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新媒體營銷」推動2017「武夷好茶」 茶王爭霸賽

消費日報網訊(記者 吳建能)火紅的八月,陽光燦爛的八月,興茶偉業的8月22日,在這地域富饒,風景秀麗,大紅袍以及正山小種、閩北烏龍的發源地、原產地,世界雙遺產地武夷山隆重召開了2017中國世界功夫茶大賽“武夷好茶”茶王爭霸賽開賽暨9月26日“互聯網+新媒體營銷”創新發展論壇新聞發佈會。

“互聯網+新媒體營銷”推動2017“武夷好茶” 茶王爭霸賽

中國世界功夫茶大賽自2014年首屆舉辦以來,歷經四年五屆所收茶樣覆蓋全國各茶產區,從百樣至幾千樣精品數量不斷增多,角遂更加激烈,充分體現比賽規格高、權威性強、影響力大的特色,四年來,大賽同時見證了全國各類名茶品質的飛躍和推動了中國茶葉品牌的成長。

此次活動不僅是專場專地舉辦高品質“武夷好茶”茶王爭霸賽!也是響應“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的號召,順應“互聯網+”發展趨勢,推動“媒體+”新時代!

“互聯網+新媒體營銷”推動2017“武夷好茶” 茶王爭霸賽

在發佈會上,武夷山市茶葉行業商會會長薛永生講到:這次的鬥茶賽的意義,有別於以往傳統的鬥茶賽。是經過頂層的商業模式設計、資源整合、完善產業鏈條,是一個可持續發展,改善目前武夷山茶行業現狀,銷售難、品牌推廣難、融資難、人才短缺、企業發展難,以及互聯網的衝擊,就難上加難,針對這些難題痛點,商會和中國世界功夫茶大賽組委會聯手舉辦“武夷好茶”茶王爭霸賽,希望能為武夷山的茶企業,解決這些痛點,建立茶商和銷售平臺的理想對接!他還講到:武夷山的鬥茶文化歷史悠久,到了近幾年更是百花齊放,各具特色,這也表現了武夷山茶行業對鬥茶的需求,所以我們這次的鬥茶賽也是針對性的提供茶事服務。

“互聯網+新媒體營銷”推動2017“武夷好茶” 茶王爭霸賽

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茶產業委員會副主任楊廷生在會上也描述了武夷茶文化的發源與傳承,並就本次賽事權威、公正、公平以及本次邀請的領導嘉賓、評審專家做了介紹。

“互聯網+新媒體營銷”推動2017“武夷好茶” 茶王爭霸賽

特邀嘉賓福建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原所長陳榮冰就武夷茶地理特點、環境優勢及製作工藝、賽事評審等作了相關講解,並極力讚賞支持此次賽事。

“互聯網+新媒體營銷”推動2017“武夷好茶” 茶王爭霸賽

周密籌劃,精心的設計,離不開一位頂級操作的強手,他就是來自中國綠色農業聯盟副秘書長、大賽組委會執行主任、福建省大學生創業扶持促進會常務副會長盧勁,在會上盧主任激情昂揚地分享了舉辦歷屆中國世界功夫茶大賽豐富的經驗和賽事取得的輝煌成績,他詳細闡述了本次活動的特點與各項賽事規則,對需要參加中國茶企十大品牌、經濟人物、十佳茶園生態基地自薦評選也—一解答,並針對茶商如何通過此次賽事成功對接金融界、電商、APP等大數據、雲平臺做了概括舉例,並現場引入盤古眾創投資集團,近幫,象大師-來三斤合作企業,他們也分別作了項目介紹與對接服務分享。

與會同時,還邀請行業社團領導、媒體代表、企業代表、各鎮村產茶區負責人發言與賽事研討,促使活動細節更加完善。

本次活動由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中國綠色農業聯盟、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茶產業委員會支持指導,中國茶業發展研究院、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品牌推進委員會、中國新媒體發展大會組委會、中國世界功夫茶大賽組委會等聯合主辦,武夷山市茶葉行業商會、福建水仙茶品牌聯盟、中國網海峽頻道、福建省大學生創業扶持促進會共同聯辦,廈門柒玖捌傳媒科技有限公司、廈門天生我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茶業通網承辦。

出席現場媒體有中國企業報、中國改革報、市場信息報、中國網海峽頻道、中國食品安全報、中國工業報、中國新聞報、鳳凰網、福建僑報、閩北日報、武夷山電視臺、武夷山廣播電臺、中國茶網、中國水仙網、閩商報社、武夷山門戶網、閩北論壇等。

“互聯網+新媒體營銷”推動2017“武夷好茶” 茶王爭霸賽

本次大賽徵集武夷巖茶(大紅袍、水仙、肉桂,以中火茶樣選送),紅茶(正山小種、金駿眉),白茶、閩北烏龍、閩北水仙及陳年老茶等茶類品種;企業或個人均免收參賽費參加,並可選送多個品種茶樣參賽,每款參賽提供茶樣兩斤(1000克),分成半斤一袋包裝共4包;寄(送)茶樣時要採用硬盒包裝謹防壓碎,郵資自理,茶樣不退;每款茶品以入圍60個茶樣為基礎,設置獎項榮譽為茶王1名、金獎2名、銀獎5名、優質獎、名茶獎數量(組委會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獎項增減約);獲獎者頒發大賽組委會榮譽證書;榮獲本屆大紅袍、水仙、肉桂、正山小種、閩北水仙5個品種茶王將獎勵現金10000元+4000元獎品,金獎者獎勵現金5000元+2000元獎品,銀獎、優質獎以資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