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上中學,同濟退學考清華……阿里神童,你們見識下

小客服上線了~

前兩天,開大會(就是人很多的會),坐得比較靠後,臺上說話的同事,輕聲細語些的,聽著就不清楚。

正自渾渾噩噩,忽而一陣風起,刮過來一句話,聽清了兩個字:“神童”。

作為一個小客服,聽到有“神童”這樣的存在,那是一定要認識認識的

在好心人的引薦下,那天下午,2號樓6樓的男廁所外,我見到了神童小哥哥。

東莯(音木,一種草,我也是查了字典才知道的),來自智能服務事業部。見他前,我想過他的樣子:首先排除童工,一定不會是孩子。但同事喚他作神童,多半也不甚老。

見了面,原是位野性的中年男子。鬍子,耳環,手鍊,雙戒指,印象中,還帶一點小紋身,擦一點小香水。

8歲上中學,同濟退學考清華……阿里神童,你們見識下

神童這個稱呼,東莯既不十分介意,也不十分贊同。但放諸世俗眼光,他就是個神童。

四歲的東莯,上了一年級。四歲上學的孩子,並不鮮見,但東莯不費吹灰之力,連跳兩級、八歲進入初中後,媽媽還是對他刮目相看了。

問東莯跳級的原因,他說是因為暑假裡媽媽學校有事,只能跟著去辦公室,一個人閒坐看書。一個暑假過去了,下一年級的書也看完了,辦公室裡的老師順手丟給他一份高年級的試卷,發現沒問題之後,東莯就自己搬著課桌去高年級上課了。

讀了兩年初中後,東莯成了一名高中生。十三歲高考,考進了某知名大學數學系。

8歲上中學,同濟退學考清華……阿里神童,你們見識下

在那兒,同學喊他小神童、神童,或者童兒。雖然年紀尚小,但聊天也好,相處也罷,東莯跟他的同學們,彼此並無隔閡。他迅速學會獨立,成了個身型略小些的普通大學生。

“讀了一兩年,就不喜歡理論數學了,覺得跟現實世界缺乏聯繫。”憋到大四,沒等畢業,東莯遞交了退學申請。對兒子的先斬後奏,聰慧的媽媽,早有察覺,倒也沒有如何責備。

再次參加高考,東莯考入清華大學物理系(還讓不讓人活啊),因為“物理就是數學在現實世界的投影”。

8歲上中學,同濟退學考清華……阿里神童,你們見識下

“一年物理念下來,我覺得,自己又想錯了,物理也不是真愛。”出於對語言的興趣以及對西方人文的熱愛,東莯棄理從文,轉入了英語系。“語言是對真實世界的無限逼近;你口中的‘一個蘋果’和我口中的‘一個蘋果’,雖然字面上一模一樣,但投射到現實世界可能就完全不同了。”

“那之後,就正常不過了,本科畢業,去愛丁堡大學讀了研,學了自然語言處理。我真不是那種智商爆表的天才,我在清華看到過太多智商碾壓的同學。”

去年歸國,回清華當了一學期助教和助研,東莯準備讀博。拿到Offer,預備今年9月啟程的他,為長達半年的閒暇時光,微微苦惱。

阿里巴巴智能服務事業部,就是這個時候,對他伸出了手。

“一開始我只是想找個實習的機會,但是被告知沒有學生身份不能實習;想做正式員工的話,半年的時間太短,所以被拒絕了。誰知道兩個小時後,又接到了公司的電話,告訴我老闆對我很感興趣,願意給我一個面試的機會。你看,從一開始,阿里就是這麼自由而充滿驚喜。”

8歲上中學,同濟退學考清華……阿里神童,你們見識下

現下,東莯常駐北京,偶爾來杭,已是一位同事喜聞樂見的算法工程師。他的日常工作,據他苦口婆心的解釋,結合我水平尚可的認知,應該就是在教小蜜(阿里巴巴智能機器人),怎麼去識別一個問句、明白這句子到底在問什麼——

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兩個步驟,一是“實體識別”,二是“屬性識別”。一個問句裡的實體和屬性都識別出來了,機器人也就弄懂這句話在問什麼了。

比如“你給我介紹的對象帥不帥?”讓機器人明白你想問的實體是“對象”,想問的屬性是“相貌”,這就是東莯的工作。(其實我就想知道,這樣會有對象嗎)

8歲上中學,同濟退學考清華……阿里神童,你們見識下

臨近9月,越幹越歡的東莯,推掉了PhD的Offer,決定留下,專心做個阿里人。我問東莯,是什麼讓他決定留在阿里,他說:“我特別感謝現在的工作賦予我的自由,能夠讓我一邊做業務一邊做研究。而且我認為,在自然語言處理領域,業務驅動下的技術研究有很好的發展前景,阿里智能服務事業部恰好就能同時為我提供業務驅動力和良好的研究環境。既然這樣,為什麼不留下來?”

業餘時間,東莯最喜愛的活動是唱K,其次是逛街買衣服。

8歲上中學,同濟退學考清華……阿里神童,你們見識下

“每天早上起來,坐在廁所裡,我習慣捧著手機刷app,買衣服。”東莯自豪地說,每月領到的工錢,他幾乎都用來購置新衣了。“大家覺得程序員一定是黑框眼鏡、格子襯衫、黑色雙肩包,但我就每天穿衣服不重樣,那多好玩兒呀。”

好了,神童小哥哥就介紹這裡了~還想繼續認識人嗎?記得關注我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