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家物業公司齊聚,爲這件事發出共同倡議

“為了切實保障國家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政策的落實,規範物業服務行業的經營活動,我會向北京市全體物業服務企業發出如下倡議……”

今天下午,在北京市發改委、北京市住建委聯合組織召開的提醒告誡會上,北京物業管理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宋寶程現場宣讀了關於“清理規範轉供電環節不合理加價行為”的倡議書。

370家物業公司齊聚,為這件事發出共同倡議

臺下,聚集了來自東城、西城、朝陽、海淀、豐臺等區的370餘家物業管理企業代表,他們的服務範圍基本覆蓋了主城區的大型公共建築、寫字樓等。

為優化營商環境、降低企業用能成本,本月起,本市大力開展清理規範轉供電環節加價行為。而物業管理企業是重要的轉供電主體,截至目前,市、區各部門共組織大型物業公司、商業綜合體等召開15場提醒告誡會。但今天無疑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場。

規範清理

打通降價最後一公里

370家物業公司齊聚,為這件事發出共同倡議

“清理規範轉供電環節不合理加價,就是要打通降低電價、落實電價政策的‘最後一公里’。”會議一開始,市發改委副主任李素芳圍繞清理規範轉供電環節不合理加價工作,解讀政策背景、內容,介紹近期工作情況。

為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減輕企業用電負擔,李克強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降低電網環節收費和輸配電價格,一般工商業電價平均降低10%”的目標任務。

解讀從一個問題開始:為何選擇給一般工商業用戶降價?

因為一般工商業用戶的電價較高。按用電性質劃分,目前電力用戶分為四大類:居民、農業、大工業和一般工商業。

目前,全國平均銷售電價水平是每千瓦時0.65元,其中居民電價0.55元,農業電價0.48元,大工業電價0.64元,一般工商業電價0.80元。從北京來看,居民電價和農業電價均處於全國中等偏低水平,大工業用戶的用電成本也在本輪電力體制改革中通過市場化購電等措施得到了顯著下降,而一般工商業用戶卻未能在市場交易中獲益,企業的用電成本仍然較高。

今年以來,本市按照國家要求陸續出臺降價措施,分別在4月、5月、7月連續三次降低目錄電價。目錄電價降了,但對於很多依靠轉供用電的一般工商業終端用戶來說,用電價格並沒有同等幅度下降——和全國其他省市一樣,普遍存在的轉供電環節不合理加價情況,讓政策效果打了一定的折扣。

據初步統計,本市涉及轉供電業主單位約1萬餘戶,年轉供電量達到200億度左右,佔全市一般工商業電量的40%以上。

2017年全市一般工商業平均電價水平在每度9毛錢,而轉供電主體多按每度1塊5左右的標準向終端用戶收取電費,個別單位更是高達1塊7、8,這大大超過了本市一般工商業平均電價水平。

因此,為抓好政策落實,本市從8月起陸續通過提醒告誡、重點約談、市場巡查等多種渠道,大力督導相關政策措施落地,力求讓轉供電終端用戶像其他電網直供用戶一樣,得到降價紅利,得到切實的獲得感。

提醒告誡

專項檢查正在進行

“從12358的統計來看,終端用戶對於轉供電加價還是非常敏感的。”告誡會上,市價監局相關負責人首先通報了近期接到的價格舉報情況。

據統計,國家和本市相關政策集中出臺發佈後,8月以來群眾對於轉供電價格的舉報有較為明顯的增長,到目前為止本市12358平臺已接到超過100件相關舉報,高於去年全年總量。

另一方面,為進一步規範本市轉供電價格行為,確保相關價格政策落實到位,轉供電環節價格行為專項檢查已經於上週啟動。專項檢查將採取“有案必查”“雙隨機” 相結合的方式,一方面,對群眾舉報要有案必查、及時辦理,另一方面,要按照不低於5%的比例進行雙隨機抽查。對發現的違規加價、不按規定明碼標價等價格違法問題,將依法進行查處。情節嚴重構成價格違法行為的,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對外公佈。

相關負責人同時提醒與會企業切實做好自查自糾,主動規範收費行為:

要認真算賬自查,是否存在“收大於支”。如果存在收上來的電費多於繳納給電力公司電費的情況,要及時調整收費標準。

要按規做好公示。按合理分攤電費收費的轉供電主體,須在醒目位置或繳費地點主動公示當月總表購電繳費金額、用戶分表電量以及當月平均分攤度電收費標準等數據。

發起倡議

不折不扣認真執行

作為北京市物業行業的自律組織,北京物業管理行業協會在今天的告誡會上發出倡議,這就是本文最開始的那一幕。

這則《關於“清理規範轉供電環節不合理加價行為”的倡議書》,共對全市物業服務企業提出三條倡議:

一、認真學習領會國家及北京市有關部門2018年以來發布的關於一般工商業電價的文件精神,切實在物業服務活動中不折不扣地認真執行;

二、對照相關文件立即開展對轉供電服務工作的自查,對於不符合文件精神的做法及時予以糾正;

三、積極配合相關政府部門對轉供電行為的監督檢查。

倡議中還寫道,希望廣大會員單位及行業同仁在日常的服務工作中加強自律,通過規範的服務贏得業主和物業使用人的信任,在社會上進一步樹立行業依法經營、熱情服務的良好形象。這是行業的積極表態,也是本市相關部門和終端用戶共同的殷切期望。

最後,市住建委副巡視員趙成對物業企業提出要求,一是要高度重視,認真執行,自覺將政策落實到位,履行好配合服務職責;二是嚴格自查自糾,及時整改,將國家取消的部分行業性服務收費及降價政策全部傳導到終端用戶;三是對檢查發現經提醒告誡仍不整改的,除依法予以查處外,還將列入重點監管對象名單;四是物業管理行業協會要充分發揮行業作用,加強宣傳,積極擴大政策知曉範圍,促進各方理解配合。

熱烈交流

清理規範不是“一刀切”

370家物業公司齊聚,為這件事發出共同倡議

370家物業公司齊聚,為這件事發出共同倡議

370家物業公司齊聚,為這件事發出共同倡議

今天下午告誡會結束後,市發改委的工作人員被各大物業公司的參會代表團團圍住,現場回應諮詢。

接下來進入熱點問題答疑時間:

1.轉供電環節的損耗怎麼辦?能不能加到電費裡收?

電費就是電費。

商業綜合體等經營者應按國家規定銷售電價向租戶收取電費,相關共用設施用電及損耗通過租金、物業費、服務費等方式協商解決;或者按國家規定銷售電價向電網企業繳納電費,由所有用戶按各分表電量公平分攤。

2.有沒有一個標準,究竟降到多少算規範?

清理規範不是“一刀切”,不存在一個統一的收費標準。

轉供電主體應當以當月總表購電繳費金額作為基數,按照當月各用戶分表電量總和進行分攤,核算出當月每度電收費標準,並按照終端用戶用電量收取電費。對於不同的轉供電主體,這個標準肯定是不一樣的,峰段用電量大的自然高一些,谷段用電量大的可能相對較低。

總體的要求就是——向終端收取的電費不能高於同期向電力公司繳納的電費。

3.“用戶特別多,有的峰段多有的谷段多,這個標準怎麼定?”

用戶的用電特點差距太大,難以科學合理分攤的話,相較於合理分攤方式,我們更建議採取執行國家規定電價的方式來規範收費行為。目前本市為峰谷電價,轉供電主體為終端用戶安裝峰谷分時電錶,就可以直接按照國家規定的銷售電價,收取電費。

根據規定,在轉供電環節產生的表具改造費用也可通過租金、物業費、服務費等方式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