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寒」大媽公園躺地「熱療」,醫生卻說,小心熱出這個病!

在動輒30℃+的天氣,河南洛陽一公園裡,幾位大媽全副武裝躺在地上、石頭雕塑上——鋪毯子、蓋被子、穿長衣長褲、戴手套帽子,她們說這叫“熱療”,治病的。

“體寒”大媽公園躺地“熱療”,醫生卻說,小心熱出這個病!

▲躺地倚大石能“治病”?

小樂佩服大媽們真·毅力驚人,不過也為她們捏把汗,這樣“熱療”其實相當危險!

躺地“熱療”沒祛病,熱射病先熱死人!

大熱天的,樂約健康強烈推薦你立刻、馬上了解 熱射病 ☟

“體寒”大媽公園躺地“熱療”,醫生卻說,小心熱出這個病!

  • 熱射病的本質是中暑,而且是最嚴重的一種,患者常在發病後24小時內死亡,病死率20%-70%!只要在高溫、溼度大的環境裡,以下6類人都是高危人群☟
  • 平素健康的中青年:長時間重體力勞動、劇烈運動。
  • 室內安靜狀態下的老人:由於“怕著涼”,室內通風不良,極少開風扇空調降溫。
  • 散熱障礙的人:肥胖、衣著不透氣、身上衣被過多(公園全副武裝的躺地大媽可能因此中暑)。
  • 喝水太少或只喝冷飲的人:身體水分不足,冷飲使體內溫度驟降,熱量難以散發,更易中暑。
  • 睡眠不足的人:夏天經常熬夜影響心肺功能,繼而影響排汗,不利於散熱。

經常吃藥的人:包括長期服用利尿降壓藥、名字帶有“麻”字的感冒藥、瀉藥等,身體散熱功能失衡因而容易中暑。

後果嚴重的熱射病,挑人不只是老弱婦孺和上了新聞的“熱療”愛好者,預防中暑人人都應認真對待。

“體寒”大媽公園躺地“熱療”,醫生卻說,小心熱出這個病!

小樂再次提醒,高溫天氣戶外活動要量力而行,室內也要適當通風降溫,

不要因為害怕吹空調或貪圖出汗的暢快而勉強身體,一旦中暑昏迷,要立刻送醫

暴曬的地面能煎蛋,低溫燙傷要小心!

每年暑期,總有人挑戰地面高溫煎蛋,即使不會徹底熟透,讓部分蛋清凝固成蛋白的地表溫度也有50℃-60℃,如此燒烤模式,人體躺地、躺大石會怎樣?

“體寒”大媽公園躺地“熱療”,醫生卻說,小心熱出這個病!

公佈答案:會燙傷。

烈日照射的地面即使溫度稱不上燙,但皮膚長時間接觸50℃左右的熱源,會造成從真皮層由淺至深,以及皮下更深層次的漸進性損害,這就是傳說中的低溫燙傷

以往低溫燙傷冬季多發,因為暖寶、熱水袋等使用頻繁;如今增加了電子產品燙傷,煲個電話粥,也許就因為設備“發燒”而燙傷

“體寒”大媽公園躺地“熱療”,醫生卻說,小心熱出這個病!

開始熱源溫度完全在忍受範圍內,甚至讓人熱得舒服,但接觸時間超過一定臨界值就會致傷,創面起初往往只是個深色的小水皰,隨著熱量大量蓄積,可傷及肌肉、肌腱、骨骼,不僅難以自愈,通常還要手術甚至植皮

無論冬夏,樂約健康特別提醒4類人要謹防低溫燙傷:

① 糖尿病患者

② 麻醉術後患者

③ 癱瘓或局部皮膚感覺功能減退患者

④ 睡眠深沉人群(幼兒、學生、重體力勞動者等)

熱療可以治腫瘤,體寒不妨看中醫

酷熱天氣躺地躺大石弊大於利,“熱療”也並非這麼簡單。

熱療屬於物理治療,通過傳導、對流、輻射、電磁場等傳遞方式,將熱源傳遞給機體,目前已是腫瘤治療繼手術、放療、化療、免疫療法之後的第五大療法,擁有大量臨床實踐。

“體寒”大媽公園躺地“熱療”,醫生卻說,小心熱出這個病!

傳導到全身或局部組織的熱量維持一段時間,腫瘤組織溫度上升到有效治療溫度,利用腫瘤細胞和正常組織耐受溫度的差異,使腫瘤細胞凋亡,同時不損傷正常細胞

大媽們心目中的熱療,說到底類似中醫溫法、艾灸及溫針灸等,通過性味溫熱的藥物及外治法,治療怕冷喜暖、神疲乏力、手腳冰涼、小便清長、大便溏洩等寒證特有的症狀。

“體寒”大媽公園躺地“熱療”,醫生卻說,小心熱出這個病!

▲溫針灸結合了扎毫針和艾灸

大眾所說的體寒,歷代中醫一直缺乏明確概念,被概括成為一種特殊體質,是近40年來的觀點,它

和古人說的虛證、寒證、陽虛等有一定關聯,至於如何改善體寒,小樂建議還是要諮詢中醫師,不要想當然自己“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