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眼」帶動了貴州當地旅遊業,到底會不會影響科學探測?

 “我們就想來看看,這口‘大鍋’到底是怎麼樣的……”一位來自南京的遊客說。9月中旬,貴州境內大範圍降溫,細雨綿綿,但這絲毫抵擋不住遊客的熱情。

毫無疑問,10公里外的FAST——這個世界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才是遊客的目的地。蜂擁而至的遊客,讓貴州的科普旅遊炙手可熱。


與此同時,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FAST調試兩年來,來自外界的疑問始終未消失:旅遊火了,到底會不會影響FAST的科學探測?

“中國天眼”帶動了貴州當地旅遊業,到底會不會影響科學探測?

貴州平塘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


抵達景區須經三道關卡

FAST景區並不售賣門票,遊客只需支付50元的擺渡車費用,便可前往免費參觀。當然,更多的遊客還願意多花上50元,進入天文體驗館開開眼界。儘管只有10公里多一點的路程,但遊客從天文小鎮抵達FAST景區並不容易,須經三道關卡、兩次安檢。

按照規定,乘坐擺渡車之前,遊客須將手機、智能手環、平板電腦等一切電子產品寄存在遊客服務中心。如果拒絕配合,則將被謝絕進入FAST景區。為此,遊客服務中心還在醒目的地方打出了警示提醒。被禁止帶入的,還有車鑰匙、火機、火柴,以及水果刀、剪刀等物品。安檢之嚴格,遠勝機場。

作為首批中國十大科技旅遊基地,FAST景區的科普旅遊經濟初見雛形。為了加強管控,貴州平塘方面規定,FAST景區每天接待遊客限額2000人。從9月20日起,FAST景區一律實行實名制網上訂票,不再提供現場售票服務。

“中國天眼”帶動了貴州當地旅遊業,到底會不會影響科學探測?

遊客人數並非重要影響因素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FAST工程總工程師姜鵬說,電磁環境對FAST望遠鏡的科學意義重大,通過周邊電磁環境監測分析,到目前為止FAST電磁環境總體質量還是比較優良的。“同時,需要說明的是,雖然遊客增多會給管理帶來相應的壓力,但只要管理得當,遊客人數並不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只是需要強有力的管控措施。從目前的情況看,地方政府對FAST核心區電磁環境的保護還是卓有成效的。”

其實,FAST能落戶貴州,科研人員也樂於見到科普旅遊拉動地方經濟發展,助力脫貧攻堅。只是,如何在科學探測和經濟發展之間找到平衡點,讓FAST發揮最大的功效,或許是國家天文臺和貴州省必須共同面對的問題。

“中國天眼”帶動了貴州當地旅遊業,到底會不會影響科學探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