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扮豬吃老虎,司馬家族最有名的不是司馬懿,反倒是他的弟弟

司馬懿詐病賺曹爽,是《三國演義》中的經典橋段之一。韜光養晦,扮豬吃虎,已經成為司馬懿的標籤。但司馬懿的弟弟司馬孚,表演起扮豬吃虎的戲碼,比起乃兄可是一點也不遜色。這算是司馬家族的一大處世特點。

論扮豬吃老虎,司馬家族最有名的不是司馬懿,反倒是他的弟弟

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司馬孚是司馬家族中不容忽視的中堅力量。司馬孚字叔達,曾任曹丕太子中庶子,河內典農,清河太守,魏明帝時轉任度支尚書,尚書右僕射。曹爽輔政時,曹爽與司馬懿的爭鬥已經白熱化,這個時候,司馬孚並沒有站在司馬懿一邊,他不理庶務,明哲保身,曹爽恰恰看中了他這一點,於是任用他為尚書令。

正始十年(249)正月初六,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司馬孚一反常態,與侄子司馬師一起屯兵司馬門,包圍皇宮,控制京師。曹爽這時候才明白,原來司馬孚是最大的內賊,平時的唯唯諾諾原來都是假象,這倆兄弟太能裝了,曹魏江山丟給司馬氏,只能怪自己太馬虎大意!

論扮豬吃老虎,司馬家族最有名的不是司馬懿,反倒是他的弟弟

曹爽一黨被幹掉以後,司馬孚加官進爵,油光滿面。可司馬孚雖然反了曹爽,但卻身是司馬心在魏。甘露五年(260),魏帝曹髦率宮人去殺司馬昭,反被司馬昭手下反殺。百官不敢前去探望屍體,司馬孚卻隻身前往,痛哭曹髦。

西晉取代曹魏以後,魏帝曹奐被貶為陳留王,遷往金墉城。司馬孚跟曹奐拜別,握著曹奐的手淚流滿面,說:“臣到死的那天,也是純粹的大魏之臣。”

論扮豬吃老虎,司馬家族最有名的不是司馬懿,反倒是他的弟弟

司馬孚對於曹魏來說是一個叛臣。作為這樣的角色,司馬孚心中應該有愧,否則不會哭死去的曹髦,又對曹奐表忠心,想想看吧,魏文帝和魏明帝都對司馬孚信賴有加,卻不曾想養了一隻白眼狼,司馬孚活了93歲,愧疚到底在他心裡有幾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