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0+的iPhone你會買嗎?

蘋果已經成功地將一款消費級電子產品打造成輕奢品,最新發售的 iPhone XS 系列最高配價格已經上探到12799元,是北京市去年月平均工資的1.5倍。有人高呼,今年的蘋果一塊“腎”已經不夠,得兩塊才能拿下。

但即便如此,依然有不少人士願意為此而買單。本週小酒館採訪的幾位創業者們,無一例外使用的都是iPhone,他們願意為蘋果買單的理由各式各樣,對蘋果生態系統的依賴、對品牌溢價的心甘情願……

有的創業者直言,現如今iPhone已經不僅僅是一款電子硬件產品,而是代表著一種輕奢的生活方式。隨著今年國產手機逐步擴展至五六千元的價位,蘋果需要提高售價來維持自己的品牌定位。

作為一家以消費電子產品為主力產品的公司,蘋果的成功無疑為眾多創業者提供了些許借鑑。開創性的產品、對細節的苛求以及極具號召力的品牌形象,這些因素共同撐起了蘋果如今萬億美元的市值。

國內創業者們如何看待今年的新款iPhone ?他們對於手機的需求到底是什麼?本週創客小酒館為你一一道來。

霍祥 |上啥班CEO

用戶一邊抱怨一邊下單,反映了生態強於爆款單品模式

我用的是蘋果手機,換手機的頻率是平均兩年一次。對於一萬二的價格,即使買不起我也還是會買,因為換安卓系統還要適應一段時間,再者作為果粉還是要支持一下。

我對手機的心理價位是五六千左右,對手機的要求是好看、流暢、拍照性能好。國產的手機比如華為、小米都在考慮之列。

花一萬二買手機的心理,其實就像女孩買包一樣,一個LV的包四五萬也有人買,一個手機一萬二也無需大驚小怪。這個事情無所謂對錯,開心就好。

畢竟捨得花錢才有賺錢的動力,只是不要過度透支。另外,現在有各種分期付款的金融產品,也是年輕人敢消費的一個原因。

蘋果之所以能把手機定價這麼高還有人買單,我認為有三點:一是利用品牌溢價,二是用價格區分定位,三是軟件優勢明顯。

蘋果的定價策略是通過完整的機型陣列保證了高利潤和市場佔用率的平衡,另外繼續強化iOS生態。人們一邊抱怨一邊下單,反映了生態強於爆款單品模式。

蘋果給創業公司的啟示是,需要找到市場切入點、迭代產品,而不是痴迷於打造完美產品,更多思考藉助外部勢能,順勢而為。(記者 萬珮)

12000+的iPhone你会买吗?

印輝|南大菲特創始人兼CEO

iPhone捆綁了大量用戶,他們很難改變固有的消費習慣

我平時用的是iPhone,大概兩三年換一次。目前的手機不僅是通訊工具,還是商務、娛樂的載體。所以,對於這個投資,我覺得12000多元是值得的。

一般人花這麼多錢買手機我認為並不太難,雖然他收入可能達不到12000元/月,但幾年只買一臺手機,而且大部分人的消費觀念不只是滿足通訊需求,在價格上面我覺得年輕人並不是太顧忌。

蘋果的營銷手段迎合了廣大消費群體的選擇,同時固定捆綁了大量的存量用戶。其實我並不太喜歡它這種手段,但它早年確實通過營銷策略圈了很多忠實粉絲,這些人很難改變已經固有的消費和使用習慣,可能會一直是蘋果的忠粉。

當然我不排除會選擇國產品牌,現在很多年輕人也熱愛國產品牌。目前市面上的國產手機越來越接近iPhone的水平,很多在個性化方面甚至有超過iPhone的趨勢,我們團隊很多人就已經將對iPhone的喜歡轉移到了華為等國產知名品牌。

創業公司在不同品牌的營銷類型上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可以借鑑蘋果的營銷模式。但時代在變化,公司也在迭代,在創業路上銷售推廣策略都應該貼近客戶需求,而不是生搬硬套。(記者 唐亞華)

12000+的iPhone你会买吗?

