維新思潮。1879年康有為接觸西方資產階級文化,閱讀了《西國近事彙編》、《環遊地球新錄》等書,乃始知西方治國有法度。在西學的影響下,他如飢似渴地向西方尋找真理。1882年康有為到北京參加順天鄉試,沒有考取。南歸時,途經上海,購買了大量西書。他吸取了西方傳來的進化論和資產階級政治觀點,初步形成了資產階級維新變法的思想體系。

79.梁啟超

廣東新會人,祖父和父親都是封建文人,15歲時,受業於阮元在廣州創辦的學海堂,17歲考中舉人。1890年,他到北京參加會試,開始看到《瀛環志略》和江南製造總局翻譯的書籍,初步接觸西方資本主義的文化。1891年,他就學於康有為,接受維新思想的影響。1895年,他在北京協助康有為發起“公車上書”,組織強學會。1896年,他在上海主編《時務報》,發表《變法通議》,編輯《西政叢書》。第二年,他到湖南,擔任長沙時務學堂總教習。在他和譚嗣同的努力下,湖南的變法運動迅速開展。1898年入京,以六品銜辦京師大學堂、譯書局。變法失敗後,他逃往日本。

80.《新學偽經考》

《新學偽經考》是康有為在戊戌變法時期的主要理論著作之一,初刊於1891年。在書中,康有為認為東漢以來的古文經學多出自劉歆偽造,所以叫作“偽經”;是新莽一朝之學,所以又叫作“新學”。他指斥古文經學不是孔子的“真傳”,“即宋人所尊述之經,乃多偽經,非孔子之經也”。康有為認為,西漢以前的今文經才是孔子“真傳”所在。這就對維護封建專制制度的傳統思想提出了挑戰,為掃除維新變法的障礙準備了條件。康有為把資產階級需要的東西,也掛上了孔聖人的招牌,因此減輕了非聖無法的壓力。康有為的《新學偽經考》旨在動搖和破壞封建守舊頑固勢力“恪守祖訓”的觀念,打擊封建專制的理論基礎。因而它不是一部單純的“辨偽專著”,而是披著“經學”外衣的一部維新變法的理論著作。

81.《孔子改制考》

是康有為的一部維新變法的理論著作,始纂於1891年,1898年正式刊行。它的主要內容是:孔子以前的歷史,是孔子為“救世改制”的目的而假託的宣傳作品,都是茫昧無稽的。從秦、漢以來才可考信。孔子創立儒家學派,提出一套他自己創立的堯、舜、禹、湯、文、武的政教禮法,編撰六經,作為“託古改制”的依據。從戰國到秦漢,“無不鹹歸依孔子”,因為他所創立的儒家學說,教義最完善、制度最齊備,門徒最眾多,於是在漢武帝時取得一統的地位,孔子也就成為“萬世教主”。這樣,康有為把孔子裝扮成“託古改制”者,尊孔子為教主,用孔教名義,提出維新變法的主張。康有為把資產階級的民權、議院、選舉、民主、平等,都附會到孔子身上,說是孔子所創。他把資產階級需要的東西,掛上孔聖人的招牌,用自己的觀點闡釋儒家經籍,鋪衍“孔子改制”,力圖使人們相信,維新變法就是遵循孔子的“立法”,孔子也成為維新變法的祖師。

82.強學會

清末維新派的政治團體。公車上書後,維新成為全國性的政治運動。由康有為發起,侍讀學士文廷式出面組織強學會。入會者數千人,陳熾為提調,梁啟超為書記員。學會每隔數日集會一次,每次都有人發表演說,又附設“強學書局”,刊行《中外紀聞》,翻譯西方和日本書籍,宣傳維新主張。一些官僚見學會勢盛,也紛紛表示“資助”,想趁機擴大自己的勢力。張之洞、劉坤一、袁世凱等都捐銀入會。不久,康有為又組織上海強學會,刊行《強學報》,與北京強學會相呼應。強學會由北京發展到上海,聲勢愈大。1896年1月,慈禧太后強迫光緒帝下令封閉北京強學會。張之洞也停發上海強學會的經費。

83.《中外紀聞》

康有為在公車上書後不久,創辦了《萬國公報》。《萬國公報》為雙日刊,每冊有編號,無出版年月。報名與英、美傳教士所辦之報相同,因為上海廣學會編的《萬國公報》在政府官僚中行銷有年,故襲用其名,以利推廣。《萬國公報》每冊有論文一篇,長篇則分期連載,除轉載廣學會和其他報刊外,撰文未署名,實際出於梁啟超、麥孟華之手。北京強學會成立以後,“先以報事為主”,把《萬國公報》改名為《中外紀聞》。《中外紀聞》雙日刊,木活字印刷,每冊註明出版年月,無編號,封面有紫紅色“中外紀聞”四字。《中外紀聞》發刊一個月零五天,即遭封禁,但它在在中國近代政治史、新聞史上有一定地位。

