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貓是一種病,我大概會放棄治療

如果貓是一種病,我大概會放棄治療

辦公室,有幾位貓痴。

上週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某編輯在下班路上遇到一隻疑似流浪貓,一動不動蹲在一個小區花叢邊。

貓痴一直站在原地,與這咪相互對看了40分鐘,見沒人來找,咪也一直不走,正打算將咪放到書包裡,帶去寵物醫院檢查。

誰知小咪自己從書包拉鍊縫隙跳了出來,一溜煙地跑到花叢的另一邊,夠不著了。

如果貓是一種病,我大概會放棄治療

同事群裡聊著這事兒的時候,小編想起遇到美綠的那一天。

還好,我沒有放棄你

在此之前,無論如何愛貓,小編也只算雲養一族。偶爾看看貓片,擼擼別人家的貓,定時給小區流浪貓投食,就是與貓有關的全部。

那一天,小編遇到小區裡經常照看流浪貓的肥姨。她告訴我,最近發現了一隻母貓經常帶著幾隻小貓出現在小區裡,其中一隻小貓特別虛弱。

如果貓是一種病,我大概會放棄治療

肥姨領著我去看,遠遠就指著一隻尾巴無毛的小不點,說:“如果繼續在街頭浪蕩,它怕是活不了的。不如你帶回去,試著養養吧,怪可憐的。”

肥姨這麼一說,小編當下便把它拎了回家。可是,接下來的兩個月,我幾度以為它快要死掉。

因為一出生就在流浪,美綠的皮膚病非常嚴重,全身上下沒一塊好地兒,掉毛的尾巴讓它看起來像一隻老鼠。耳朵裡充斥著耳垢和蟎蟲,讓整個耳廓和耳道都在發炎。

儘管堅持不懈地用藥,病情總是反覆,炎症就像燒不盡的野火一般,春風吹又生。

如果貓是一種病,我大概會放棄治療

《租賃貓》

驚險時刻,有過兩次。

一次是美綠誤舔藥膏中毒,還好發現得早,醫生給它打了針,斷食療養數日也就好了。

另一次,這廝突然就側倒在地,亮晶晶的眼珠蒙上了一層膜,眼淚不斷地滴在地上。幸好及時把它送到了醫院,不然它很可能會失去一隻眼睛。

家裡人總說,這隻貓多災多病,活不長的,不如算了。

小編不忍心,也不甘心,依舊每天遵醫囑給它塗藥。一年之後,美綠的尾巴長出了豐厚的毛髮,健康粗壯,眼明手疾,皮膚病也消失了。

朋友來家裡,看到美綠現在活蹦亂跳的樣子,都說“還好這貓遇到你”“還好當初你沒放棄”。

如果貓是一種病,我大概會放棄治療

其實,小編心裡明白,不是我救了它,是它救了我。

領養美綠的那段時間,恰好在人生比較尷尬的階段,無論工作還是關係,都讓自己覺得很累、很想放棄。

可是,當我每天看著美綠的尾巴一點點在長好,我還是願意相信,上天不會拋棄每一個努力生長的靈魂。

因為有貓,即使小編患上“加班胖”,肥了整整1.5只貓,日子也還能過下去。

如果貓是一種病,我大概會放棄治療

瞧這小眼神,現在不僅好了,翅膀也硬了~

不討好任何人

是貓教會我的事

美綠現在是一隻健康可愛的貓了,但你別指望它因為你無微不至的照顧而對你感恩戴德、俯首稱臣。

對它而言,“兩腳獸”僅僅意味著食物和空間,我們之間,不過是同住一場,同一屋簷下的室友而已。

臺灣動物行為學家戴更基醫師曾經說過,養狗的人是樂於互動的,養貓的人則喜歡獨處,貓的樣子越高傲,愛貓的人就越喜歡。

如果貓是一種病,我大概會放棄治療

《流浪貓鮑勃》

在經歷了無數次“熱臉貼冷屁股”之後,小編早已習慣家中這位陰晴不定的主子,同時對它放任自流。畢竟,養它,並不是為了馴化它,讓它為我服務的。(正相反,法國人類學家馬塞爾·莫斯說:“貓是唯一最終把人類馴服的動物。”)