範若愚 | 黑口袋創始人兼CEO

產品、體驗和坪效,造就了蘋果手機的成功

我一般平均1-2年換一個蘋果手機,通常會隔代換,這樣功能上的差別和升級會更大。今年新出的iPhone,我覺得12000多的價格肯定是偏高的,雖然從各方面的體驗上來看確實不錯,但提價的比例相比之前還是過高。

我覺得蘋果的產品體驗依然是所有手機裡面最好的,這種體驗不僅體現在手機性能上,還體現在從產品發佈到售後服務的一條龍體驗,目前其他任何一家手機廠商都無法做到。

另外,在用戶習慣方面,iOS系統的體驗感和便利性是目前安卓系統所不能超越的,在iOS系統下,用戶的所有信息和賬號都是一直傳承下來的,其更換系統的成本會很高。對於我而言,會買一個其他手機當做備用機,但蘋果還是會一直堅持用下去。

蘋果的火爆,最重要的還是因為用戶對其品牌的認知,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影響行業的潮流,比如全面屏。另外,蘋果從產品的發佈會、預售到正式銷售的一整套流程中,它的營銷策略很討大部分人的喜歡。

包括這次在發佈XS之前就將iPhoneX減量,然後現在基本下架,就是為了引導用戶購買新品。但是目前還不能下判斷說XS就是一款成功的產品,未來它的市場競爭力怎麼樣,還是需要市場的考驗。

蘋果帶給我最大的啟發有三點。第一是我們要做最好的產品,不屈服於簡單的利潤空間,蘋果從各方面而言都要做行業內最優的;第二,蘋果的門店體驗毫無疑問是全世界最好的,這也是黑口袋學習的方向,把門店作為一個真正的體驗空間,讓用戶去體驗產品,而不是一個強銷售空間;第三對於零售企業來說,坪效是非常重要的。(記者 黎明)

田牧|愛回收品牌高級總監

蘋果販賣的是一種生活方式

我是一個果粉,基本上每年蘋果出新機都會換。今年的價格相對於以往有上漲,不過在我的接受範圍之內。

一方面,由於供應鏈成本的因素,全球範圍內的手機價格都在不斷上漲;另一方面,你其實不能單純地把蘋果當成是一個電子消費品來看,它已經把自己變成了一種輕奢類的生活方式。

當品牌在推出一款產品時,如何才能最直觀地向消費者表達產品的定位、腔調或者品牌?價格始終是其中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所以當今年主流的安卓旗艦手機都上探到五六千元的價位時,iPhone的價格上漲也在意料之中,它也在維護自己的品牌定位。

如果你只是單純的把iPhone看作是一款電子消費品,它的價格確實不低。但蘋果販賣的不只是硬件,而是一套完整的生態。現在安卓手機使用體驗也還不錯,而一旦你養成使用蘋果系列產品的習慣,基本上就很難脫離它的生態。

蘋果在營銷中很少去強調產品的參數,更多強調的是一種生活方式,重視用戶與品牌的溝通與共鳴。比如它今年推出的Mac系列廣告,“致敬屏幕背後的你”,你已經不能單從硬件角度來衡量他了。

對於創業公司而言,能從蘋果身上學到的最重要的地方就是產品力和創新力。無論你的營銷能力如何,你的產品一定要足夠優秀。我們看到蘋果推出的無論是iPhone、Mac還是iPod,每個產品都是對原有行業的重新定義,完全顛覆了原有的產品形態,重塑人們的認知,從而獲得巨大的成功。

吳斐 | 亮亮視野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

從蘋果身上學習如何將技術最大程度地商業化

我現在用的是iPhone6,之前一年換一次手機,這次因為手機用得比較熟,而且好像也沒有發現手機出了問題有必要換,就一直用到現在。

目前,我的手機最常用的功能就是通訊功能,其他就是一些生活類應用。新版的蘋果手機的價格的確比較高,可能是因為它的成本較高,不過我暫時還沒有發現什麼特別的新應用,所以沒有買。我現在挺喜歡國產手機,尤其是華為。

但我認為蘋果的定價絕對不是草率的,肯定結合了品牌溢價,包括一些新應用和新技術的研發支出。相比於安卓手機,目前蘋果手機還是有很大優勢,它把價格提到更高都可以,目前的價格應該是出於利潤最大化的考慮測算出來的。

蘋果手機對我最大的啟發就是,如何將一個新的技術最大程度地商業化,這是我們這類做智能硬件的公司需要學習的。(記者 張姝欣)

統籌 / 薛星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