84.《時務報》

清末維新派的報刊,旬刊。上海強學會被封禁後,會員黃遵憲、汪康年等倡議以學會餘款創辦報館,以繼續宣傳維新變法,於1896年8月在上海出版《時務報》,由汪康年任經理,梁啟超任主筆。該報以變法圖存為宗旨,設論說、諭折、京外近事、中西報譯等欄目,梁啟超連續發表《變法通議》等重要文章。其他維新人士也紛紛撰稿,對宣傳維新起了很大的作用。汪康年在張之洞支持下,於1898年8月改《時務報》為《昌言報》。旋因戊戌政變,《時務官報》、《昌言報》停辦。

85.《國聞報》

清末維新派的報刊,日刊。嚴復主編,每旬出增刊《國聞彙報》。1897年10月26日創刊於天津。刊登國內各省要聞,如《保國會章程》等;同時譯載重要政論及名著,如連載嚴復譯的赫胥黎《天演論》等。在維新運動中影響很大,成為維新派的重要宣傳工具,與上海《時務報》同處南北輿論界的領導地位。戊戌變法後遭清政府查辦,1898年12月被迫停刊。1900年一度復刊。

86.戊戌六君子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宮廷政變,囚禁光緒皇帝,推翻新政,並下令通緝康有為、梁啟超,大肆搜捕維新人士,明令逮捕懲辦參與和支持新政的官員28人,康、梁在外人協助下外逃。28日,清廷以“大逆不道”的罪名,將被捕的譚嗣同、康廣仁,劉光第、林旭,楊銳、楊深秀等六人,未經審訊,同時處死於北京菜市口,史稱“戊戌六君子”。

87.《應詔統籌全局折》

資產階級維新派的施政綱領。是康有為的《上清帝第六書》,請求光緒帝決定變法。在這篇奏摺中,他引述當時波蘭、埃及、土耳其、緬甸等國,由於守舊不變,遭到分割或危亡的險境,認為世界各國的趨勢,“能變則全,不變則亡;全變則強,小變仍亡”。中國所以面臨危亡,就是由於保守舊法不知變革所致。他說要推行新政,就要走明治維新的道路。《應詔統籌全局折》反映了資產階級維新派政治改革的要求,也是戊戌變法的施政綱領。

88.十二局

據《戊戌變法檔案史料》,十二局又稱為:“一、法律局,二、稅計局,三、學校局,四、農商局,五、工務局,六、礦政局,七、鐵路局,八、郵政局,九、造幣局,十、遊歷局,十一、社會局,十二、武備局。

89.保國會

保國會的主要發起人是康有為和御史李盛鐸。1898年4月17日,保國會在北京粵東會館召開第一次會議,到會的官僚士大夫一二百人。康有為在會上演講,歷述帝國主義侵略日急,瓜分危機嚴重的事實。會上議定《保國會章程》30條。它以保國、保種、保教為宗旨,在北京、上海設兩總會,各省府縣設立分會,略具政黨規模。保國會是禦侮救亡的團體,它的成立具有愛國意義。保國會的規模比強學會大,後來列為“四卿”而參預新政的林旭、劉光第、楊銳等都是保國會會員。

90.

保浙會

戊戌變法運動期間以旅京的浙江士人為中心的維新愛國團體。保國會成立後在北京組成,請康有為蒞會發表演說,宣傳變法維新,參加者超過百人。5月17日,福建道監察御史黃桂上書彈劾,謂“浙人保浙,滇人保滇,川人保川,推而廣之,天下皆為人所保,天下不從此分裂乎?名為保其桑梓,實則毀其家邦,此風萬不可長”,要求禁止。光緒帝雖然加以保護,不予追究,但仍被頑固派所破壞。

91.保川會

戊戌變法運動期間以旅京的四川士人為中心的維新愛國團體。保國會成立後在北京組成,請康有為蒞會發表演說,宣傳變法維新,參加者十分踴躍。

92.保滇會

戊戌變法運動期間以旅京的雲南士人為中心的維新愛國團體,保國會成立後在北京組成。保滇會請康有為蒞會發表演說,宣傳變法維新。參加者逾百數。

93.《定國是詔》

1898年6月11日,光緒帝頒佈明定國是上諭,表示變法決心。上諭說:“數年以來,中外臣工講求時務,多主變法自強。……惟是風氣尚未大開,論說莫衷一是,或託於老成憂國,以為舊章必應墨守,新法必當擯除,眾喙嘵嘵,空言無補。……朕惟國是不定,則號令不行,極其流弊,必至門戶紛爭,互相水火,徒蹈宋、明積習,於時政毫無裨益。……嗣後中外大小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發憤為雄,以聖賢義理之學,植其根本,又須博採西學之切於時務者,實力講求,以救空疏迂謬之弊。”以皇帝名義“詔定國是”,其目的是“以變法為號令之宗旨,以西學為臣民之講求,著為國是,以定眾向,然後變法之事乃決,人心乃一,趨向乃定。”(梁啟超:《戊戌政變記》)

