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逛韓國博物館就像在逛某個省博,因爲太多文物上寫的是漢字

韓國曆史上相當長的時間內,官方使用的文字都是漢字,即便1446年,朝鮮王國世宗李祹公佈了新創制的文字——“諺文”,即民間的文字——但韓國的上層貴族、官員們並不接受,依然以學習漢字為榮,諺文只有民間少量流傳。

中國人逛韓國博物館就像在逛某個省博,因為太多文物上寫的是漢字

直到二戰後,韓國開始逐漸去漢字化,朴正熙於1970年發表漢字廢止宣言,宣佈完全廢除普通教育中的漢字教育。從此,漢字對於普通韓國人來說,才開始變得陌生起來。

但歷史的痕跡不是簡單的一個漢字廢止宣言就能抹掉的,如今韓國保存的各種珍貴文物上,只要是有文字記錄的,幾乎全都是由漢字寫就的。

中國人逛韓國博物館就像在逛某個省博,因為太多文物上寫的是漢字

韓國國寶之一光化門的牌匾上,就是大大的三個漢字“光化門”;清朝皇太極征服朝鮮半島後,在首都漢城(今首爾)附近建立了一座“大清皇帝功德碑”,上面刻有漢字、滿文和蒙文三種文字,卻唯獨沒有“諺文”,該碑碑額上刻有“大清皇帝功德碑”7個篆體漢字,正文共有20行900多漢字楷書。

中國人逛韓國博物館就像在逛某個省博,因為太多文物上寫的是漢字

更讓韓國人尷尬的是,他們博物館裡的絕大多數文物上的文字,都是用漢字書寫的,一般普通的韓國人根本就看不懂,要看就只能看旁邊的註釋,如位列韓國國寶第76號的李舜臣日記《亂中日記》,通篇全是漢字,中國人看起來一點阻礙都沒有。

中國人逛韓國博物館就像在逛某個省博,因為太多文物上寫的是漢字

還有古代朝鮮思想家寫的《舟水說》,如今韓國人學習的版本都是翻譯成韓語的,中國人看到的反倒是原版。更不要說一兩千年來,韓國曆朝歷代的朝廷文書、王命等文件了,如下圖的朝鮮王宮裡陳列的國王寫給平安道兵馬節度使的文件,上面全部都是漢字,落款處所用的年號甚至都是“康熙四十九年”。

中國人逛韓國博物館就像在逛某個省博,因為太多文物上寫的是漢字

所以,對於中國人來說,逛這些遠在韓國的博物館時,反倒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因為太多文物上寫有漢字了,感覺就像在逛國內的某個省博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