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管廊的電氣設計要點

隨著我國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綜合管廊屢屢出現於市政建設工程中。電力系統既是綜合管廊的主要使用對象,又是其安全使用的重要環節。由於國內未設綜合管廊的設計規範,筆者結合實際案例,簡要介紹了綜合管廊的電氣設計要點,其中包括供配電系統、照明、消防等內容。

綜合管廊的電氣設計要點


綜合管廊又稱共同溝,是建於城市地下用於敷設市政公用管線的市政公用設施。即在地下建造一個公用的隧道空間,把多種公用管線集中鋪設在一起,設有專門的檢修口、投料口和監測系統,實施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和管理。它可以充分利用城市地下空間資源,杜絕因敷設和維修各種管線對城市道路、綠地的重複開挖,消除了由此造成的資源浪費,降低路面翻修費用和工程管線維修費用。

一、實際案例

大連港東部地區搬遷改造市政工程是大連市委市政府把大連建設成為東北亞重要的國際航運中心的戰略,實現“大大連”總體構想的核心體現,其中綜合管廊分項的服務範圍為區域西部的商務中心區及東部居住配套中心,服務區域的面積為5.8平方公里。綜合管溝整體採用環網架構和支狀網相結合系統。

區域內總體上綜合管溝的斷面均為雙艙結構形式(即設置獨立的管道艙和電力艙),斷面尺寸在4.2mx2.7m到6.5mx3.7m之間。管溝頂板覆土深度大於1.5米。管溝淨高不小於2.0米。本工程進入綜合管溝的公用專業管線包括220kv、66kv、10kv電力電纜;通信電纜、給水管線、中水管線、熱力管線。雨水管線、汙水管線和燃氣管線不進入綜合管溝內。主線位於長江路下的綜合管廊中的電力艙設置220kv、66kv、10kv電力電纜,其餘道路下綜合管廊內的電力艙一側設置10kv電力電纜,另一側設置通信電纜。

綜合管廊設置火災報警系統、消防通風系統(消防排煙風機)安防系統、自控系統、電力系統及照明系統(應急疏散照明)等綜合管廊專用綜合設施。每200m左右設置一個防火分區,用防火牆分開,每個防火分區均設置投料口(兼做人員逃生口)和通風口。綜合管廊為每個地塊均預留接口,供各類工程管線的接入。

二、設計要點

1、電力系統及照明系統

1)電力系統的組成:七個設備間、兩個控制中心,內設變電所。低壓電源引出;

2)供電方式:高壓採用一條10kv電纜環網供電,低壓採用兩條電纜,一條為動力及照明電源,一條風機備用電源,風機為雙電源切換,電源取自臨近兩座區域設備間。電力艙與管道艙所有電源分開供電;

3)電纜線槽:電力艙、管道艙各一排支架,電力艙兩條線槽(高壓、低壓各一條),管道艙三條線槽(強電、弱電、消防各一條)。敷設位置:電力艙位於靠近中間隔牆的下角,管道艙位於風管下方;

4)照明:管道艙間距5.5米左右,電力艙間距7.5米左右,位於正中央,分為正常照明、應急照明。照明燈具採用帶防水護罩的熒光燈,單燈功率28w。消防應急照明,間距20米左右;

5)電滲透:沿管道艙距中間隔牆750mm位置敷設一條100x80電纜線槽,通長敷設,吊裝。線槽底距頂棚180mm。

2、自控系統:

1)1#、2#控制中心和7個區域控制站通過百兆光纖以太網連接。每個PLC控制站負責本區域的排煙排風機,排水泵,管廊溫度,溼度,氧含量等儀表設備的控制;

2)港東管溝內設備具有手動、自動兩種控制方式。手動由就地控制箱上的控制按鈕實現。自動控制由計算機中央監控系統實現。手動-自動控制轉換由設備就地控制箱上的轉換開關實現。二種控制方式手動優先,自動次之;

3)溫度傳感器、溼度傳感器、氧量監測儀在每個防火分區中間設置1個檢測點;

4)浮球液位開關設置於積水坑內。在積水坑內設液位監測設備高位報警,關閉此區域的管道閥。啟動排水泵。低位停泵、中位起一臺泵、高位啟動兩臺泵、超高位報警關段落內所有相關閥門;

5)排風兼排煙風機,正常情況下為通風換氣使用,火災時則作為排煙風機使用。正常時由自控控制系統控制,當火災發生時由消防控制室控制,消防控制室具有控制優先權。

3、消防通風系統:

1)綜合管溝通道頂部居中安裝感煙探測器,小於3米寬度管溝間距小於15米佈置,大於3米寬度管溝間距小於12米佈置,可恢復式感溫電纜敷設在電纜橋架上面;

2)在各個防火分區出入口處(防火門)等部位設手動報警按鈕。每個手動報警間距小於60米。手動報警按鈕底距地1.4m;

3)在區域設備間和地下綜合管溝內間距40米設置消防對講電話(兼作管溝的有線通訊),底距地1.4m;

4)每個防火分區中間部位設置一個報警警鈴,頂板下500安裝;

4、安防部分:

1)安全防範系統設計包含三個子系統:閉路電視監控系統、出入口控制(門禁)與防盜報警系統;

2)閉路監視機房設在地上1#、2#兩個控制中心。7個區域設備間內設機櫃監視器;

3)在綜合管溝每個檢修入口處及各個區域設備間門口處設置門禁讀卡器。綜合管溝每個檢修入口處、進料口處及各區域設備間內設置防盜報警探測器,用於非法入侵報警。防盜報警探測器選用紅外微波雙鑑探測器;

4)在每防火分區(約200米左右)設置一臺快速球型攝像機,對溝內情況進行跟蹤監視。監視攝像機吸頂安裝。

三、現階段主要問題及施工注意事項:

1、管廊交叉處自用線槽穿越問題:

綜合管廊上下層交叉處因結構複雜、管線多,電纜線槽敷設不易,施工時應注意結合工藝圖紙及各專業施工圖。具體敷設位置可由設計單位及施工單位共同現場確定。

2、管道艙內風管局部下降與電纜線槽可能存在交叉:

若電纜線槽先於風管施工,電氣安裝單位施工時應注意避讓風管敷設位置,並預留足夠的施工操作間距。

3、設備間附近管道艙與電力艙聯通門處,各專業管線與電纜線槽過門處理問題:

電力艙:電纜線槽敷設至門附近後垂直敷設至門上方位置敷設。管道艙:敷設於風管下方,並隨風管一起向熱力管方向繞行,過門後復位。

4、控制箱位置與電纜線槽及水管可能衝突:

控制箱應在電纜線槽安裝完成後再安裝,避免與電纜線槽位置發生衝突。

5、設備間電纜出線口被風管遮擋。

因增加了風管,原設計中的設備間附近預留的穿牆洞被風管遮擋,施工時視現場情況確定敷設位置,能繞行的繞行,不能繞行的現場開洞處理。

綜合管廊用電設備具有供電距離長、容量小且分散等特點,因此需要合理的規劃設計供電電源點,使得供電距離儘量合理,減少電壓降及電纜損耗;對消防、監控等二級負荷供電等級要求較高,應合理確定第二電源供電方案,在滿足規範要求的前提下儘量節約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