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高情商,不僅僅是會說話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誰情商真的很高,很會說話,也不得罪人。僅僅只是好好說話,讓別人舒服,巧言舌簧這麼簡單嗎?遠遠不是。

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

大多數人對高情商的理解還停留在能管理自己的情緒這一方面,認為能夠讓人感覺相處舒服就是高情商。這麼理解也無可厚非,畢竟誰都會覺得人緣好的人情商一定不低。

實際上呢?只要不是情緒特別偏激的人,都能好好說話,而讓別人覺得相處舒服,那只是“讓別人覺得”沒有任何一點是從我們自身出發自己判斷的。

如果迎合別人就是高情商,未免過於委屈自己,真正高情商的姑娘,是能夠尊重自己的內心懂得迎合自己的人,這麼說可能大家不能理解,那我就舉個例子。

這個世界其實很浮躁,偶爾有人問我,我現在拼命的去賺錢,但是感覺我能花這些錢的機會很少,但是我又感覺我不這樣去做,我對不起所有的人,我這樣做的話,感覺最對不起的就是自己了。她問我該怎麼辦,我的回答是,你的內心在迷茫是嗎,工作的價值是否等同於薪資呢,你有沒有想過這份工作給你帶來的是什麼,例外你自己都感覺以後花不了,你的人生到底是該對自己負責還是對其他人負責。最後她說,其實我非常糾結,也很猶豫我現在的選擇。

所謂的高情商,不僅僅是會說話

於是我就跟她講了袁泉的故事,對於演員來說,接廣告,做代言,拍電影都能增加自己的曝光量,迅速紅起來,好多女星出名的模式都差不多。然而對於袁泉來說,她選擇了更具挑戰性的話劇表演,話劇無論是從傳播範圍還是傳播方式來說,比起電視電影都小了很多火起來的可能性,而且非常考驗演員的功力和耐力,但是在袁泉看來,這就是她想要的。

在出演《趙氏孤兒》時,摔下舞臺,受了重傷,她沒放棄話劇,憑《簡·愛》獲得了中國戲劇表演的最高獎項——梅花獎,她沒自我膨脹。自始至終,袁泉都沒有放棄過話劇,她一直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影視劇能名利雙收,話劇卻相反,即便對此深有體會,袁泉依舊選擇了自己的內心,她太瞭解自己,想做好一件事,保證自己的質量,就沒辦法同時做好幾件事,於是她一心一意只做話劇。

在大多數人,袁泉做的是“傻事”,為了話劇,放棄在年輕時成名的機會,非常不值得。但對於袁泉來會說,這就是心之所向。聽從我心,無問西東。

人生有各種各樣的可能,看到長遠,看懂自己,比長袖善舞要明智地多。而能夠經營好自己的女孩,何須迎合別人來過好自己的人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做到不隨波逐流,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併為此去執行的人卻很少。

所謂的高情商,不僅僅是會說話

管理情緒,強大自己

情商高的人確實能把話說到位,讓大家都能接受,但這還不足以能用情商維護自己,真正的本事,是能用情商保護好自己不被言語惡意中傷。

你能接受得了多少讚美,就會有多少的評判,我們會發現不論明星身上帶有多少的光環,依然有很多非議的聲音。在生活中,其實我們一個平常人大多數是做不到這種程度的。與其說他們的年薪多高,但人家承受的也多。

近段時間,我終於知道我朋友真正自殺的原因,她寫給兒子的信裡說到這麼一句話,輿論有時候真的會把人壓死的,當我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想起了身邊人對她的評價,她只是一個普通群體,她可以聽到的流言又有多少,債務纏身,遇到一個賭博的老公,最後結束的是自己的生命,讓人惋惜又人覺得生命這東西太不值錢。

所謂的高情商,不僅僅是會說話

這時候,我們就會發現心態與情緒管理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有時候我們也會聽到一些非常勵志的,用最初的弱小,變得很強大。那樣的人生,我們覺得璀璨,而且也會覺得傳奇,只是不知道人家最後的付出。

溫柔的對待自己的人生,終會被溫柔,沒有歲月回頭,那就好好努力。心裡會笑的人,運氣都不會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