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白事大操大辦,比紅事熱鬧,爲什麼有些農民欠債也要爲死去的老人操辦?

老農說鄉村


“農村白事大操大辦,比紅事熱鬧,為什麼有些農民欠債也要為死去的老人操辦?”,關於這個種現象,我相信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見過。可是為什麼農村會有這種情況發生呢?咱們來說說其中的一些原因:

1、農村的傳統風俗

無論是紅事,還是白事,農村都是非常的看重的,也都有著自己一定的講究和規矩。自古以來,農村只要有條件,喪事就會辦的比較龐大,這是對逝者的一種緬懷和尊敬。

2、為了落下個好名聲

無論子女在父母生前孝不孝順,都會舉行一個大的葬禮來告訴外人自己是個孝子。對於真正孝順的人來說,外人自然是認為真孝順,可是對於那種“活著不孝,死了亂叫”的人來說,明面上雖然說是大孝子,可背後誰知道又怎麼說呢?可是有些人卻不管這些,只要人們表面承認自己孝順就行!

3、攀比

現在的確有些人給父母的葬禮大操大辦是為了攀比,害怕丟分,所以即便自己沒有錢,借錢也也要辦!

4、為了斂財

現在除了結婚收份子錢成了一種斂財手段之外,給父母辦葬禮也變成了一種斂財手段,可是這卻是對父母最大的褻瀆,不為人子!

5、真心實意

有的是真心實意的想為自己的父母辦一個大的葬禮,好讓父母走的風風光光,以儘自己的最後一點孝道!

以上就是為什麼“現在有些農民欠債也要為死去的老人操辦?”的一些原因。

駿景——殷

駿景農業


農村白事大操大辦,比紅事熱鬧,為什麼有些農民欠債也要為死去的老人操辦?

農村特別重視白事大操大辦的原因,無非就是給別人看的,認為只有這樣做才能體現出自己的孝敬。這其中還有一種攀比心理與虛榮心。看別人家辦的好,不顧自己有沒有經濟實力,也要借錢趕上,生怕別人說他家的笑話,這樣在村裡才有面子。



在我村就有一家這樣的人,他父親生前他不管不顧,有病都不給看,後來死後,他花重金請來“哭喪隊”,還邀請親朋好友,街坊鄰居等,搞的非常的隆重。自己也不哭,讓“沮喪隊”替代他哭,說起來是不是感覺好笑,但這又是事實存在的現象。


在農村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如果孩子結婚家裡大操大辦了,老人故去時辦不好,在村民嘴裡就有了嘀咕。看某某,他爹死的時候都沒有捨得辦這麼好,孩子結婚或生子卻辦這麼好的酒桌。這樣勢必在村民的心目中落下來不孝的名聲。

以上種種原因也是導致農村有些人寧可欠債,也要對老人的喪事大操大辦的現象


農大知事


對於農村來說,最重要的主要就是白事和喜事了!對於喜事結婚往往是自家人(也就是本家族人)比較熱鬧而已,而對於農村白事大操大辦,往往是一種孝順“攀比、要面子”的體現!往往是村裡人都有參與的事情!自然也就相對更熱鬧一些了!

對於農村喜事,主要就是結婚!往往大多時間都是自家人在忙碌,大概就是一個老爺爺輩內的為主,而村裡人往往就會只在結婚酒席那天派個代表參加而已!所以說,對於喜事來說,基本上都是親朋好友,尤其是親戚為主!

而對於農村白事,往往是村裡的大事,應該要比喜事更重要!畢竟一個村民沒了,大家也會比較認真對待,送其最後一程!也因此,往往參與的人主要是村裡的為主,基本到了抬靈棺出村埋葬那天,村裡的男人大多都會捧場,出一把力氣!

對於主家來說,白事就會“花大錢”通過請吹嗩吶的戲班、舞獅、舞龍、雜技等表演形式,一方面表達孝義,就是讓老人走的風風光光,另一方面,就是感謝村裡鄉親們的出力!畢竟過去抬棺材時很吃力的,尤其是從村裡主家一直抬到村外的墳地,都是村民出力完成的!

