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社|北京大運河文化帶遺蹟有幾多?

大運河是流動的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寶貴遺產。

北京的發展與大運河息息相關,至今已形成橫跨7個行政區,融合自然生態要素和社會經濟要素的大運河文化帶。

作為大文化綜合體,北京大運河擁有諸多資源,融匯了多元的文化魅力↓

北京市文物局2012年發佈的《大運河遺產保護規劃(北京段)》顯示,北京大運河共有現存遺產資源40處。其中,古河道遺產5處,水源遺產4處,水利工程設施遺產7處,航運工程設施遺產10處,古代運河設施和管理機構遺存遺產5處,古遺址6處,古建築2處,石刻1處。

是不是超級豐富~應該怎樣看懂大運河?今天,發改君給大家提供3個視角——

視角一:看運河

大運河蜿蜒而過,運河本身就是流動的文化。

從北京來看,大運河河道、湖泊的整體連貫性較好,古老的橋、閘、碼頭錯落分佈,運河兩岸更不乏珍貴的古建築及石刻。

當然,如果你想要較為集中地領略運河古韻,那推薦你去什剎海、玉河故道、通州老城。其中較為知名的應是通州老城的地標——燃燈佛舍利塔,它位於通州區北運河源頭岸邊,乃古通州八景之一,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成為京杭大運河北端之勝景,亦是通州古城之象徵。

研究社|北京大運河文化帶遺蹟有幾多?

▲修復後的通州佛舍利燃燈塔。

視角二:看漕運

自通漕以來,北京大運河文化帶裡的一些區片便十分“熱鬧”,往來船隻、碼頭繁忙,商鋪林立、倉庫豐盈,運河號子此起彼伏,形成了特殊的漕運京味文化。

其中,糧倉是典型的漕運京味文化遺蹟,位於東四十條的南新倉是全國保存最為完整、也最有規模的古倉廒,它作為元、明、清時期南糧北運的產物,是中國古代南北方生活資料調劑的見證。

研究社|北京大運河文化帶遺蹟有幾多?

研究社|北京大運河文化帶遺蹟有幾多?

▲南新倉是全國僅存的9座皇家倉厫之一。

視角三:看古都

以皇家文化為代表的古都文化遺蹟,在運河文化帶中氣勢最為恢宏。

玉河古道旁的故宮和運河水源彙集地頤和園享譽世界;什剎海片區內的王府、名人故居、各類博物館數量眾多……

研究社|北京大運河文化帶遺蹟有幾多?

▲ 頤和園景觀。

至此,《研究社》欄目的大運河文化系列就結束了~

捨不得說再見?戳這裡回味——

研究社 | 列入世界遺產的大運河中,中國大運河有啥特別?

研究社 | 3個關鍵詞讀懂大運河和北京的“親密關係”

善學善思,

方能善作善成,

我們在這兒分享思考,

也期待您的洞見~

郵箱為[email protected]

等你來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