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范進中舉

范進,男,五十四歲,自童生二歲應考,二十多次,屢試不中。家徒四壁,有一老母。胡屠戶有一女,也許是因為一心想為女兒嫁個有錢有勢的人家,怎奈女兒相貌欠佳,未能如願,直等到30多歲還未出嫁。不得已,才尋得一文不名的范進作女婿,窮雖窮,卻也是書香門第。可見,讀書還是受世人尊敬的。這胡屠戶雖是嫁了女兒與他,心裡仍然是看不起的,且看他怎麼奚落范進:“我自倒運,把個女兒嫁與你這現世寶窮鬼,歷年來不知累了我多少。。。。”這范進也很窩囊,五十多歲的人,家裡就一間草屋,一廈披子,門外一座茅草棚,時不時得還得靠賣肉的丈人接濟。上京趕考連件出門的衣裳都沒有,更不用說盤纏了,無奈何,只得走去與丈人商議,被丈人一口吐到臉上,罵了個狗血噴頭:“你問我借盤纏,我一天殺一個豬,還賺得錢把銀子,都把與你丟在水裡,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風!”他認為范進進京趕考純屬瞎折騰,沒有一點意義,奚落他說:“如今痴心就想中起老爺!這些中老爺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你不看見城裡張府上那些老爺,都是萬貫家私,一個個方面大耳?像你這尖嘴猴腮,也該拋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鵝屁吃!趁早收了這心!”這兩段罵也和後面范進中舉後胡屠戶對女婿的另兩段讚美之詞形成對比。

要說這胡屠戶說的不是沒有道理,都考了二十多次了,卻還不死心。要不是他有幸遇到同是費盡周折才考中的周進周學道,恐怕今生他都難得揚眉吐氣。周學道看著自己身上,緋袍金帶,何等輝煌,再看范進,穿著朽爛的麻布直襟,凍得乞乞縮縮,又瞭解他已五十四歲,考了二十多年,不覺兮兮相惜,倍加同情。可是一看卷子,心裡不喜;“這樣的文字,都說的甚麼話!怪不得不進學。”丟在一邊不看了,又坐了一會,心裡又想道:“何不把范進的卷子再看一遍、倘有一線之明,也可憐他苦志。”如此二看三看,終於找到內容的精華所在,為范進的中舉找到了依據。可以說,沒有周學道,就沒有范進的中舉。所以,後來,做了官的范進,聽周學道說要他照顧一下自己的學生蘇洵,就到處尋找蘇洵的試卷,全然不顧考試的規則,由此也可見當時考場的黑暗。

話說參加了二十多場考試的范進,這次再考,其實也就像現在買彩票一樣,只買,不敢奢望會中,即使周學道對他說:“龍頭屬老成。本道看了你的文字,火候到了,即在此科,一定發達。”他仍不敢當真。家窮的揭不開鍋了,老孃餓的老眼昏花,他沒奈何,只得把唯一一隻下蛋的母雞拿集上去賣了,買幾升米,煮粥吃。就是鄰人飛奔去告訴他中舉了,他全然不信,可見,他對中舉似乎不怎麼報希望了。知道看見自家屋裡升掛起來的報貼,上寫:捷報貴府老爺範諱進,高中廣東鄉試第七名亞元,京報連登黃甲。范進看了一遍,又唸了一遍,終於神志不清。這一情節,像極了趙本山範偉的小品:中獎,治療方法也大同小異。

因為聽說瘋了的范進要被平日裡最怕的人打他一個嘴巴,吃一嚇,把痰吐出來就明白了。這個重任就非胡屠戶莫屬了,女婿已不是從前那個又老又窮的女婿了,他現在高中了,胡屠戶怕的緊:“雖然是我女婿,如今做了老爺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我聽得齋公們說,打了天上的星宿,閻王就要拿去打一百鐵棍,發在十八層地獄永不得翻身.。”但是為了治病,他又不得已,只得顫著手狠狠的打一巴掌,卻不想那隻手隱隱的疼將起來,巴掌仰著再也灣不過來,連忙問郎中討了個膏藥貼著。這是一個典型的恃強凌弱的小人。