不過,現如今來說,農村白事“大操大辦”變味了,已經出現了攀比、要面子等情況,甚至也出現了低俗表演化,對於逝者是極其的不尊重!另外,現在棺材大多是由車輛拉出村了,村民也沒必要全參與了!根本不需要“大操大辦”了!

以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繼續補充觀點看法,共同探討!


龍百曉生


這些年農村的紅白喜事確實越來越多,特別是前幾年在貴州,基本每個家庭年年都會辦酒。辦酒的由頭也特別蹊蹺,有的辦的純粹都是無事酒,辦酒就是為了收錢。然而在農村有兩種酒辦的特別的不一樣,這些年死人酒和結婚酒大不一樣。確實存在白事要大辦,紅事要熱鬧的情況。

這些年在農村有人去世後,子女會花大價錢修墳立碑,敲鑼打鼓、請演出隊來進行節目演出,有些地方還會跳豔舞來增加人氣。完全看不到主人家悲桑難過的感覺,反而個個笑容滿面,滿心歡喜,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什麼喜慶的事情呢,其實不然才知道是老人過世。

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主要還是攀比,現在人覺得老人走了要辦的熱鬧才是孝順,要辦的熱鬧才算對老人的尊敬。特別是現在60歲算甲子,70就算高壽,很多人現在普遍都是70歲左右,很多人稱為喜喪。大事操辦名正言順,如果不大事操辦反而被鄉親鄰里取笑取笑,現在白事大操辦的現象。

農村酒席成風已經被各地政府進行嚴厲打壓,卻又勢頭不斷的情況,這些年也有所好轉。但是有些不正之風還是需要社會和群眾共同監督的。


貴娛圈


農村白事大操大辦,比紅事熱鬧,為什麼有些農民欠債也要給老人操辦?



農村人請客辦事本來很正常一件事,可最近幾年請客隨禮辦事越辦越不成體統,以前只有結婚、喪事可以大辦,可現在呢遷居、孩子週歲、買車、孩子考上大學,孩子當兵、住院都在請客,就連孩子出獄也要辦事,說好聽了吃頓飯,不好聽的就是為了錢、為了排場有面子唄,當然白事大辦也有另一種原因。

至於白事比紅事辦的熱鬧,我看了大家的回答,基本也就像大家說的一樣,村裡人之間的攀比,你請客十二個菜,我十四個菜,他十六個,一個比一個。沒錢就借,等隨禮結賬後就還,這種情況比比皆是。

當然,我今天要說的是另一個情況,別的地方我不知道,我就說說我們這裡農村,老人去世了,如果是九十歲及以上歲數死亡,在我這裡是要當作喜事辦而且是熱熱鬧鬧的,稱為喜喪。寓意是:老人圓圓滿滿走完一生,不用受病痛折磨,自然老死是件好事。同時也是祝願家族人丁興旺,和和睦睦,財源廣進,全家健康。並不是為了攀比或面子,這是對逝者的尊敬。地區因素、文化差異、民族等等都導致了不同的風俗習慣,你們那裡又是怎樣的呢?大家可以留評分享一下。



關注三農養豬、相互交流學習。


三農養豬


農村白事大操大辦,比紅事熱鬧,為什麼有些農民欠債也要為死去的老人操辦?

農村白事大操大辦,比紅事熱鬧,在一些地方是存在這種現象的,可他們為的是自己的面子,他們做給外人看的。有些人不考慮自己的真實情況,什麼事總想出個"風頭"、與那些家庭經濟好的人去攀比。這些人存有慮榮心、害怕外人在背後議論,(在農村存在著一些長嘴色,他們愛在背後議論外人的一些是是非非)他們在操辦死去的老人葬禮時,覺得排場不夠大……還有人是對自己的老人"活著不孝,死了亂叫"來偽裝自己,因此為了表現出自己對死去的老人的孝心,他們就有想法,即使自己手中的錢不多,寧願借些錢來,也要把死去的老人葬禮辦得風風光光些。





