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圓圓歸葬貴州獨山是真的嗎?

黑虎97



現在學者已經證實的是陳圓圓與吳三桂的墓葬都在貴州岑鞏縣。


圓圓本為蘇州名伶,色藝雙絕。明末清初的文學家冒闢疆在《影梅俺憶語》中曾寫道:“婦人以資質為主,色次之,碌碌雙鬢,難其選也。慧心絝質,淡秀天然,平生所見,則獨有圓圓爾。”

原本圓圓已與冒闢疆立定婚約,沒想到因事耽擱,最後圓圓被外戚田宏遇劫奪入京,獻給權貴吳三桂。

李自成農民軍攻陷北京後,圓圓為劉宗敏所奪。李自成抓了吳三桂的老爹,吳三桂本欲降順,但聞愛妾圓圓遭劫,衝冠一怒,憤而降清。《明史·流寇》中記載:"初,三桂奉詔入援至山海關,京師陷,猶豫不進。自成劫其父襄,作書招之,三桂欲降,至灤州,聞愛姬陳沅被劉宗敏掠去,憤甚,疾歸山海,襲破賊將。"

吳三桂聯合清軍打敗李自成,奪回圓圓。隨後被封為西平王,鎮守雲南,圓圓便隨之而去,吳三桂為圓圓在蓮花池邊修建了安阜園。

後來吳三桂殺殺南明永曆帝有功,晉封為平西親王,是南方三大藩王之一。但是在康熙十二年,清廷下令撤藩。吳三桂反,這就是歷史上的“三藩之亂” 。康熙十七年,吳三桂稱帝,國號大周,但在那一年便病逝了。三年後,清軍攻破昆明,三藩之亂以失敗告終。

有種說法是,在清軍攻破昆明城時,陳圓圓的孫子吳世潘服毒自盡,吳世潘妻子與陳圓圓均上吊自殺,或陳圓圓絕食而亡,在清代文人孫旭的《平吳錄》中記載著:“(吳三桂叛亂失敗時)桂妻張氏前死,陳沅及偽後郭氏俱自縊,一雲陳沅不食而死。”

所以,昆明幾百年來流傳著陳圓圓與蓮花池的故事。陳圓圓也成為昆明歷史文化的一部分, 光昆明就有三處陳圓圓墓。

但為什麼後來又出現陳圓圓魂歸貴州呢?

早在文革時期,貴州岑鞏縣宣傳部副部長黃透松無意間聽見吳氏後人說起自己是吳三桂的後代,但是因處在特殊時期,黃透松也是被批鬥的對象,就擱置追問了。

在1983年時,上海商務印書館要編印一部《名人詞典》,列名吳三桂,請知情者提供史料,黃透松想到馬家寨,那時便已發現陳圓圓墓,吳三桂大將馬寶墓。但是地理偏僻,並沒有引起學術界考古界的重視。

直到2010年,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委員李治亭先生多次前赴傳聞中的陳圓圓歸隱地馬家寨考察,再次確認了陳圓圓就葬在貴州岑鞏縣的馬家寨。

(陳圓圓墓)

那時,吳三桂去世後,陳圓圓為保護兒子吳應麒,和大將馬寶商量離開,馬寶護送陳圓圓先到龍鰲河搭茅洞,那裡地勢險要,前面是百米高的懸崖,後面是深山老林。後因山上野獸多,糧食不得收,陳圓圓帶著家人先後住過前屋場田、老屋場等幾個地方。

到雍正年間,追逼的風波漸漸平息後,才下山住到馬家寨。大將馬寶時常去照顧陳圓圓,馬寶為轉移清廷的注意,向清廷投降,遭凌遲處死。吳三桂的後代為逃避追殺都改姓馬,馬家寨之所以得名,也是為了紀念馬寶。而吳氏一族直到嘉慶年間,上面的追殺風平息下來,才敢恢復吳姓。

在馬家寨的一片墳塋中,有一個很不起眼的小土堆,就是陳圓圓的墓。墓碑上刻著“故先妣吳門聶氏之墓位席”,這採用的是暗語,不敢光明正大地立碑,吳氏第十代秘傳人吳永鵬解讀為“先妣”指到這裡開發繁衍的老祖太婆;“吳門”代指吳家人,也暗示是蘇州人,古時蘇州又稱吳門;“聶”是圓圓用過的兩個姓氏,本命姓邢,跟著養母姓陳,都帶有“耳”字旁,“雙”含有美好團員的意思,暗指陳圓圓;“位席”是說陳圓圓是皇妃,“位席”是對皇妃死後的一種敬稱。

所以說,陳圓圓是葬在貴州岑鞏縣的馬家寨,而不是貴州獨山縣。


2015年初,吳氏族人集資在吳三桂墓前新立一碑


蔡駿


為爭奪文化名人,各個地方不遺餘力,對於陳圓圓到底死後葬在了雲南昆明還是貴州岑鞏縣,眾說紛紜。當年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打開山海關引清兵入關,而後陳圓圓重新回到他身邊,雲南是吳三桂的據點,陳圓圓作為他的女人葬在昆明似乎合情合理,然而,昆明本地陳圓圓墓竟然出現了三座。



清朝三藩之亂,吳三桂兵敗湖南衡陽後,陳圓圓出逃,其中就有陳圓圓帶著吳三桂的子孫,逃到了貴州境內隱居起來。然而至於陳圓圓死後到底有沒有葬在貴州,也沒有確切記載。

除了昆明有陳圓圓的衣冠冢之外,上海、貴州等地都聲稱有陳圓圓的墓葬,然而卻又都無法自圓其說。

當年兵荒馬亂,吳三桂兵敗如山倒,陳圓圓縱然傾國傾城,但已然無可奈何,不知葬身何處,也沒有記載,這也成為了如今各個地方爭奪文化名人的漏洞。


澹奕


我只知道,陳圓圓被吳三桂令手下大將馬義送至思州(岑鞏)馬家寨隱居。2004年11月,本人在銅仁大龍,聽當地朋友說起此事,遂與友人一道,前往馬家寨探訪,見到了陳圓圓墓,當地在此建了紀念館,從相關物證上可以看出,這應該是陳圓圓隱居的地方。至於獨山,今天才聽你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