在貓咪攻佔互聯網的今天,很多人開始被挑動,當起了鏟屎官,滿心以為是一段美好情緣的開始。

可是,我不得不提醒你,並非每隻貓咪都可愛,而絕大多數的貓根本不會來討好你。

恰恰是貓這種不討好的性格,讓它成為這個時代的寵兒。貓身上有一種距離感,一種沉默的智慧,甚至有點嘲笑的意味。法國作家維杜就曾經感覺自己的貓在拿他尋開心。

如果貓是一種病,我大概會放棄治療

寵物博主@斑斑斑爺 的貓咪,因嘴下長了一塊黑斑,看起來自帶表情,被網友稱為“驚訝貓”

貓的表情極其細微,它們會不會笑,我們並不知道。但它們的“冷眼旁觀”,確實讓人類學會自省,而世界上最理想的人際關係,大概也應該像人貓關係。

它可以跟你作伴,但又不干擾你,你也不要過分干擾它,尊重它的空間,尊重它的獨立性。

如今,很多人依然分不清楚公共空間與私人空間的邊界,也時常在人際交往中不知分寸。小編覺得,只有懂貓,一個人才算得上是文明人。

如果貓是一種病,我大概會放棄治療

《流浪貓鮑勃》

最近很紅的“精芬”們(精神上的芬蘭人,泛指像芬蘭人一樣不愛社交,極度注重個人空間的一類人),大概都會像我一樣,不可救藥地喜歡貓近乎薄情寡義的性格吧。

如果貓是一種病

你為什麼是貓派?

知乎上這個問題下的第一個回答是:“狗狗太熱情,搞得我有點方。貓貓若即若離的感覺剛剛好。”

貓身上的這種分寸感和想象空間,讓不少文人作家也十分迷戀。法國作家維杜在《貓的私人詞典》一書中說:“在每個作家都必須面對的孤獨和沉默中,只有貓能夠從中找到一席之地,並在某種意義上陪伴他緩慢地寫作……”

如果貓是一種病,我大概會放棄治療

《貓的私人詞典》

美國作家愛倫·坡寫作的時候,他的貓會站在他的肩頭上,做他的第一“讀者”;

豐子愷聲稱自己對貓沒有特殊的喜愛,卻特別喜歡畫貓,也放任他的貓咪坐在他的頭上;

熱愛與貓同桌共進晚餐的海明威,一生養過30多隻貓,在開槍自殺之前,他的遺言是:“晚安,我的小貓”;

如果貓是一種病,我大概會放棄治療

海明威與貓

存在主義哲學家薩特伏案寫作之時,懷裡總有那隻挪威森林貓;

灑脫的女作家喬治·桑,總在吃早餐的時候和她的貓米諾共用一個碗;

臺灣作家朱天心一家都愛貓,即便貓如過客,還是養過不少,寫了很多貓的故事;

演講和文采都一流的丘吉爾曾經有一隻心愛的貓叫喬克,後來,英國託管組織根據丘吉爾的遺願收養虎皮貓,取名為喬克一世、喬克二世……

如果貓是一種病,我大概會放棄治療

二十世紀人道精神劃時代偉人:阿爾貝特·施韋澤與貓

“狗派”這時也許要說了,貓太冷漠,你永遠不知道它對你的感情到什麼份上。

小編看過夏衍先生坐在藤椅上抱著貓的照片,後來聽說了夏老先生和老黃貓的故事,比“忠犬八公”還感人。

1975年,夏衍終於恢復自由,拄著雙柺回到竹竿衚衕家裡。坐牢前,夏老先生養過一隻叫博博的貓,那時貓已經很老了,每天到處流浪,而且不太回家。

夏衍回家那天,博博出來了。夏先生女兒說:你被抓走以後,好多年沒看到它了。今天它怎麼就曉得趕回來接你呢?真是怪事。

如果貓是一種病,我大概會放棄治療

夏衍與貓

第二天,貓就死了,一家人很悲痛,夏老先生更是唏噓。可見,這貓就是吊著一口氣,等著它的夥伴啊。

與狗相比,貓的陪伴和忠誠,也許只是沒有那麼直接而已。

總之,一日吸貓,終生戒貓。

畢竟,生活那麼苦,有貓,才可以好好活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