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問題,沒錢,你就懂了

這幾個問題,沒錢,你就懂了

俗語:有錢能使鬼推磨,一分錢鈔一分貨。

現代人云:有啥,別有病;沒啥,別沒錢。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錢是萬萬不能的。

關於錢的故事,你知道多少呢?

好心借錢,不一定是按時還錢

有一次和朋友張吃飯的時候,聊到了一個話題:朋友借錢,你借不借?

這幾個問題,沒錢,你就懂了

朋友張愣了一會,然後跟我分享了他的借錢經驗:

大學畢業後,什麼經驗也沒有,信奉者老一輩的教誨“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只想著多交一些朋友,那時候我認為,朋友多了,路就多了。

我家境還算可以,父母是做潤滑油生意的,從小沒有因為錢愁惱過。在我26歲的時候,父母資助了一些錢,讓我創業。

那時候,我的一群朋友。每天都有朋友來我公司找我玩,找我吃飯,哥長哥短叫著。那感覺簡直比有錢都爽。

大家都知道我有錢,只要是朋友開口借錢,不管關係好不好,我都會借。來著不拒,我似乎成了他們的私人銀行。

靠山山會倒,靠水水會流。好景不長,公司不到三年,出現了問題,資金週轉困難。

公司堅持了半個月後,各路債主找上門來,把公司圍了個水洩不通。我實在沒辦法了,打電話給那些借了我錢的朋友,希望他們能夠還點錢,幫我渡過難關。

沒想到打完電話,最不想要的結果還是發生了。我被他們拉黑了。

我還是抱著比較大的希望,打了一些平時關係要好的朋友的電話。結果一個個都說沒錢,幫不了,自己看著辦吧。

那時候,我的心都涼了。切實的體會到了什麼是世態炎涼。

有句話說的很實在:“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有錢和沒錢真的不一樣。

下面說一個我真實接觸到的故事。

上高中的時候,我的室友王同學,家是農村的,高中是在市裡上的。當時中考的時候,王同學也是全校前50名的學生。成績很優秀。他的老家離高中有36裡地的路程,坐車也需要1個小時左右才到。

王同學的家境一般,甚至比一般還要差一些。父母是地道的農民。高中期中考試結束後,學校組織一次家長會,要求每位家長到校。

那天來的是他的父親。很樸素的著裝,甚至有些年代的特色。上身黑色的中山裝,下身粗布褲子,腳上穿著黃色的膠布鞋,手裡拿著黑色皮手包。包裡鼓鼓的,裝著父母對孩子的關愛。

家長會開完後,王同學才知道。父親是從家裡走著來的,自己走了近4個小時才到的。問父親為什麼不做車來。父親憨厚的笑著說:

“村裡的車不方便,沒有這麼早的車。自己早點出發,還省了6塊錢。”

王同學低下了頭,父親接著說:

“娃,老師說的事我都記心裡了。你自己注意,吃好喝好,不用惦記著家裡。沒有別的事,我就走了,路還挺長呢。”

這幾個問題,沒錢,你就懂了

那天回到宿舍後,王同學單獨叫我出來,和我說了他父親的事。王同學說:長大了一定要有錢,不要父親再走這麼遠的路。

或許在看到這裡的時候,有人會說:不就幾塊錢,至於讓人這麼節省嗎?

我只能說,沒有錢,你就懂了。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遇到過這些問題:

1 親人生大病的時候,你是否可以底氣十足的對主治醫生說:“用最好的藥,不用擔心錢。”

2 在孩子上學的時候,你是否可以讓孩子上最好的學校。而不是為付不起學費而頭疼。

3 當愛人想要買東西的時候,你是否可以對愛人說:‘放心去買,不用擔心錢。’

4 當你失業,或待業的時候,沒有收入來源的時候,你是否可以對自己說;“沒關係,我的錢夠。”

有錢,意味著能夠擁有更多的選擇權,你可以選擇做什麼,而不是隻能做什麼。

沒錢,很多時候就代表著四個字:無能為力。

王爾德曾經說過:“在我年輕的時候,曾以為金錢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現在我老了,才知道的確如此。”

努力賺錢是為了什麼?是為了在某一天需要急用到錢的時候,能夠樂觀的說:“有錢真好”。而不是無奈的說:“有錢,就好了”。

有人說,你說的這也太現實了吧?

但是我想告訴你,這就是現實。

很多事情,等你缺一次錢,你就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