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從世界看「一帶一路」,看到的是什麼

“一帶一路”倡議2013年秋天提出,至今已經5年,一家西方媒體總結道,“從巴拿馬到馬達加斯加,從南非到新西蘭,越來越多的國家正式表態予以支持。”

世界對“一帶一路”的研究這5年越來越多,對它的重視程度和參與度相互推動著快速上升。那麼從世界的角度看,“一帶一路”意味著什麼?

第一,“一帶一路”是第一次由發展中國家發起的跨地區大型國際發展倡議,它改變了以往只能由發達國家設計全球性規劃,並提供建設資金和技術的格局,為世界不發達地區新增了重要的基礎設施建設動力源,在長期被現代化遺忘、邊緣化了的地區劃出了一條強勁的發展主線。

第二,它不是一個大型援助計劃,而是共商共建共享、互利共贏的合作項目集群。中國的倡議和一些示範性投資點燃了很多國家的發展願望,激活了那裡的很多潛力。

第三,“一帶一路”很大意義上是合作探索,其實不僅中國,每個國家都有強烈的對外合作意願。“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彼此存在各種差異,與“一帶一路”對接的方式必有各自特點,這會帶來不同合作形式的色彩紛呈,從而為國際合作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第四,一開始有一些國家對“一帶一路”倡議的動機有所懷疑,認為它是“地緣政治戰略”或者“新殖民主義計劃”的聲音都有。但是這種懷疑總的來說不斷被越來越顯著的合作成果沖淡,現在只剩下極少數國家繼續抱有偏見。而國際社會不斷深化對“一帶一路”的理解也是各國同中國增進戰略互信的過程。

第五,“一帶一路”是高度開放的國際合作,它的節奏會快些慢些、緊湊些舒緩些,但它的理念逐漸推廣開來,合作形式及套路創立了出來,這會形成慣性和內生動力。所以“一帶一路”終將生生不息,持續造福沿線地區。古代絲綢之路延續了很久,全球化時代支持“一帶一路”的現實元素無疑更多。

第六,基礎設施建設會在未來很長時間裡繼續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主題之一,而發展中國家內部和不同國家之間的聯通必然是全球基礎設施建設的主戰場。先走一步的國家如何更加積極地參與相對落後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形成互利共贏格局,這是人類需要不斷完善的課題。“一帶一路”為這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實踐與建樹。

第七,圍繞“一帶一路”會形成未來世界基礎設施建設佔比很大的市場,創造各種受益的機會,也帶來更多公平。“一帶一路”推動了政治不干涉原則進一步的普遍化,讓拆除更多合作的障礙成為現實,新型合作模式必將更有競爭力。

第八,“一帶一路”給發展中國家帶來了更多注意力,讓發達國家更多關注了不發達地區的機會及潛力,有利於世界範圍內發展資源的更合理配置。“一帶一路”實際上起到了某種“建設導向”的作用。

第九,把“一帶一路”繼續推進好,仍有許多問題要解決,尤其是要加強中國投資的風險管控。同時值得指出的是,由於“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需求潛力十分巨大,管控相關風險存在有利的市場條件,因此這是發展中的問題,需要的是決心和經驗。

第十,這5年通過推進“一帶一路”,中國企業和我們整個國家都前所未有地開拓了視野,也經歷了中國走向大國過程中必須有的磨練。“一帶一路”的實踐必將載入中國史冊,也將成為世界建設史的一座里程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