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我总是喜欢比自己大十多岁的男人,特别有魅力和安全感


我在接心理热线的时候,曾经遇到过一个20多岁的年轻女孩,我们就姑且叫她小A吧。

小A自诉自己在外人看来是个非常优秀独立的女孩,目前研究生在读。她说起过往的几段感情,发现自己无法和同龄男孩恋爱,而迷恋的都是年长很多的男性。目前陷入和一个有妇之夫的关系中无法自拔,想离开却离不开,让她痛苦非常,甚至有轻生的念头,所以打电话来求助。

其实小A的情况并不罕见,现在社会上有不少女孩子始终迷恋比自己年长很多的成熟男性,并称自己为“大叔控”,这不得不让我们想到和“恋父情结”有关。

心理学:我总是喜欢比自己大十多岁的男人,特别有魅力和安全感

也许很多人都以为,恋父情结是指对于父亲怀着一种爱慕、依恋的情感,其实不是这样的,恋父情结并不是指对父亲的爱恋。

恋父情结的概念非常复杂,通常来说,是指女性在年少时父亲角色的缺失导致父爱的缺乏,或者与父亲的关系存在问题(如冷漠、忽视、辱骂、冲突,严重的可能是曾经受到父亲的虐待或性侵犯)。这些没有解决的和父亲的冲突,给女性长大成年后与男性的亲密关系带来了负面影响

这样的女性总是会不知不觉地与某一类型的人(像父亲一样)产生深刻和强烈的互动,比如本能地爱上那些情感激烈、攻击性强的男人,或者会对自己忽视甚至施暴的男人,并且想从对方身上获取那些在父亲身上没有得到的爱。这种行为被称为“强迫性重复”。

恋父情结的表现

所谓“情结”,是指有着强烈优势的情感集团,也就是常常爱里带着狠,或其他复杂的情感。而“恋父情结”,使女性在和男性的关系中,伴随着这种强烈而复杂的情感。

就小A来说,她的恋父情结表现得非常明显:

无法和同龄男性建立亲密关系,总是和比自己年龄大的男性进入亲密关系。小A提到过去有不少同龄男生追求她,但她对他们没有感觉,虽然和其中一个进入了恋爱关系,也很快因为感觉索然无味就分手了;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与一位男性处于某种单方面顺从的、不平等的、受控制的关系中,比如做 “第三者”,这正是小A目前的处境。这段关系让她失望甚至痛苦,想离开却离不开;

虽然在他人看来是个很成功的人,但自己总是不这么觉得,就像小时候,表现得再好,也得不到爸爸的夸奖。小A说自己在外人看来非常独立优秀,可是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的生活是多么不堪;

有时候会故意做出让伴侣失望的行为,就像年少时故意让爸爸失望那样。小A会故意说些伤人的话刺激对方,惹对方生气。

在关系中,总是容易嫉妒、粘人,想要反复确定对方是不是爱你。小A提到在这段关系中,她非常没有安全感,会去试探对方对她是不是真心,并且要反复确认,因此会引起争吵。

心理学:我总是喜欢比自己大十多岁的男人,特别有魅力和安全感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一些也是恋父情结的表现:

• 喜欢那些男性特质非常明显的、格外有阳刚之气的,或有权势的男性。并很难从某个伴侣身上真正获得安全感;

• 经常做出一些在外人看来是“放荡”的行为,比如有很多随意的性关系,在社交网络上发送自己暴露的照片,或者发给刚认识的男人;

• 从未“空窗”过,约会对象不断,女性朋友相对较少或者没有;

• 对于男性有一种无止尽的渴望,总觉得生活里不能没有男人,但是内心里又无法信任男人,就好像觉得父亲永远不会给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一样;

• 在角色扮演中,喜欢叫伴侣“爸爸”,或者喜欢被叫做“公主”。

恋父情结的成因

恋父情结最关键的成因,是童年缺乏一个“好父亲”。有可能是父亲角色的缺失,也有可能是在需要得到父亲支持的时候,却得不到。

小A说,从她记事起,就在父母的不断争吵中度过,直到她上小学后,父母开始长期分居。她时而和父亲居住,时而和母亲居住,即使分居期间,父母也经常发生矛盾。可以想见在这样的环境中,小A能得到多少父母的关注和爱?

