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成午餐不超20元還晚睡焦慮,白領已成「社會底層」

近日,智聯招聘對全國2.8萬餘名職場人士進行了問卷調查

,併發布了《2018年白領生活狀況調研報告》報告顯示,白領們的生活狀況並不寬裕:

7成午餐不超20元還晚睡焦慮,白領已成“社會底層”

1. 七成白領午餐不超過20元。報告顯示,72.3%的白領午餐支出在20元以內,由於現在寫字樓配有食堂的大部分都是國有企業或者超大型集團,這裡說的20元一般情況來說就是普通人外出吃飯的主要花費,再加上21元-30元之間的有23%,這就直接意味著超過9成的白領午餐支出在30元以內,假設以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為例,30元之內的午餐根本稱不上豐盛,只能說是勉強餬口而已,甚至有不少白領表示,要控制自己的飲食支出,超過20元的午餐就很可能超支了。

7成午餐不超20元還晚睡焦慮,白領已成“社會底層”

2. 租房是白領主要的生活方式。根據統計,45.1%的白領以租房為自己的生活狀態,再加上11.8%的與父母合住,11.2%的公司宿舍,真正擁有自己住房(無論全款還是貸款)的白領只佔所有人比例的28.7%,在這個裡面真正全款買房的有錢人只有6.5%。北上廣深等買房壓力大的一線城市,租房群體更龐大,北京租房生活的白領佔58.6%;上海為57.3%;深圳則高達68.8%。

7成午餐不超20元還晚睡焦慮,白領已成“社會底層”

3. 超過一半的白領要擠公交地鐵上下班。在很多美劇中,開車上下班似乎是白領的一個標準生活方式,但是在中國55%的白領採用公共交通上下班,10.3%的騎自行車,8.8%的步行,真正開私家車的比例只有17.7%,在有車一族中,以高管和已婚人群為主,其中已婚有娃的白領佔比較高。

7成午餐不超20元還晚睡焦慮,白領已成“社會底層”

4. 習慣性晚睡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調查顯示,37.2%的白領“睡前習慣性刷手機看看微博、抖音等”。在被問及晚睡原因是,還有29.4%的白領選擇“我也不清楚為什麼,習慣性晚睡”。

7成午餐不超20元還晚睡焦慮,白領已成“社會底層”

5. 絕大多數白領感到焦慮。在調查中,94.9%的白領有焦慮情緒,針對焦慮的具體來源調研顯示,佔比最高的選項簡單概括就是“又窮又迷茫”。而最讓白領焦慮的新聞類型則包括,“全國各城市平均薪資又來扎心了”(25.1%)、“00後已經開公司了”(16.2%)、“房租又要上漲了”(15.3%)、“95後都當媽了”(10.3%)。

7成午餐不超20元還晚睡焦慮,白領已成“社會底層”

大V羅振宇曾在節目中有過如下表態:

7成午餐不超20元還晚睡焦慮,白領已成“社會底層”

其實現在到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你去看一看,真正的社會底層已經不是幾十年前,什麼掃地的啊,什麼臨時工啊,什麼收破爛兒的。要知道在北京收破爛兒這個專業,月收入達到兩萬已經不是什麼很稀奇的事情。

這個社會在北上廣深這樣的大城市,我們已經發現

活在社會底層的,往往是在那些5A級寫字樓裡面,每天上班打卡、中午吃盒飯的,那些剛畢業的大學生白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