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山 那個村 那幅畫 那個人」 藏在深山裡的藝術小村莊——第二屆天府紅谷國際攝影節爆亮點

攝影藝術家與村民之間,也許只是相差一副牆畫的距離。8月29日,記者在邛崍市高何鎮靖口村看到,蘆山地震後重建的這個依山傍水的村落,如今白牆紅瓦、綠樹環繞,一副世外桃源的場景,而更特別的是,古拙的牆壁上噴繪上一幅幅精美的攝影作品,映襯著藍天白雲,隨便誰,在任何一個地方或站或靠或坐,就是一副人景合一的唯美畫卷。

“那片山 那个村 那幅画 那个人” 藏在深山里的艺术小村庄——第二届天府红谷国际摄影节爆亮点

四川瑞景康禾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國華介紹說:“這就是我們第二屆天府紅谷國際攝影節的最大的亮點!我們這屆攝影節叫做‘藝術點亮鄉村’,我們就希望將藝術家們引入村莊,讓藝術家們帶領村民致富。”

“藝術家們整天都沉醉於藝術創作,怎麼能帶領村民致富呢?”

四川瑞景康禾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國華說:“為了讓藝術真正的走進生活和鄉村,充分發揮天府紅谷攝影藝術家資源優勢,增強城市藝術資源對鄉村發展的帶動作用,我們啟動了攝影家與高何村民結對共建等活動,共同助力城鄉融合發展,共同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如何結對共建呢?因為藝術家們有資源有人脈,他們可以把他們的資源帶進村莊,而且可以把他們的智慧、理念、見識輸入給老百姓,讓老百姓學習如何改變貧困的生活,相當於是一個智力的支持。而反過來,老百姓能為藝術家們提供調研、寫生、採風的條件環境,從而又促使藝術家們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因此,在攝影節前夕,我們請來了30餘位國內外知名的攝影藝術家,把他們的作品繪在村民們的牆上,形成獨特的壁畫,形成獨特的村容村貌。另外,我們每個月會有一名藝術家駐村,用他手中的相機拍下村裡的美景,發佈到外界去,讓外面的世界瞭解靖口村、喜歡靖口村,吸引更多的市民來這裡休閒旅遊,從而發展旅遊業。”

“那片山 那个村 那幅画 那个人” 藏在深山里的艺术小村庄——第二届天府红谷国际摄影节爆亮点

據瞭解,8月29日這天,正是“藝術點亮鄉村——‘山河·人間’第二屆天府紅谷國際攝影節”開幕的日子,本次攝影節由中共邛崍市委宣傳部、邛崍市文旅局、北京映藝術中心/映畫廊主辦,高何鎮人民政府、瑞雲集團、天府紅谷承辦,為了凸顯本屆攝影界的亮點,開幕式專門選擇在了邛崍市高何鎮靖口村,讓來參加開幕式的市民朋友們最切身地感受到藝術在鄉村閃光的魅力。

開幕式上,邛崍市政協副主席毛迪瑜宣佈了攝影節開幕,邛崍市文旅局局長張萍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成都國際攝影文化交流會為天府紅谷授予了“成都國際攝影文化交流協會創作基地”的牌匾,同時,高何鎮靖口村也被授予了“藝術點亮村莊”攝影藝展基地的牌匾。

“那片山 那个村 那幅画 那个人” 藏在深山里的艺术小村庄——第二届天府红谷国际摄影节爆亮点

當天,攝影師王劍林在儀式上發佈新影集《天府紅谷》、《耕讀桃源》,該畫冊用鏡頭記錄高何村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是王老師深度挖掘高何人文、自然與民風民俗的影像成果。北京映藝術中心/映畫廊負責人那日松分享了本次攝影節的策展理念,他說:“讓攝影作品融入到鄉村中,或許在鄰里之間的家長裡短談到自己牆上的照片時,藝術就悄然地走進村民心裡,開啟藝術振興鄉村的道路。”

據悉,此次攝影展為期一個月,精選30餘位中外攝影大家共60餘幅精美攝影作品布展到高何靖口村部分農戶房屋外牆上,讓攝影藝術與鄉村環境融合,讓攝影藝術與川西建築一體,提升鄉村藝術氛圍,用藝術點亮高何。活動現場,還有石畫、古琴、書法等迴歸自然、知時守候的山居生活美學場景,供攝影師拍攝和遊客體驗。

此次活動,旨在以攝影藝術為媒,搭建藝術家與鄉村、村民交流、融合平臺,充分挖掘高何文化之美、鄉村生態之美、藝術之美,讓更多人關注鄉村、熱愛鄉村,讓藝術點亮鄉村、鄉村孕育藝術,讓藝術引領鄉村振興。

“那片山 那个村 那幅画 那个人” 藏在深山里的艺术小村庄——第二届天府红谷国际摄影节爆亮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