因为年少时父亲的缺失,在成人后的亲密关系里,这样的女性可能会对缺失的父爱格外渴求,并且也会很努力去追求对方的爱。但是这样的爱往往并不如她们理想中的那样,而且这样的感情总是没有好的结果。

心理学:我总是喜欢比自己大十多岁的男人,特别有魅力和安全感

就好像小A爱上了有妇之夫,虽然从一开始就知道这样的感情不会有结果,但她还是飞蛾扑火似的扑进了这样的关系里。她以为会得到的“安全感”其实只是假象,这样的关系并不能真正给到她安全感,反而掏空了自己,痛苦而煎熬。

缺失的父亲,还会让女孩认为是自己和母亲被抛弃了,或者觉得是自己的原因,导致父亲抛弃了自己和母亲。因此在亲密关系中,可能会低自尊、担心被抛弃,所以会格外粘人,反复确认“你是不是爱我”,害怕对方也会像自己的父亲一样离去,再一次“被抛弃”。一旦发现对方有可能离开自己,或者只是想到这一点,就会变本加厉抓得更紧——这可能反而会加速对方离开。

男性也会有恋父情结

其实恋父情结不局限于女性,男性也会有。被恋父情结影响的男性,会对具有男子气概的年长男性有着无意识的冲动(比如某位特别亲近的男性领导或男性朋友),可能会让他特别渴慕、接近、欣赏年长男性,或者相反,会疏远、不信任甚至抗拒年长男性,比如专门与男老师斗嘴,或是莫名与男领导关系紧张等等。

心理学界的大师弗洛伊德和荣格之间的关系,展现了男性间的“恋父情结”。

心理学:我总是喜欢比自己大十多岁的男人,特别有魅力和安全感

弗洛伊德(左)和荣格(右)

当时,荣格认识了比他大19岁的弗洛伊德,两人都奉对方为知音,荣格在给弗洛伊德的信中写道:“我希望能与你发展父与子一般的友谊。”后来因为各种分歧,他们俩人经常发生争吵,弗洛伊德认为这是荣格“对父亲的抵制和反抗”,最终他们分道扬镳。这种决裂也被他们自己认为是“父与子”的决裂。

如果被恋父情结困扰,该如何走出来?

首先需要意识到背后的根源,这是改变的开始。觉察一下自己长期的关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是不是寻找的对象都有固定模式?是不是关系的发展与结束都有着相似的规律?

还可以尝试去看看行为背后,是不是存在一些负面的信念?比如“我很弱,需要保护和照顾”、“我不够好,需要有人引导”。

最终,要学习接受自己过去的创伤,原谅自己的父亲。你需要意识到,即使把那个男人叫做“爸爸”,也并不能真的重新找到一个“爸爸”,他永远不可能成为你的父亲。那份童年时缺失的父爱,可能无法再去获得,但你现在是个成年人了,已经有能力爱自己,并给自己安全感。

心理学:我总是喜欢比自己大十多岁的男人,特别有魅力和安全感

这个过程可能并不是那么容易,很多时候会犹如已经结痂的伤口被重新撕开而带来的疼痛感,如果有条件,最好接受长期的、专业的心理咨询,在心理咨询师的陪伴下,一点一点地去看看那个需要被爱被关注的小小的自己,然后再一点一点地成长起来,变得不再向外索爱,而是从内在就能自给自足。小A后来就开始了心理咨询,整个过程不轻松,但相信她能独自走过,成长起来。

如果暂时没有这个条件,可以先不断地告诉自己:“我很好,我是安全的”,“我欣赏自己、爱自己,尊重自己的身体”,“我能够控制自己的人生,即便没有男人,我也可以过得很好”。通过积极地自我对话,学习安抚、鼓励自己,而不必依赖于找一个“父亲”的形象去给自己安全感。

缪婷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签约心理咨询师

精神动力学取向的心理咨询师

致力于婚姻情感、亲子关系、情绪困扰、个人成长等咨询方向

{!-- PGC_COLUMN_CARD:{"thumb_url":"http://p8.pstatp.com/large/b71f0002f1225e6208ed","title":"现代催眠技术的现实应用","author_description":"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原华东师大心理咨询工作室,国内最具实力的专业心理服务机构之一","price":18.8,"sold":1,"column_id":"1611206422635528"}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