家人平安147354958


咱們說話要有根據,現在辦事誰家欠外債了,一個也沒有,大操大辦的原因並非攀比 ,在我們老家已經是一種風俗了,習以為常,我們老家紅事、白事一個檔次,沒有任何區別,白事抽菸是小蘇和利群,紅事是利群和中華,大蘇,菜完全一樣,白事喝酒是50元一瓶,個別也有海之藍,紅事是海之藍,都這樣 。

我們老家辦事隨禮,年輕人200元,年紀稍微大一點的100,不管辦什麼事沒有一家賠錢的,都是賺錢,怎麼會欠外債呢?我們都知道平時打工,家裡一個孩子,如果你還有外債只能說明你不正正幹,稍微乾點事情根本不會欠外債。

農村也有家庭貧困的,老人有病,身體有殘疾的,智力有問題的,咱們去農村看看誰家現在不是生活富裕,貧窮基本消失了,現在國家正在精準扶貧,你窮國家也不願意你,對你進行幫扶,我們總喜歡用攀比形容農民,現在還用攀比嗎?都生活的非常好,家裡都有存款,不信去農村做個調查看看還有多少貧困家庭,貧困農村已經消失了。

只要農村辦事稍微檔次高一點就說農民喜歡攀比,擔負著外債也要硬撐,不是這樣,只能說明你根本不瞭解農村,農村現在生活特別好,雞鴨魚肉沒有斷過,小車停滿大街小巷,村裡有結婚的根本不用租車,自己村裡還用不完。

現在農民的日子很好,種地不要錢還有補貼,看病有醫保,平時打打工,確實是這樣,家家有存款,極個別貧困是因為家裡有病人,或者身體有殘疾,智障農民,除此之外真的沒有窮人了,大家不要用外債比喻農民了。

因為家裡辦事欠外債的基本沒有,收的禮金根本用不完,我不知道外面什麼情況,我們當地辦事一家賠錢的沒有,左鄰右舍凡是去人最少100元,現在拿200的有60%以上,所以因為辦事一家也沒有欠外債的。

農民也不是以前的農民了,早就步入小康行列了,辦事的錢的都是閒錢 ,我經常說我們早就步入小康生活了,對我的說法持懷疑態度的希望你到農村看看,謝謝大家的分享。


大海傳媒


農村白事大操大辦,比紅事熱鬧,為什麼有些農民欠債也要為死去的老人操辦?

小曉這裡白事大操大辦現象很普遍,按照現在來說死一個人沒有個7/8萬元是抬不出門的。

首先來說為什麼白事比紅事熱鬧。紅事也就是婚嫁、生日、建房這些喜事,這裡除了老人大壽外,其它紅事都是你自家一個人出錢。也就是說是你自己家一家的事,農村現在富裕了,但一家搞7/8萬酒席錢還是較少。

而白事不一樣,白事是一個家族的事,特別是現在60後的人都是好幾兄弟,如果他們這一代的長輩過世那是幾家兄弟姊妹一起出錢,一個人出2萬元,5個(60代5兄弟姊妹很正常)那就是10萬元了

還有就是紅事整過持續時間短,以結婚來說,就一天搞定,建房也是一樣,生日我們那是一天半(前一天晚上要吃麵),而白事在我們那最低是3天(短命之人,30歲死了),一般都是在5天,甚至有些7天(70歲以上,或者看日子),這5到7天需要請吹鼓手、做道場、廚師等等這些人。這些人又是吃、喝,哪樣不要錢。

還有就是紅事一般影響較少,白事較大。白事主要是沾親帶故,五服之內的人都要來,還有各個孃家人都要來弔孝、喝酒。這樣不管是在持續時間,還是在影響力上都比白事要長、要大,所以花錢多也是正常。何況中國講究風光大葬,這也是為什麼白事比紅事影響大的原因。


小曉農民


人死了花費大量錢財為的是圖個名聲說某人對長輩過世怎麼熱鬧,但如果家道富有也是可以的因老人辛苦了一世後人為喪事不惜錢財,在此我想好是薄養厚葬或為圖名而務債辦喪事那也不可取這只是我的觀點!


山斗石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