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採月亮氦-3資源的成本是個天文數字,八字還沒那一瞥

氦-3發電主要是通過核聚變方式。可控核聚變的攻克,將在一個相當長的階段解決人類能源危機問題,將是人類從石油文明走向核能文明的標誌,是人類文明的一次重大突破。

開採月亮氦-3資源的成本是個天文數字,八字還沒那一瞥

從現在看來,開採月亮氦-3資源的成本還是個天文數字,無法估量。

月壤中富含氦-3,氦-3在月壤中到底具有多少含量,只知道大約總量在100-500萬噸,100噸就夠人類一年發電使用,所以月球上的氦-3可供人類使用10000年以上。

迄今為止,人類還只有美國在上世紀實現了載人登月,其他幾個航天國家,包括中國,上月球還只能派出無人探測器。

目前發射火箭所耗費的資金是巨大的,以航空航天發達的美國為例,美國航天局總計發射135次,花費1960億美元,平均每次發射費用高達15億美元,注意單位是美元。即使現在SpaceX將發射費用控制到了5000萬美元左右,依然是很昂貴的成本。

據說航天飛機運送1公斤物質到太空站需要花費2.2萬美元。太空站距地表只是400公里,而月球距離我們38萬公里。

而且登陸月球的難度完全不能用距離疊加來計算,即使要運回1公斤的月壤,也要花費天價。所以現在開採和運送氦-3回地球還完全是個不切實際的空想。

開採月亮氦-3資源的成本是個天文數字,八字還沒那一瞥


技術方面的困難

目前航空航天並沒有發展到普通人也能上月球的程度。我們知道,我國載人飛船對宇航員挑選那是相當嚴格的,要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應急應變能力都相當高。即使選上了,還要經過嚴格得培訓。航天飛船還沒有達到規模民用的條件。

還有就是,太空上施工難度,太空上處於失重狀態,如何施工如何爆破,需要什麼樣的設備,月球上礦場探測,等等還需要研究。

開採月亮氦-3資源的成本是個天文數字,八字還沒那一瞥


可控核聚變的原材料並不一定非要使用月球上的氦-3

核聚變能利用的燃料是氘核氚,海水中就大量存在,1升海水中就有1.03×10^22個氘原子,可產生300公升汽油的能量,每1立方公里海水中氘原子所具有的潛在能量相當於燃燒13600億桶原油的能量,所以地球可聚變能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所以,不用對月球上的氦-3“虎視眈眈”了,科學家們只要把完全掌控了核聚變,能夠像駕馭石油煤炭那樣使用核燃料,地球上的核燃料也夠人類用很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