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魚到家的前一周,我們的觀察重點在哪裡?

最近很多魚友經常和養魚老道聊天,並且詢問了許許多多的問題,養魚老道總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解答,從大家討論的問題中就能夠看出,很多必要的細節問題新手們其實根本就沒有注意,反而在其他方面大做文章,養魚老道在此就告訴大家,新魚入缸之後我們要注意哪些問題?

新手養魚有一些共同的特徵:

一、魚兒稍微不正常就下藥

新魚到家的前一週,我們的觀察重點在哪裡?

養魚老道一直強調魚兒的很多疾病都是可以自愈的,有些小病根本沒必要去下藥,比如說新魚到家拒食、斜躺、輕微白便、輕微蹭缸、縮鰭趴缸、體色暗淡,或者有一些打鬥外傷,我們大可不必驚慌,這都不是病,只需要把水質調理好了靜養就可以了,大家一定要記住不見到實症不下藥,頂多用老三樣調理就可以了。

新魚到家的前一週,我們的觀察重點在哪裡?

那什麼算是實症呢?白點上身、白毛上身、大量的透明便出現、大量的浮頭、呼吸困難,我們碰到這些個症狀之後再去相應的下藥治療。

新魚友們著急的心情我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我也曾經歷過。但是魚兒在三到五天的適應期內我們儘量的不要去下藥或者驚動它們,讓它們安靜的適應環境和水質就好,特別是象龍魚這樣的高檔魚,更不能受到驚嚇,適當的爆氧不是不可以,但是也得分什麼品種和什麼性格的魚。

新魚到家的前一週,我們的觀察重點在哪裡?

如果魚兒本身嚇得東遊西撞的,你再爆氧它們就會更加的害怕,反而會適得其反,況且也並不是說魚缸中的氧氣量越大就越好,根據魚兒的狀態可以適當地把氧氣量調小,如果沒有可調的按鈕,我們可以找個小夾子把氧氣管夾上一部分,也可以去買專門的氧氣調節閥,我們一定要根據魚兒的狀態來做適當的調整就可以。

二、水質稍微不正常就大量換水或者加東西

這也是很多新魚友犯的通病,水質黃啦怎麼辦、水質混了怎麼辦、缸底有魚糞殘留了怎麼辦?什麼硝化細菌、魚樂寶、水質穩定劑的亂七八糟的東西是猛往魚缸裡倒啊,硝化細菌有點就夠用不是越多越好,主要毛病可能就是我們的魚兒養多了和物理過濾系統不匹配了。

新魚到家的前一週,我們的觀察重點在哪裡?

其實任何一口魚缸水質的養成都是需要時間的,大多數魚友有可能只是困困水沒有合理的開缸,所以如果魚兒的密度稍微有點大,水質肯定會有所變化,我們適當的換換水就可以了,儘量先不要餵食,三四天之後水質自然就會趨於穩定。

如果不是養殖密度過大或者投餵量過多的話,哪有天天混濁的水質?即使你魚缸中什麼作料也不加,只要是過濾器正常的工作,水質自然而然的就變清了,我們所做的工作頂多就是抽抽魚便少量的換換水就可以了。

新魚到家的前一週,我們的觀察重點在哪裡?

新魚入缸的前一週,本身就是水質的自我調節期,我們要懂得通過適量的換水和投餵量結合過濾系統來改善水質,因為新魚入缸的前期,我們主要的任務就是在尋找觀賞魚飼養密度和過濾系統的平衡點。

比如魚缸的水流方向是否合理,雜物和糞便是否能夠正常的抽取到濾棉上,濾棉的過濾效果如何,需不需要加厚,會不會發生溢流?生化系統的水流是否能正常的順暢的流動?

新魚到家的前一週,我們的觀察重點在哪裡?

過濾器的瓦數在魚兒的這個密度下是否匹配?過量的氧氣會不會阻礙魚缸的正常水流?魚缸的裝飾物是否會阻礙了大部分水流,可不可以後撤一下?雜物比較容易在哪堆積,上濾水泵的位置需不需要調整?

新魚入缸的前幾天我們需要去關心這些個細微的問題,如果我們加了一些不必要的東西,反而會影響到我們正常的判斷,一週的時間我們把這些問題解決掉,即使你之前沒有養水,你魚缸的水質基本上也養好了。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