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北京女子图鉴”成长史先败在了上班路上!

别让“北京女子图鉴”成长史先败在了上班路上!

别让“北京女子图鉴”成长史先败在了上班路上!

今年夏天火了一部剧——《北京女子图鉴》。

且不说剧情是不是写实,单单拆开“北京女子图鉴”几个字看,就已经给很多人希望了。

别让“北京女子图鉴”成长史先败在了上班路上!

剧中,戚薇饰演的小城姑娘陈可曾说过这样一句:

“你绝不会因为一份努力就能在国贸随便刷卡,也不能因为两分的努力就能体面的生活在三环里,你只有拿出十二分的努力,才有机会在这里过上理想的生活。”

注意!这里陈可说的是“有机会”。

显然,在电视剧里的机会不是留给千万北漂的,而是留给了貌美如花的戚薇。

最终,只有貌美如花又“十二分努力”的戚薇体面的住在了三环。而大多数“北漂”仍然住在燕郊、房山、昌平等等这些京郊睡城里。

别让“北京女子图鉴”成长史先败在了上班路上!

最近刷爆朋友圈的一篇名为《通勤,正在“杀死”1000万北京青年》的文章中如此形容“北漂”的返潮情况:

‘人潮一早从东南西北的四五六环涌入城市中心,又在晚间回归,这是属于北京的潮汐。在北京,人们平均每天上班超过一个半马(26.4Km):“只是到公司,已耗尽我所有力气”、“业余生活是什么?到家只想平躺,因为已经11点了”。’

别让“北京女子图鉴”成长史先败在了上班路上!

诚然,无论北漂还是北奔,所有人都是带着梦想来的,然而这份梦想渐渐的迷失在了北京一环套一环的京郊,迷失在一到夜晚就孤寂的北京城中。他们只顾奔波在路上,找不到精神慰藉和灵魂伴侣,曾经的梦想在“房价”面前仿佛也成了笑话。因此,不管是北京女子图鉴,还是北京男子图鉴,在路上已经成为了他们在北京最深刻的回忆。

别让“北京女子图鉴”成长史先败在了上班路上!

然而,北京只是一个例子,一个“超大城市”典型的例子。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大城市职住分离现象越来越普遍,城市通勤问题也越来越成为痛点。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通勤,正在“杀死”一线青年”的故事。

别让“北京女子图鉴”成长史先败在了上班路上!

近日,极光大数据发布了《2018年中国城市通勤研究报告》,里面有不同城市的通勤情况。

北京 本来以为你是青铜,没想到你是王者

汪曾祺笔下的老北京胡同,最大的优点就是“闹中取静”。如今,白天和夜晚相比,依然如此。

居住在首都中心的人们,享受着三里屯的“潮文化”;享受着国贸的“名媛范儿”;享受着王府井的“京味儿”,他们根本不知道从三里屯到燕郊要开两个小时,相当于北京开到天津的时间。这些住在首都心脏的“幸运儿”有一句经典台词:“出了三环我就缺氧。”很多人觉得小编夸张,但数据佐证了这点。

别让“北京女子图鉴”成长史先败在了上班路上!

在城市平均通勤路程排行中,北京以13.2公里高居榜首,排在它后面的是上海和重庆,通勤距离分别是12.4公里和12.2公里。

在北京通勤路程分布中,5公里以内占比为31.8%,这一占比在统计城市中排名为倒数第二;而25公里以外的占比却达到17.1%,这一占比在统计城市中排名最高,表明北京职住分离现象明显。

时间恐怕最能体现北京人上下班的辛酸。数据显示,在各城市平均通勤时间排名中,北京以56分钟“夺冠”,上海与重庆以54分钟并列二三名。

别让“北京女子图鉴”成长史先败在了上班路上!

武汉

你在北京看二环堵车我在武汉看夕阳西下

与北京形成鲜明对比,是武汉。

通勤距离仅为8.2Km,通勤时间也是最短的,43分钟。此外,在各城市通勤时间1小时以内人群占比中,武汉以97.7%的比例,在十座城市中位列第一。这一占比与排名最末的北京比,整整高出13.4个百分点。

从路程分布来看,武汉要“好受”得多。其5公里以内通勤占比为47.5%,排名前三;25公里以外占比3.1%,在所有城市中最低。可以理解为近一半的人居住地离工作地较近,职住分离情况相对较轻。2015年,武汉提出建设世界公交都市,平均通勤时间不超过40分钟的远景规划。“以公交为导向”,意在改变城市摊大饼无序发展状况。

别让“北京女子图鉴”成长史先败在了上班路上!

广州 我走过最远的套路,是佛山的马路

提及广州,“广佛一体化”是绕不开的话题。广佛几乎重叠的出行半径。珠三角高度联系的经济与发达的交通路网,使得这一区域整体跨城出行比例较高。

通勤数据同样证明了这点。在各城市跨城通勤人群占比排行中,广州以6%的占比位列第一名,苏州(4.4%)与武汉(4%)依次以排在其后。

在广州跨城通勤来源地分布中,佛山以1.1%居第一。深圳(0.9%)与东莞(0.4%)分列第二、三名。

当社会经济的大车轮滚滚向前,保持梦想、追求、奋斗成为与这个时代协同进步的篇章,而奔波于大城市与定居之所的双城生活逐渐成为时代篇章的主旋律。但从个人出发,你知道跨城通勤是一种什么体验吗?

套用一位广州朋友的话来说,就是“你必须尽力不停地往返折腾,才能保持在原地。” 道出了跨城通勤的艰难。

有一种遥远,是家与公司的距离

别让“北京女子图鉴”成长史先败在了上班路上!

当我们聚焦通勤人群生活的时候,更应该去反思如何解决此类问题。

虽然,城市管理者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针对此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比如,北京提出了“创新职住对接机制,推进职住平衡发展”,杭州也提出 “构建都市区1小时通勤网络”,成都则将“职住平衡”写入三个“五年规划”等等。但最终这只是一个“计划”,终有一日希望生活在“睡城”的“北京女子图鉴、北京男子图鉴”的成长史中也能看到CBD的晨光。

别让“北京女子图鉴”成长史先败在了上班路上!

出品:《观城者》-中国城市报

插图:来自网络、极光大数据

别让“北京女子图鉴”成长史先败在了上班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