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坤明:山海關戰敗後,李自成還有幾十萬部隊,爲什麼不堅守北京

李自成佔領北京後,抓住吳三桂的父親吳襄,把吳襄送到監獄裡拷打一番,逼迫他交出銀子,吳三桂知道後大怒,聯合清軍,在山海關和李自成大戰於一片石,最終將李自成打敗,李自成帶著三萬精銳逃到北京,草草搞了一個登基儀式,圓了自己的皇帝夢,然後帶兵撤回老家陝西,兵敗如山倒,再也沒有打過勝戰。

朱坤明:山海關戰敗後,李自成還有幾十萬部隊,為什麼不堅守北京

李自成有幾十萬部隊,號稱百萬大軍,和吳三桂作戰的只是主力部隊,退守北京後,依靠北京高大的城牆,還是可以堅守的,他為什麼主動撤出北京呢?

我想大概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李自成建立的政權,國號"大順",就是因為自己作戰打得比較順利,從山西一直到北京也是如此,除了在寧武關遭到周遇吉的頑強抵抗外,一路都是官軍主動投降。佔領北京後,他把太子封為“宋王”,也是這個意思。

第二個原因是李自成在北京追贓助餉"凡拷夾百官,大抵家資萬金者,過逼二三萬,數稍不滿,再行嚴比,夾打炮烙,備極慘毒,不死不休",魏藻德、陳演等明朝官員都領教過劉宗敏的夾棍。最致命的是,李自成的部隊對待京城的百姓也是如此,大失民心,這與農民軍進城時講的“迎闖王,不納糧”,完全不同。

第三,李自成的部隊在戰敗後,軍心不穩,對吳三桂和清軍產生了畏懼心理,不敢再戰,最後決定撤出北京。

朱坤明:山海關戰敗後,李自成還有幾十萬部隊,為什麼不堅守北京

朱坤明:山海關戰敗後,李自成還有幾十萬部隊,為什麼不堅守北京

李自成在佔領北京後,沒有戰略規劃,沒有迅速將北京的秩序穩定下來,搞得京城上至官員,下至百姓,人人自危,吳三桂的叛變也是他的處理不當造成的。

朱坤明:山海關戰敗後,李自成還有幾十萬部隊,為什麼不堅守北京

做有愛心負責任的電影劇本作家,朱坤明

自強不息!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