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被高估的書法家有哪些?

吳藝福


歷史上有很多的書法家被低估了,比如顏真卿,他被列入“楷書四大家”,行書也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但是,在唐朝,顏真卿並不以書法出名,當時的書法論著上也沒有人提到過他,更沒有人學習他。

直到唐末五代時期,才有一個叫楊凝式的書法家學習他,把他的書法發揚光大,顏真卿的書法真正的興盛時期是宋朝,宋朝的書法家開始學習和重視顏真卿的書法,包括“宋四家”都學習顏真卿的書法,顏真卿是被“宋四家”推出來的,可以說,顏真卿的書法,在唐朝被低估了。

但是,歷史上也有很多被高估的書法家。在當時很出名,可是過了沒多久就不被大家認可了,或者說沒有以前名氣那麼大了。

這樣的人書法家太多了,有的身處高位,書法被誇的一塌糊塗,有一天從位置上下來,別人就不捧你的書法了。


沈度的書法

明代就有這麼一位書法家,叫沈度,他被明太祖朱元璋稱為“我朝王羲之”,皇上喜歡他的書法,下面的官員也爭相效仿,一時間形成了一種風氣,還由此發展成了一種書體叫“臺閣體”,也就是後來的館閣體,他的書法確實寫的很漂亮,可現在書法史上很少提到他。

像這樣的書法家是很多的,當今更甚,有時候風氣三五年就一變,很多人買了他們的書法都在砸在了手裡,風氣更新太快,智商明顯跟不上了。

真是各領風騷三五年啊。


不二齋


嚴格來說,青史留名的大書法家,論到被高估的基本沒有,但是被一個時代所低估的肯定是有的。這裡很典型的就是歐陽詢了。這位在今天看來都是赫赫有名,每一幅墨寶都是天價,然而在其所在的時代卻未必如此。


唐代評論家都說歐陽詢楷書不入流

我們知道“歐顏柳趙”被尊為中國楷書四大家,由此可以看得出歐陽詢楷書在中國書法史上超邁的地位。可是在唐朝的書評家大眼中歐陽詢的楷書卻入不了品,比如唐人李嗣真在其《後書品》中將歷代書法分為逸品、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等十級之分,歐陽詢卻被排在第三等的第10名,意思是他的楷書入不了品。

在大評論家張懷瓘將書法分為神品、妙品、能品,但是在他看來,歐陽詢的行書、隸書、飛白等能入妙品,可是楷書還是入不了品。


另一位評論家韋續在他理論著作的《墨藪》將雖然讓歐陽詢楷書入品了,卻是中上十四人之十一位,地位低的沒法說。說明大家對他的楷書並不感冒,也不覺得有多麼牛逼。

其實,在唐代歐陽旭被書評家低估的又何止是楷書啊,連他的行書也是被低估的,他的《張翰帖》也稱《季鷹帖》或《張翰思鱸帖》,是中國十大傳世行書,也完全可以稱得上神品。他其他的楷書作品也非常有風神。


就本人來說,相對於歐楷,其實更喜歡他的行書,非常峭拔有精神,看不出是一個文弱書生寫的,倒像是個持劍挺立山巔與風雨決鬥的劍客,但他有不是劍拔弩張的那種,而是精氣神融為一體,人劍合一的那種境界,看了實在是太過癮了。


估計這幾位大評論家誰也不會料到歐陽詢的楷書竟然會被推崇為“楷書四大家”名揚千古,更不會料到,今天學歐楷者如過江之鯽,不可勝數。這或許也是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審美吧,真可謂此一時,彼一時也。


盛唐豪歌李藝泓


被嚴重高估的書法家是清代的吳昌碩、現代的於佑任和林散之,前者是畫畫的,寫意花鳥是一代大師,毋庸置疑。他也寫書法,主要寫石鼓文,當代有人竟在評論近現代書法家排名時,把他排在了第一位,真是天大的笑話,一個畫畫的,書法作品本身就不行,寫得石鼓文又是比較偏門,再說他也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代表作,居然拍進書法排行,太可笑了,個人感覺他連前三十名都不應該進。後兩位的書作就更不行了,于右任的草書像圓頭虎腦的蠶蟲,又像蚯蚓,字很肉,很軟,毫無瀟灑奔放和美感可言;林散之的草書像飄蕩的柳條,虛浮無力,病殃殃,而且既然不是章草,字和字之間竟多是獨立的,既沒有草書的“氣”,又沒有“勢”,可以看看懷素的草書,即使細若遊絲之筆,也如鋼絲一樣有張力,林散之的字,被嚴重高估了。


寵辱不驚159944225


史上到確實有一個被高估的書法家。

這人是一位晚唐草書家,叫高閒,烏程人,出家於湖州開元寺,後入長安,住四明、薦福等寺。

他的草書學張旭,但未得其神髓,用筆粗拙,只是由於韓愈的《送高閒上人序》而得浮名,還有其頗通禪法,為當時日本留學僧人吹捧宣揚。

他傳世墨跡有《草書千字文》後小段,藏上海博物館,前大段早殘,元代鮮于樞臨本極精,為遼寧博物館所藏,從中可見其書藝的一般。



臨池管窺


歷史上的書法家沒有被高估的呀,因為歷史是有選擇的,只有好的作品才會流傳。

雖然水平有高有低。但是金字塔頂端一批人,如何分優劣?