女婿中了舉,胡屠戶評女婿也不一樣了:我這賢女婿,才學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裡頭那張府,周府這些老爺,也沒有我女婿這樣一個體面的相貌。你們不知道,得罪你們說,我小老這一雙眼睛卻是認得人的。想著先年我小女在家裡長到三十多歲,多少有錢的福戶要和我結親!我自己覺得女兒有些福氣的,畢竟要嫁與個老爺,今日果然不錯!這段話和上面他訓斥范進那段形成鮮明的對照,更突出了胡屠戶趨炎附勢的特徵。此例對照很多,中舉前,范進想向丈人借些進京趕考的盤纏,被胡屠夫罵了個狗血淋頭,現在報錄的人來了,胡屠夫卻忙忙送來幾千錢,還再三不安,恐怕少。胡屠夫隨女婿回家,見女婿衣裳後襟滾皺了許多,一路低著頭替他扯了幾十回,極盡諂媚之態,與從前對范進的挖苦奚落全然不同。范進中舉這一段最鮮明的人物就是這個見風使舵的胡屠戶。

中舉前的范進又老又窮,窮的沒衣服穿,沒飯吃。中舉的捷報剛到,巴結的人就接踵而至。先在舉人出生的張鄉紳,張靜齋,頭戴紗帽,身穿葵花色員領,金帶,皂靴,很是隆重的出場。“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親近。”從前,他怎麼會親近窮范進呢?“適才看見提名錄,貴房師高要縣湯公,就是先祖的門生。我和你是親切的世弟兄。”聽聽這話,多會攀親戚。然後就是送銀子,送宅子,范進欣然接受。自此以後,很多人來奉承他,有送田產的,有送店房的,不多久,范進就富的流油了,這還沒有做官依然如此了,做了官也不是什麼清官。

范進的老母親一生清貧,哪見過這等榮華富貴?聽見說那麼大的院子,那麼多的僕人,傢伙什物都是自己的,不覺欣喜異常,痰迷心竅,昏厥於地,淹淹一息歸天,可憐一輩子受苦的老太太被富貴給嚇死了。都說紅塵中人爭名逐利,誰想寺院裡也不怎麼清淨。母親亡故,范進拿了幾兩銀子交與胡屠戶,託他到集上庵裡請和尚做攬頭,追薦老太太昇天。和尚聽了,既然“屁滾尿流,慌忙燒茶,下面。”巴結之態躍然紙上。這庵裡的和尚也俗氣的緊,和何美之兩口子坐在一處喝酒吃肉,議論別人長短。這和尚“坐在天井內把衣服脫了一件,敞著懷,腆著個肚子。”這模樣實在不像個僧人,哪裡有什麼清規戒律?只是可悲與人無爭的佛門聖地卻被惡霸劣紳張靜齋窺上,要霸佔其田地,尋著這和尚與婦人喝酒的由頭,唆使七八個流氓,誣陷和尚與婦女通姦,讓和尚不明不白地吃了官司。因廟裡要與範舉人的母親做佛事,張靜齋也就不敢胡鬧 ,知縣自然也不再理論 ,倒是因此得了十幾兩銀子。

母親七七之期過後,範舉人出門謝了孝,張靜齋 勸說范進出門打秋風賺銀兩。“三載居廬自是正理。但世先生為安葬大事也要到外邊設法使用,似乎不必拘拘。”“高要地方肥美,或可秋風一二。”頂著舉人的名頭,換掉孝服,出去打秋風要錢,真是無恥。張靜齋為了跟著范進也可以賺點錢,主動承擔了范進的舟車之費。

兩人去了高要湯知縣家,知縣因張靜齋屢次來打秋風,覺得很可厭,但是有新進舉人范進,也只得客氣迎接。知道範進母親去世,遵制丁憂,湯知縣忙換去吉服,拱進後堂,擺上酒席。席上燕窩,雞,鴨,此外,就是廣東出的柔魚,苦瓜,用的是銀鑲杯箸。范進退前縮後的不舉杯箸,知縣先是不解其故,後明白是遵制不用這種杯箸,忙叫換了一個磁杯,一雙象牙箸來,范進仍不肯舉,隨即又換了一雙白顏色竹子的來方才罷了。知縣就“疑惑他居喪如此盡禮,倘或不用葷酒,卻是不曾備辦。”然而卻“看見他在燕窩碗裡揀了一個大蝦元子送進嘴裡。”這一段寫出了范進裝模作樣的虛偽醜態,他的遵制丁憂做做樣子罷了。

