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大師吳秋輝詩讚濟南

國學大師吳秋輝生於臨清,卒於濟南,短短50年人生,前半生在故鄉生活,後半生在濟南度過。他在《再致梁任公書》中曾說:“道長半生,中間除旅京三年外,二十餘年未出濟南一步。”可以說,臨清是他生長之地,濟南是他成就之城,他的皇皇鉅著,絕大部分是在濟南寫作完成的。筆者閱讀他的遺著,知道他在濟南先後租住過“南門裡之行窩”“布政司街之皇親巷”“歷下古榜棚街之寓樓”以及西更道寓所等,其足跡遍佈整個城區。濟南是吳秋輝的第二故鄉,他與濟南結下不解之緣,感情真摯而深厚。這種感情,充分表現在他所寫的多篇讚頌濟南的詩作裡。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家家泉水,戶戶垂楊”,是濟南獨有的城市風貌。所謂“一城山色”,主要是指千佛山。吳秋輝喜愛千佛山,他曾說:“九日登千佛山,屈指連年高登於此者已八次矣。”我看到他專門寫千佛山的詩作有兩首,其一:

石徑苔濃霜氣深,連峰樓閣晝陰陰。

去帆影重天沉水,落葉聲高風滿林。

萬疊雲山迷望眼,十年湖海失初心。

當筵擬泛茱萸酒,近為傷秋恐不禁。

大明湖素有泉城明珠之美譽,也是吳秋輝的最愛。閒暇時,他攜來濟南的家人遊大明湖,也同新朋舊友一起遊大明湖;他在大明湖修禊,也在大明湖飲酒。可以說,他的生活離不開大明湖,他的詩作自然也少不了對大明湖的讚頌。比如《明湖修禊》組詩之二:

蘆芽短短柳絲絲,菱刺藤梢綠滿陂。

向日花明匯泉寺,臨風鶯語鐵公祠。

近湖池館迷歌扇,背郭人家多酒旗。

最是一般惆悵處,小桃紅上去年枝。

他還寫有一首題為《鐵公祠水亭》的詩,是寫秋天裡的大明湖:

幾處亭臺幾多楊,蒹葭露冷正蒼蒼。

水光上街搖詩筆,山色穿城入畫廊。

坐久漸嫌秋意重,風來時帶藕花香。

清遊不覺碧天暮,隔蒲寒煙隱夕陽。

亭臺綠楊,蘆葦蒼蒼,水光上街,山色穿城,秋意濃濃,藕花馨香,多麼親切而美麗的畫面!難怪詩人樂而忘返。吳秋輝與兩個朋友聊天,曾談到前人所寫“風淪歷城水,月倚華山樹”兩句詩,“為詠濟南風景者千古絕唱”。筆者以為,吳詩中的“水光上街搖詩筆,山色穿城入畫廊”兩句詩,即使算不上千古絕唱,也稱得起千古名句。

吳秋輝對濟南的山水非常鍾情,不僅寫了千佛山,寫了大明湖,還寫了《曲水亭歌》,描繪出曲水亭街兩側流水潺潺的“泉水人家”風貌;寫了《遊尚志堂書院》,寫出“草色迎人猶自綠,泉水繞砌不成秋”的精彩奇句;也寫了《晚登濟南城樓》所見“萬木迴環山遠近,孤城盪漾水周圍”的美好景色……(馬景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