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將至水果市場卻銷售乏力

又到了瓜果飄香的中秋時節,各路商家紛紛摩拳擦掌靜待發力。而水果市場是否因中秋佳節的臨近一改從年初至今的低迷狀態,記者為此走訪了現中國華北地區最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新發地,分別對進口水果和國產水果分別進行了探訪。

中秋將至水果市場卻銷售乏力

進口水果區內車水馬龍,水果批發商們正在檔口與或貨車之間穿梭忙碌,問及今年銷售和客流量與往年相比情況如何,經營進口水果近8年的小樊對記者說,“雖然看起來熱鬧,但總體來說人比往年少,走貨量也少。”水果一年比一年難做是新發地水果批發商們的共同心聲。究其原因,小樊表示:“一方面,現在水果市場價格太透明,商戶越來越多,競爭很激烈;另一方面,整體經濟不景氣,其他行業日子不好過自然會影響到水果消費。”而新發地鼎盛檔口的小趙則表示,人流量和往年基本差不多,不過中秋一過就又到了銷售淡季,直至年底元旦期間才會再度好起來。小趙亦表示,以前生意好做,說好多少錢,低了不賣,但現在貨品同質化程度高,客戶選擇範圍廣,批發商的議價權不復以往。

在不遠的國產水果交易區內,採購氛圍更加冷清。用泰國金枕榴蓮批發商小謝女士的話來說:“雖然臨近中秋,但是一點沒有過節的氣氛。”談及水果市場近年的行情,國產區的批發商們表示處境同樣艱難。生意一年比一年難做,但如何走出困境,大部分批發商表示很茫然。幹了一輩子國產水果批發生意的鄭阿姨說:“生意太慘淡了,一年不如一年”,但問及原因,鄭阿姨也表示很無奈:“我也不知道什麼原因,但現實就是如此殘酷。”與進口水果區批發商觀點不同的是國產水果交易區的批發商不認為生意難做的主要原因是水果太多或者是做水果的人太多。具體為何難做,國產水果批發商們也毫無頭緒。

當問及水果批發商是否採用微商的方式促進一下銷售,小謝表示,自己做微商的話沒法解決售後的問題,一旦快遞發過去出現任何問題比較難解決,不如坐等消費者上門自己看貨採購。而面向商超也不是一個好的出路,自家所售為精品水果,價格上難以滿足超市的低價要求,且市面上有很多以次果充好果,零售價格甚至比好果的批發價還要低,這種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導致只做精品榴蓮的小謝只能被動接受市場擠壓。

一節畢顯行業疲態,中秋佳節將至,在即將拉開的商業戰中,希望消費需求能夠持續發酵,讓水果市場有利可圖。

《水果觀察》原創文章,轉載請與我們聯繫,關注微信公眾號:水果觀察( ID:Fruit_observer )獲取更多行業資訊及行業深度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