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豐收節」通過郵票說說「中國農業」

中國作為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農業國,將在9月23日迎來首個“中國農民豐收節”。

今天,小編就和各位聊聊中華文明的農業文明。

中國農業文明是中華文明重要的組成部分,假如有興趣的可以去觀看流傳下來的《耕織圖》(不管是哪一版),都可以折射出中華文明的各個基點。

在遠古時期的中原大地,文明的曙光還未開沌之際,我們的先民茹毛飲血的過著聚居的打獵生活。


“農民豐收節”通過郵票說說“中國農業”

△JF《北京猿人頭蓋骨發現六十週年》紀念郵資封


在我們的先民被時間帶入了石器時代後,先民不僅學會了使用石器(舊石器時代)更學會了打製石器(新石器時代),使得我們先民收穫,大量增加。我們先民把沒有實用的幼崽進行馴養,從此拉開了中國畜牧業的帷幕(距今大致7000-8000年)。

在面對嚴苛的生存環境,我們先民不僅僅以食肉為生,更食蔬果,中華民族農業大幕也緩緩開始,更奠定了中華民族雜食的基礎。中國的農業從採摘農業開始,慢慢像種植農業轉型。

在距今7000年的新石器晚期的河姆渡遺址中,我們發現大量碳化的原始稻穀遺存


“農民豐收節”通過郵票說說“中國農業”

△1996-10《河姆渡遺址》郵票(4-1)稻作農業


河姆渡原始稻作農業的發現,不僅糾正了中國栽培水稻的粳稻從印度傳入、秈稻從日本傳入的傳統說法,更是在學術界樹立了中國栽培水稻是從本土起源的觀點,而且起源地不會只有單個的多元觀點,從而極大地拓寬了農業起源的研究領域。

我們也可以從神話傳說中,找到了與考古史料互為應徵。在傳說中,我們的部落首領—神農氏遍嘗百草,發現了我們可以食用的食物與治病的藥材之後,更製作了耒(lei)、耜(si)等農具,促進了農業生產。


“農民豐收節”通過郵票說說“中國農業”

△中國臺灣省 特340《發明神話》郵票(4-3)神農氏造農具


後世,我們把神農氏尊稱為“炎帝”,與軒轅氏的“黃帝”並稱炎黃,我們自稱“炎黃子孫”。


“農民豐收節”通過郵票說說“中國農業”

△1998-23《炎帝陵》小全張


中華民族在千年的繁衍生息之中,不僅僅種植如稻、黍、稷、麥、菽的五穀這類的糧食作物,同時也種植其他作物。


“農民豐收節”通過郵票說說“中國農業”

△中國臺灣省 特585《糧食-穀物》郵票


從農作物的種植上,我們首先可以看到中華民族與外界的交流。在中國歷史上,大致可以分為三次大規模引進外來作物。

第一次,大概是秦漢時期,從陸上絲綢之路引進的各種作物,比如說:蘿蔔、椒、麻、桃(核桃)、瓜(黃瓜)、蒜(大蒜)、西瓜、葡萄等。


“農民豐收節”通過郵票說說“中國農業”

△2016-18《水果》(二)郵票(4-3)西瓜


“農民豐收節”通過郵票說說“中國農業”

△2016-18《水果》(二)郵票(4-2)葡萄


第二次,是明清之際,在新航路開闢後,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大規模進口的品種,我們熟悉的:薯、

茄、荔枝、蔥、鈴薯、玉米、花生等作物。

其中小編重點說一下,最搞笑的就是蘋果。


“農民豐收節”通過郵票說說“中國農業”

△2014-15《水果》(一)郵票(4-1)蘋果


蘋果是19世紀中後期才開始傳入中國,換算一下就是道光年間才進來的,不說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不知道啥是蘋果,就連最近出鏡率比較高的乾隆也根本不知道啥是蘋果。


“農民豐收節”通過郵票說說“中國農業”


所以某些自詡自己是復原歷史的“媽媽”導演,真的應該多學學歷史,別天天自以為是... ...

第三次,改革開放後,代表作物:小龍蝦(你還有點生物入侵的尊嚴嗎?)

既然說到皇帝,我們再說說農業和政治的關係。

首先我們都能聽過一個詞語“江山社稷”,其中指的是穀神,稷的本意是指稷米,別名為粢米。 起源於中國北方,史前已有栽培,殷商時期就已經成為人們的主食。


“農民豐收節”通過郵票說說“中國農業”

△J120《故宮博物院建院六十週年》郵票第三枚展現的乾清宮前分別在左右兩邊繪製了兩個“小亭



並且農業與政治的關係最為密切,縱觀古今,無數個朝代亡於農民起義之中。


“農民豐收節”通過郵票說說“中國農業”

△J179《陳勝吳廣農民起義二千二百年》郵票


但是從陳勝吳廣開始算起,從農民成功轉型成為皇帝的,唯一勝利的就是朱元璋。其成功原因主要是聽從了軍師劉伯溫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政治方針。


“農民豐收節”通過郵票說說“中國農業”

△PP283《文成劉基》普通郵資明信片郵資圖


到了近代,也有一隻以農民為重要組織部分的軍隊,那就是中國工農紅軍。



這隻部隊不僅僅以農民為名,在經歷了雪山草地的冰寒,抗日戰爭的炮火與解放戰爭的硝煙後,將代表農業的稻穗放到自己建立其的國家的國徽之上。


“農民豐收節”通過郵票說說“中國農業”

△J45M《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週年》小型張


在這個國家成立後,便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運動。


“農民豐收節”通過郵票說說“中國農業”

△特2《土地改革》郵票


不僅僅改變了千年以來的土地所有政策,更改變了千百年以來傳統的耕作方式。


“農民豐收節”通過郵票說說“中國農業”

△1999-2《漢畫像石》郵票(6-1)牛耕


“農民豐收節”通過郵票說說“中國農業”

△特13《努力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郵票(18-9)農業


因為中國是一個農業國,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卻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大國,我們的領導人,心急如焚,因此我們“走了彎路”,“鬧了笑話”。


“農民豐收節”通過郵票說說“中國農業”

△紀60《1958年農業大豐收》郵票


但是,中國以農業立國的一個國家,農業會一次次推動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今年是改革開放四十週年紀念日,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就是從農村開始的。


“農民豐收節”通過郵票說說“中國農業”

△JP235《改革開放四十週年》紀念明信片


今日之中國,糧食已經實現連續十多年增產,我們這一代人真正的不知何為“飢寒交迫”。

我們要感謝如:


“農民豐收節”通過郵票說說“中國農業”

△J173《中國現代科學家》(二)郵票(4-4)丁穎



“農民豐收節”通過郵票說說“中國農業”

△2016-11《中國現代科學家》(七)郵票(4-2)金善寶

“農民豐收節”通過郵票說說“中國農業”

△2013-29《雜交水稻》


這些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農學家,我們特別要感謝的袁隆平院士和他的雜交水稻,不僅僅解決了十幾億中國人的吃飯問題,更解決了世界糧食產量問題。


“農民豐收節”通過郵票說說“中國農業”

△2017-23《科技創新》郵票(5-4)渤海糧倉示範工程


感謝這些農學家和農業科學的從業者們,感謝千千萬萬普通的農民辛勤的勞作,感謝他們的付出,讓我們做到“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謝謝你們的辛勞,能夠使我們不識飢寒;謝謝你們的耕作,讓我們物阜民豐;謝謝你們的付出,讓我們能夠和美利堅一較高下。


“農民豐收節”通過郵票說說“中國農業”

△2018-27《中國農民豐收節》郵票


各位,豐收了。

中國農民豐收節,節日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