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窮則變,變則通

易窮則變,變則通

伏羲氏

《資治通鑑》,通篇至理名言、立身之道、可謂字字珠璣。

易窮則變,變則通

孔子

原文:

凡人之情,窮則思變。——《資治通鑑•唐紀》

釋義:唐·陸贄《論在降官准赦合量移事狀》:“凡人之情;窮則思變。人的本性是在到了沒有辦法之時,就會設法改變現狀。

易窮則變,變則通

孔子

窮則思變, 指事物到了盡頭就要發生變化。出自《繫辭傳》下篇的第二章:“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易窮則變,變則通

《繫辭傳》相傳為孔子所著,是《易經》的整體概述,闡述《易經》的哲學道理,在中國哲學史上,是一篇重要的論文。

易窮則變,變則通

遠古時期,伏羲氏做國王,他根據天空星羅棋佈的星象發明了八卦,利用八卦的原理髮明瞭漁網,讓人們可以捕到更多的魚。

易窮則變,變則通

伏羲氏

後來,神農氏當國王,他根據八卦的“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原理。

易窮則變,變則通

神農氏

神農氏發明木犁,開墾大量的土地。這些都是“窮則思變”的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