三人吃著飯,知縣正說“現今奉旨禁宰耕牛。”就有回人來為此事求告,想是殺牛的因禁宰耕牛沒有生意做,求知縣略鬆寬些,並送來五十斤牛肉。知縣就請教張靜齋該如何處理此事。張靜齋就口若懸河的講了一個本朝的典故:洪武私行到一個劉姓進士家,“恰好江南張王送了他一罈小菜,當面打開看都是些瓜子金,洪武聖上惱了,說道:他以為天下事都靠你們書生!到第二日,把劉進士貶為青田知縣,又用毒藥賜死了。”知縣見他引經據典,不由得不信。張又自作聰明的說:“世叔就在這事上出個大名,明日早堂,將這老師父拿進來打他幾十板子,取一面大枷枷了,把牛肉堆在枷上,出張告示在旁。申明他大膽之處,上司訪知,見世叔一絲不苟,升遷就在指日。”知縣聞言大喜,就盼著升官呢 。都是一丘之貉的殘暴官員,那“五十斤牛肉堆在枷上,臉和頸子箍的緊緊的,只剩得兩個眼睛,在縣前示眾,天氣又熱,枷到第二日,牛肉生蛆,第三日,嗚呼死了。” 人死了,回人聚眾數百人鳴鑼罷市。將衙門圍個水洩不通,要找張靜齋抵命。把個知縣急的,忙用繩子把張範二人繫了出北城外,換了衣服,尋一條小路,“忙忙如喪家之狗,急急如漏網之魚,連夜找路回省城去了。”真是丟人至極,我想這知縣也對他們厭惡至極了。 死了人,知縣被按察使訓斥了一回就沒事了,回子卻被抓了五個,問成奸民挾持官府,依律枷責,來高要縣發落,次日早晨,知縣大搖大擺出堂,將回子發落了。

范進丁憂結束,去京裡會試,先去拜謝恩師周進,周進這時已從學道升為國子監司業了,一進門,范進口稱恩師,叩謝不已。也的確,范進之後的升遷全靠了這個恩師。周司業告訴范進:“賢契繼學有素,雖然耽遲了幾年,這次進宮一定入選,況學生已把你的大名常在當道大老面前薦揚,人人都欲致之門下,你只在寓靜坐,揣摩精熟,若有些缺少費用,學生這裡還可相幫。”可見,能否金榜題名在於關係和人脈,和學問關係不大。會試畢了,范進毫無懸念的中了進士,授職部屬,考選御史,數年之後欽點山東學道。命下之日,範學道即來叩見周司業,他要去恩師周進的家鄉做官了。看有什麼可幫的。周進就講了自己的一個學生荀玫,估摸著也該應考了,“留意看看,果有一線之明,推情拔了他。”范進謹記於心,考試之後,左找右找,怎麼都找不到荀玫的試卷。幕客開玩笑說,有一位老先生,點了四川學差,在何景明先生寓出吃酒。景明先生醉後大聲道:四川如蘇軾的文章,是該考六等了。這位老先生記在心裡。到後典了三年學差回來,再會見何老先生,說:“學生到處細查,並不見蘇軾來考,想是臨場規避了。”說罷,將袖子掩了口笑。顯見這故事是暗喻范進的,木呆的范進既然說:“蘇軾既文章不好,查不著也罷了。這荀玫是老師要提拔的人,查不著,不好意思的。”範學道既然連大文豪蘇軾都不知道,一心公報私恩。荀玫那時才七歲,並沒用顯出什麼才能,只因為周進記得他的名字,範學道就讓他金榜題名。考生梅玫因文章不守規矩,要被責罰捱打,急中生智,謊稱自己也曾是周司業的學生,因此不但免於責罰,也金榜得中。這個梅玫,當年侮辱嘲笑窮先生周進,而今也來借周司業的光,恬不知恥的冒充他的學生,把周進先前寫的對聯也小心揭下,像寶貝一樣珍藏。還沒廉恥的說;“俺們做文章的人,凡事要看出人的細心,不可忽略過了。”他哪裡是做文章,專在阿諛奉承上下功夫了。

范進本是老實本分的人,中舉之後卻大變樣,自私,虛偽,斂財,徇私枉法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