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標準缺失、吞吐量不足 區塊鏈大咖上海「峯會」欲破行業迷霧

見習記者 周炎炎 上海報道

導讀

不難發現,李禮輝提出的這些案例多數都是金融應用,但他也坦言,因為技術瓶頸的限制,當前區塊鏈技術的集中應用尚未形成顛覆性的競爭優勢。

行業標準缺失、吞吐量不足 區塊鏈大咖上海“峰會”欲破行業迷霧

ICO泡沫擠出一年有餘,爭議中的區塊鏈行業是否還喧囂如昔?從近期一場開在上海的區塊鏈大會中,倒是能看出多了點誠懇,少了些浮躁。

9月11日,在上海舉辦的2018第四屆區塊鏈全球峰會上,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區塊鏈工作組組長、原中國銀行行長李禮輝在演講中表示,由於技術瓶頸限制,當前區塊鏈技術在金融方面難有顛覆性競爭優勢,區塊鏈的未來依然雲遮霧罩、山高水遠。

區塊鏈金融應用能力

從目前來看,區塊鏈技術在國內實踐的領域涉及金融、物流、慈善公益、公共服務等,區塊鏈協同應用的場景包括資金清算、資產託管、跨境支付、供應鏈金融、資產登記、保險服務等等。

至於什麼樣的技術創新是有意義的,李禮輝認為,新技術的成功必須滿足4個基本要素: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具有商業價值;具有社會認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李禮輝在現場點名了幾個他認為較為有意義的區塊鏈實體應用。

比如中國郵儲銀行的資產託管系統、微眾銀行的聯合貸款管理及對賬系統、平安的金融壹賬通、中鈔絡譜區塊鏈開放平臺和螞蟻區塊鏈可信數據存證平臺。

不難發現,李禮輝提出的這些案例多數都是金融應用,但他也坦言,因為技術瓶頸的限制,當前區塊鏈技術的集中應用尚未形成顛覆性的競爭優勢。主要原因在於,金融業是經濟的樞紐、老百姓的錢包,金融交易具有高頻次、大規模的特徵,所以金融科技必須立足於規模化、可靠性。

從數據處理的角度講,區塊鏈能力有限,不能滿足高頻次、大規模的應用需求;從區塊鏈底層技術架構與現有金融IT系統的集成協同的程度來說,區塊鏈升級維護不夠靈活;從人才儲備來說,區塊鏈的共識機制、分佈式賬本、密碼學、智能合約等核心技術不斷更新,學習的成本很高,人才的培養和實踐經驗的積累週期長;從標準化和合規性來說,區塊鏈技術的標準化建設和法規建設有待在實踐中完善,尚未形成統一的規範和標準,鏈上資產和智能合約的有效性還未能得到法律的保護,分佈式架構下的責任主體並不明確,監管的難度大。

事實上,區塊鏈的運行速度一直在業界有所詬病。而同日在會上的日本央行金融科技負責人副島豐透露,日本央行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匯款上,可同時處理交易請求的峰值是每秒250次。

比特大陸聯合創始人吳忌寒在會上也直言:“我們不應該相信市面上普遍存在的謊言,很多是為了吸引用戶搞出來的噱頭。比如聲稱在自己的PC機上、服務器上,可以實現每秒百萬級的TPS(系統吞吐量),這在專業人士聽起來是非常可笑的事情。”

“完全去中心化的技術只能用於低頻次慢速交易,比如比特幣每秒交易至多十次,但金融場景中,比如外匯和股票,每秒幾千或幾萬筆交易,區塊鏈可能承載不來。”一位區塊鏈業內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探索行業標準

至於區塊鏈的行業標準由誰來制定,目前也比較模糊,兩個部委已經有所動作。比如今年6月28日,工信部公示“全國區塊鏈和分佈式記賬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籌建方案。方案稱,該委員會成立後將制定區塊鏈5類標準,明確21個標準化重點方向。而在更早時候的今年3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指導下的中國投資協會也設立過“國際區塊鏈投資發展中心”,宣稱會推出行業標準和規範。

安全性也是傳統金融界對區塊鏈難以放心的原因之一。

李禮輝提到,私鑰丟失和被盜問題尚未解決,而DAPP(去中心化應用)的集成可能形成幾億人或者幾十億人參與的公有鏈,技術上的缺陷和漏洞是有可能導致大面積系統性風險的。然而在規模化、自組織的經濟業態中,經濟主體與責任主體的身份認證、上鍊資產和數字資產的產權認證和維護保護、通證的發行機制和法律地位、市場行為的監督、市場秩序的維護,都需要中心、需要中介、需要法律、需要執法者,全靠數學算法替代仲裁者,有可能構成壟斷、妨礙公平,也難言是否能管控地下交易。

“去年ICO泡沫中,大量‘落地’創業項目失敗,其機會窗口在未來幾年中都不會到來。”吳忌寒的斷言有些讓業內人士失落,但他認為在未來十年快要結束的時候,會看到一些有趣的項目開始出現。

吳忌寒本人的身份介於“幣圈”和“鏈圈”之間,北大研究生學歷,心理學和經濟學雙學位。2011年,他開始接觸比特幣,其創立的礦機公司“比特大陸”號稱控制了全球70%的挖礦算力。最近該公司頻傳年底或明年年初香港上市的消息,但也被爆出二季度因為虛擬貨幣價格下跌而鉅虧。在大會上,這個傳聞中的80後比特幣富豪倒是顯得較為青澀,只談區塊鏈,未曾提及他的虛擬幣生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