半山腰一批人不過是差一等,就配不上書法家這個詞嗎?



近代倒是有很多被高估的,因為還未有經歷歷史的摘選,所以不提也罷。

歷史上每個書者,能被稱為書法家,肯定是有其獨到處,未必每個人的字都能及王歐顏柳,但是一定有其特殊性,和存在的必然因素。



其實有一種說法很好玩,比較有意思,就是漢隸北碑,他們的字未必都是精品。因為當時好多人是不會寫字的,所以立碑的字未必是書法好的人寫的,所以不建議學碑。

這種說法有瑕疵,我並不認同,也可以推出一些新的觀點。

首先說不認同:古人立碑者,必有不俗家世,大多為官宦,名門。

他們立的碑怎麼會找一個不怎麼會寫字的人書丹呢?官宦之家不能這麼湊合事吧?要是這麼整,這一家子是得有多大的仇啊。

起碼也會找一個縣裡鄉里寫的不錯的人寫吧?

以前我看到過一個《胡三太爺》碑,那楷雖是清人館閣體,寫的是真好。

一看落款,是個秀才寫的。

所以這麼推理,漢隸北碑,一看碑文是官宦財主,是不是他碑刻的字,在當世就比較不錯呢?

所以我覺得,漢隸北碑也沒有被高估,在當世肯定有一定的代表性。

所以我覺得,被高估的都在當世,歷史留下來的,肯定是尤其必然因素。

你們覺得呢


梁宇航


沈鵬,張海,蘇士澍,歐陽中石,林散之。這些人,多年後,將消失在書法史上。我還覺得:楊維楨,于右任,不太行。還有,學顏的錢灃,挺厲害的,但是,不是太厲害。成鐵翁劉,我覺得劉墉不大行。徐渭遠比不上文徵明。醜書祖師爺付山,發揚光大有康大偽君子爛草繩子體。多年後。魏碑這種醜書。肯定要完蛋。不過,江湖體,還有一定市場。書法,總歸要回到二王一派,正統上來的。


東方天帝青帝陛下百花殿護花司光明使


有,董其昌就是一個。他的名氣很大,但看他的作品卻沒有太出色的,尤其他沒有代表作,你說他的哪件作品最能代表他的藝術?沒有!董其昌從年輕時就看不起趙孟頫,可到了晚年又對趙孟頫大加佩服,可見他眼力不高。沒有代表作眼力又不高,名氣大的嚇人,你說這是什麼?


來禽館


縱觀整個書法史能流傳下來的書家應該都是經得起歷史檢驗的真正大藝術家!至於有沒有被高估的呢?可能每個人都不敢輕易去下論斷,這就象古玩界的鑑定"磚家”一樣,在他們口中永遠都有一句口頭禪:假的。為什麼要這樣說呢,本來古玩真品就少,隨口一說假的也沒什麼奇怪的,就是怕把真的寶貝鑑定成假的或假的說成真的,你一旦鑑定錯了,鑑定者的名聲會一落千丈甚至於萬復不刼,至於說成是假的那大家都是可以諒解的,最多一句:看走眼了,不會有什麼後遺症。但真正的專家也是不輕易下論斷的!但題主提出此問題,肯定心中還是期待有不一樣的答案,那我就麻起膽子捋一捋,在明朝以前的我是沒什麼議異的,但清朝的包慎伯與康南海這兩位先賢都是清代赫赫有名的,前者著有《藝舟雙楫》倡導碑學,後者著《廣藝舟雙楫》也是鼓吹碑學,他們都是學問大家這是無法否認的,但就從以書法名世這個角度來講我自認為有點被高估,實則不敢把他們的書法作品拿來當成學習對象!但他們的學識我倒是佩服的。酒後壯膽一聊。



馮沫2


古代書法家流傳至今的人,不可能會有被高估了的人。為什麼?能留傳下來的,全部都是經過歲月的洗禮而流存到現在的。在所有古代有名的書法家中,有墨跡,有碑刻,並非虛妄之言。大家可以從他們的作品中得到印證。

正是這些流傳千古的書法瑰寶,為我們的書法寶庫構織出傲世的文字奇葩。

古代人並非是沒有浪得虛名之輩。虛名者,早已隨時間的推移而被淘汰乾淨。孫過庭在書譜中,曾例舉了師宜官,邯鄲淳等人徒有善書之高名,只見記錄在典籍之中,卻不曾有字跡流傳。為什麼只聞其名,不見其作?因為他們的作品實在不足以稱其名,故無存留。

近代的人中被高估的,康有為就是一個。康有為著有《廣藝舟雙楫》。在書法理論中具有很高的地位。但觀其字,與現代醜書者有一拼。康有為純粹屬於理論性書法家。







子衿tjk


史上被高估的書法家有啊!且歷代都有,比如唐代的薛稷,被稱為“初唐楷書四大家”,但其書法是學褚遂良的,相比前三位明顯的被高抬了?宋朝的周越,當時名氣非常大,是蔡襄、黃庭堅、米芾的啟蒙老師,現在有幾個人知道他?明朝的沈度、沈粲兄弟被稱為“當世王羲之”,現在看他們倆兄弟的書法作品確實不怎麼地!清朝的張照也被康熙譽為“我朝王羲之”,現在不人們看他的作品不是也認為比王羲之差太遠了嗎?所以說“百年人物存公論”,各方面被高估的歷代都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