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文化一起搬遷給搬遷羣衆更多歸屬感

帶著文化一起搬遷給搬遷群眾更多歸屬感

搬出窮窩,發展新業是很多地方脫貧攻堅的一種有效方式。近年來,各地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將眾多的貧困群眾從不適合生存發展的窮窩搬了出來,開啟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新徵程。易地搬遷在物理空間上開啟了一片新天地,而在這片新的空間裡,搬遷群眾如何才能重拾歸屬感,這往往需要用他們所熟悉的文化去撫慰每一位搬遷群眾的內心,正所謂“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

社會學家費孝通說過,鄉土社會是一個熟人的社會。熟悉的文化、熟悉的鄰里關係、熟悉的生活環境貫穿在鄉村的每個角落。從某種意義上看,易地搬遷不僅意味著物質的變遷,也意味著文化的變遷,物質可以經過短時間形成,而文化則需要較長時間的累積才能形成,在新的環境中要適應兩種變遷,恐怕文化變遷適應是最為困難的。

能否適應文化恐怕直接關係到搬遷群眾的歸屬感。在如何讓搬遷群眾有更多歸屬感,據新聞報道,貴州黔東南州走出了一條帶著文化一起搬遷的路子,既幫助貧困群眾挪出了窮窩,也留住了鄉愁。

從貴州黔東南州的實踐路子來看,帶著文化一起搬遷不僅讓貧困群眾搬出了窮窩,同時也傳承了他們的傳統文化,還依託文化發展旅遊業,幫助村民脫貧致富。

帶著文化一起搬遷給搬遷群眾更多歸屬感

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搬遷群眾離開原有的生產生活環境,搬遷到新的居住地,他們所處的文化氛圍面臨重大改變。人是‘形’,文化是‘魂’。如果只搬‘形’,丟下了‘魂’,搬遷群眾將會缺乏精神文化的支撐。如何有‘形’又有‘魂’貴州黔東南州未異地辦扶貧搬遷留‘形’鑄‘魂’提供的一些可供借鑑的方式。

要做到人與文化一起“搬”首先要注重頂層設計,注重充分體現當地少數民族文化元素,將其深深融入住房建設中去。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房屋建設中加入少數民族元素,在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上,也突出少數民族文化主題,建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文體設施。

要做到人與文化一起“搬”其次要用熟悉的事物通過日常生活留住民族文化記憶。黔東南州在給新房命名時用的是用群眾原遷出點的名字命名,熟悉的名字讓搬遷群眾有熟悉的感覺,雖然由過去生活的村寨來到現在的城鎮社區,但固有的人際圈、親朋圈、文化圈不變,讓故土難離、鄉愁難忘的搬遷群眾真正感受到出門進門還是熟悉的面孔,雖然身處異地卻一切如故。與此同時,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還設有“鄉愁館”,將搬遷戶老家留下的石磨、犁耙、老照片等進行集中展列,讓搬遷群眾在思念故土時可以再摸一摸、看一看,留住民族文化的記憶。

帶著文化一起搬遷給搬遷群眾更多歸屬感

要做到人與文化一起“搬”要發展好相關的文化產業。例如,義龍新區頂效安置點成立望謨麻山民族文化開發有限公司,組建麻山民族文藝演出隊,充分挖掘發揚麻山群眾的傳統文化,培育傳統產業。現已發展麻山織布、麻山製衣、麻山刺繡、麻山制酒、麻山制肉等15個小微企業或個體工商戶,興辦的玩具廠、繡娘坊、黑依鳥民族服飾公司等解決了1000多名搬遷群眾就近就業。

注重頂層設計,依託熟悉的事物留住民族文化記憶,依託文化發展相關產業增收致富,帶著文化一起搬遷留住了民族文化的根,也撫慰著每個搬遷群眾的內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