94.東南互保

義和團運動期間英帝國主義分裂中國活動的一個陰謀。英國為了維護其在長江流域的利益,阻撓義和團運動,防範東南各省人民的反帝鬥爭,由駐上海代理總領事華倫策動大買辦盛宣懷,聯絡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等發起組織所謂“東南互保”。由盛宣懷綴合,上海道餘聯沅代表劉坤一、張之洞與駐上海各領事議訂《東南互保約款》9條和《保護上海城廂內外章程》10條。規定“上海租界歸各國共同保護,長江及蘇杭內地歸各督撫保護”。兩廣總督李鴻章、山東巡撫袁世凱等也加人“東南互保”。它破壞了東南各省人民反帝鬥爭的發展,使帝國主義能夠集中力量鎮壓北方義和團運動。

95.章京上行走

章京,官名。清代軍職多稱章京,為滿語的音譯。軍機處和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辦理文書事務的官員也稱章京,為堂官的重要助手。軍機處章京被稱為小軍機。在滿族官員中,又成為對上級自稱的稱謂。行走,清朝制度,不設專職的官員或不專任的官員叫做“行走”。光緒帝任命康有為在總理衙門章京上行走,就是任命康有為為總理衙門章京臨時到職辦理文書事務的官員。

96.譚嗣同

湖南瀏陽人。1897年,協助湖南巡撫陳寶箴、按察使黃遵憲等設立時務學堂。次年,倡設南學會,辦《湘報》,宣傳變法。1898年9月,光緒帝授他四品卿銜,擔任軍機處章京,參預變法。變法失敗,他拒絕了日本人的勸告,不肯逃亡,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後和林旭、劉光第、楊深秀、康廣仁、楊銳被殺於北京菜市口刑場。他的遺著被編成《譚嗣同全集》。

97.孫中山

名文,號逸仙,廣東香山縣(今中山市)人。資產階級革命先驅。先後領導多次起義並創立了興中會和同盟會。確定“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為同盟會的政治綱領,提出三民主義學說。武昌起義後,被推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因革命黨人與袁世凱妥協,被迫辭去大總統職務。其後領導“二次革命”、護國運動、反對“張勳復辟”、護法運動,屢經失敗。1924年在廣州召開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宣言,實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把舊三民主義發展成為新三民主義,實現國共第一次合作。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遺體安葬於南京中山陵。

98.欽定憲法大綱

是清朝政府於1908年8月27日頒佈的憲法文件,由“憲政編查館”編定。制定、公佈“憲法大綱”是清朝政府“預備立憲”活動的一個重要步驟,《欽定憲法大綱》也就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憲法”字樣的憲法文件。《欽定憲法大綱》共23條,分正文“君上大權”與附錄“臣民權利義務”兩個部分。《欽定憲法大綱》無論在結構形式上還是在條文內容上,都充分體現了“大權統於朝廷”的精神。它的的制定與頒佈,再次明白的表露出清朝統治集團的愚昧、頑固,遭到社會各界的強烈批判和反對,清朝政府陷入更深的危機之中。

99.興中會

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孫中山最初的革命活動是從華僑中開始的。1894年11月24日,孫中山在進步華僑的支持下,在檀香山創立興中會,會員有一百多人。興中會以救國為目的,孫中山在會員秘密入會誓詞中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的革命主張,表明興中會以推翻清政府、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為宗旨。興中會成立後,數月之內會員增至百餘人。第二年2月21日,孫中山又在香港成立興中會總會,對外用“乾亨行”名義作掩護,楊衢雲被選為會長。

100.陸皓東

原名陸中桂,廣東香山縣(今中山市)人。1895年,陸皓東與孫中山共同組織香港興中會機關,隨即準備1895年10月26日在廣州發動武裝起義,因叛徒出賣被捕。陸皓東在供詞中慷慨表示:“今事雖不成,此心甚慰。但一我可殺,而繼我而起者不可盡殺!”(《中華民國開國前革命史》上卷,第17頁)陸皓東英勇就義後,孫中山稱譽他是“中國有史以來為共和革命而犧牲者之第一人”(《孫文學說》第90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